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因使用气囊导尿管不当致男性尿道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尿道损伤患者中.后尿道损伤14例。前尿道损伤2例。15例重新置尿管成功。拔管后排尿正常。无并发症。1例再次置管困难.行膀胱穿刺造瘘。结论: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多为操作不当所致,一旦发生需重新置尿管和恢复尿道连续性。尿道内充分润滑和局部麻醉。选择尿管腔内有支撑管的尿管是重新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磨牙侧副根管及其根尖孔位置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磨牙侧副根管及其根尖孔的解剖学位置。方法:先采用放大镜观察根尖然后用透明标本法对920颗磨牙进行研究。结果:(1)分离根的上颌磨牙近中颊根侧支根管的平均出现率为39.4%,下颌磨牙近中根侧支根管平均出现率36.7%,磨牙的近中颊根及近中根均出现较多的侧支根管及管间侧支。(2)约2/3的根尖孔位置不在根尖。(3)第2磨牙融合根有较多的侧支根管及管间侧支,其出现率上颌为71.8%及52.8%,下颌为65.9%及51.2%。结论:磨牙的侧副根管多,根尖孔大,多不在根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薄层皮片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98例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施行薄层皮片尿道成形术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一次手术成功95例,发生尿瘘2例,排尿困难1例。95例经随访3月~5a,尿道壁无皮脂储留和毛发生长现象。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其它术式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电视胸腔镜(VATS)行肺癌手术患者不常规留置导尿管促进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VATS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经术前评估,17例术中放置尿管术后麻醉清醒前拔除尿管(处置组),其余68例随机分为非留置尿管组(术中不留置尿管)及留置尿管组(术中常规留置尿管)各34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及尿潴留、尿路感染、排尿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非留置尿管组无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处置组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引起尿潴留2例,尿路感染2例,尿道或排尿不适3例。留置尿管组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尿路感染8例,尿道或排尿不适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肺癌手术不常规留置尿管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更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因使用气囊导尿管不当致男性尿道损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尿道损伤患者中,后尿道损伤14例,前尿道损伤2例。15例重新置尿管成功,拔管后排尿正常,无并发症。1例再次置管困难,行膀胱穿刺造瘘。结论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多为操作不当所致,一旦发生需重新置尿管和恢复尿道连续性,尿道内充分润滑和局部麻醉,选择尿管腔内有支撑管的尿管是重新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老年男性常因前列腺增生,膀胱括约肌扩大,膀胱颈抬高,导致尿道延长和狭窄。临床上为其导尿时常会出现导尿管插入困难,造成尿道损伤或插管失败,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笔者在外科临床护理中掌握老年男性尿道特点,反复实践摸索出一有效的导尿方法,提高了插管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痛苦,体会如下。 病例:60~73岁男性20例,膀胱癌8例,胃癌5例,大肠癌7例,均伴有不同程度前列腺增生,在使用常规导尿方法失败后改用试验方法,导尿30人次,成功26人次。成功率达80.6%。 方法:选择适当型号的导尿管,按常规导尿法插入导尿管受阻后,右手执血管钳持住导尿管停于受阻部位,左手改变外尿道曲度,稍稍提高尽量保持自然曲度,嘱病人放松,与病人交谈转移其注意力,待病人放松后右手轻轻用力送入导尿管(成功10次);在受阻时,在送入导尿管的同时轻轻转动尿管(成功8次);如仍有困难,请助手从尿管注入2%普鲁卡因注射液2毫升,稍后注入无菌液体石腊5毫升左右,边注入边插管,定可获成功(成功8次)。 体会:一次性导尿管较细,质硬,易进入较窄的尿道,但韧性稍差,插管时用力不可过猛,以防导尿管折曲。美国Bard公司所产的Foley's管韧度适中,插入时不会轻易折曲,稍事用力易于插入,但因价格偏高,只适用于留置导尿病人。 老年男性导尿插管受阻部位主要是在尿道前列腺部和有尿道括约肌分布的膜部,当导尿管插入尿道时引起病人反射性紧张,尿道括约肌收缩,使尿道变得更窄,如强行插入除增加病人痛苦外,还会损伤尿道,此时停止插入,通过转移病人注意力,使尿道括约肌舒张,利用这舒张的机会,右手顺势用力送入导尿管,可获成功。尿道括约肌收缩时持住导尿管,可通过轻轻转动导尿管(幅度不可过大,在90°范围内),改变这种相持状态,当括约肌完全舒张时,稍事用力导尿管可成功插入。 注入普鲁卡因和液体石腊,有局部麻醉加润滑作用,既可减轻疼痛又可松驰尿道,能有效减少因反复插管造成的尿道水肿、充血及损伤。  相似文献   

7.
尿道下裂是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最常见一种,手术的修复方法有多种,尤其是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和会阴型,既往多先行阴茎矫形,再行二则尿道成形手术。为使患者阴茎皮肤保持完整,笔者采用阴囊带蒂皮管穿过阴茎皮下隧道行一用修复治疗尿道下裂36例,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36例,年龄5~18岁,平均8岁。其中阴茎阴囊型15例,阴囊型15例,会明型6例。1.2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硬外麻或全麻,先在耻骨上行膀眈造疼使尿流改道,阴茎头部缝一针丝线作牵引并向上翻起固定。于阴茎腹侧距冠状为上方正常尿道外四处作一“入”形切…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会阴型除外)采用带蒂色皮内板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仍有不少技术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是对60例患者的治疗体会。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60例,年龄1.5~31岁,平均8.6岁。阴茎型16例,阴茎阴囊型33例,阴囊型11例。(因会阻型采用其它方法治疗而未列入本组范围)。1.2治疗方法手术前彻底清洁阴茎及阴囊皮肤,清洗肠道。术中采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均取平卧位,手术分如下步骤进行:(1)阴茎下曲矫正:距冠状沟约0.2cm处作整齐的包皮环状切口,彻底切除阻茎腹侧的纤维索带和挛缩的阴茎筋膜,使下曲的阴茎充分…  相似文献   

9.
经尿道部分汽化切割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4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经尿道部分前列腺汽化切割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汽化切割圈对48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部分前列腺汽化切割术后的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min,出血量平均40mL,术后留置尿管3~4d,拔尿管后均自主排尿畅顺,无TURP综合征。结论:对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行部分前列腺汽化切割术能解除排尿困难,出血少、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 ,该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道梗阻 ,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为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在护理过程中 ,做好康复指导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本组 83例 ,年龄最大 91岁 ,最小 5 0岁 ,平均年龄 71岁。平均住院 2 0 d,其中手术 (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 5 0例 ,置形状记忆合金网状尿道支架管 16例 ,单纯置 Foley's管 10例 ,膀胱穿刺造瘘 7例。2 康复指导2 .1 传授医学知识 ,做好卫生宣教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腺体增生。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因素可致前列腺腺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1995年7月--2000年7月,我院采用Nd:YAG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23例,其中合并尿道或膀胱皮肤瘘3例,假道1例。结果:全部手术一次成功,随访4个月--5年,平均最大尿流率≥15ml/s,其中1例1.5a后复发,再行激光治疗治愈,无尿失禁、尿外渗等并发症。结论: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出血少,术野清晰,易掌握,并发症少,可重复进行,远近期效果好的特点,是治疗尿道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术 (TUVP)治疗BPH患者 14 7例。结果 :手术时间 3 5~ 13 5min ,平均 7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 10~ 110g ,平均 3 5 g。 12 0例随访 3月~ 1a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由术前 ( 2 6.7± 2 .0 )下降至术后 ( 7.5± 0 .2 ) (P <0 .0 1) ,最大尿流率由术前 ( 5 .3± 0 .3 )mL/s升至术后 ( 17.2± 1.5 )mL/s(P <0 .0 1)。B超复查 10 2例 ,2 3例 ( 2 2 .5 %)仍有剩余尿 12~ 3 8mL ,平均 2 0mL。并发症有 :术后继发性出血 8例 ( 5 .4%) ,暂时性尿失禁 5例 ( 3 .4%) ,术中发生电切综合征 1例 ( 0 .7%)。术中因切穿膀胱颈需改行开放手术者 1例 ( 0 .7%)。结论 :TURP结合TUVP是治疗BPH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有效果好 ,损伤少 ,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例1.男,34岁。接受异体肾移植术后第3d出现尿少,伤口局部疼境、肿胀、压癌明显。引流管引出液明显增多,总引流量2000ml/d。引流液放置后有尿液气味。诊断为移植肾担尿管吻合口搭。复习采肾经过,取肾时误伤拍尿管,至供肾输尿管长度不足。术中行供肾输尿管与受体同侧格尿管端端吻合。尿播后重放输尿管支架管,伤口局部加强换药,治愈出院。例2,女,41岁。植肾术后第3d少尿。伤口局部肿胀,拆开互针缝线,伤口内即有大量血性渗液流出.重新放置胶管引流,每天引出酒15O0ml,引出液放置后有尿气味。诊断为移植肾输尿管膀处吻合口穆。经…  相似文献   

14.
运用尿流动力学评估64例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尿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评估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64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汽化术前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包括尿流率、膀胱充盈期测压、尿道压力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最大尿流率、尿流时间、膀胱颈压、前列腺压、功能性尿道长度等手术前后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有效评估前列腺汽化术的疗效,该术式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经尿道放置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于前列腺部尿道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5例。结果:34例1次治疗成功,恢复自主排尿,无尿潴留和尿失禁,1例失败,总有效率97.1%。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高危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者使用双J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中118例置管成功,成功率为98.3%;置管引流后,伤口漏尿、伤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减少。结论:采用双J管内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IM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37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采用IMP方案治疗,具体方案是:第1天用MMC 10mg/m^2静注;第1~5天每天用IFO 2g(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静滴,DDP 20mg静滴;美斯纳(MESNA)每次0.4g。分别于IFO后0、4、8h各静注1次。4周重复疗程。结果:37例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8例;稳定(SD)12例;进展(PD)3例。CR PR共22例(59.5%)。中位生存期8个月。结论:采用国产IFO组成的IMP方案治疗晚期肺癌具有价格便宜,效果确切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拓宽肾筋膜扩张器及输尿管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范围。方法应用输尿管硬镜配合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棒状电极治疗尿道狭窄18例。结果 1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18~60min。术后停留尿管1个月,尿道扩张4~8次。随访6~24个月,均排尿良好,最大尿流率由治疗前(5.8±3.0)mL/s上升至(16.8±4.4)mL/s,B超检查膀胱无剩余尿。结论输尿管镜配合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等离子棒状电极治疗尿道狭窄、闭锁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易推广的临床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癌性食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食管癌病人,在X线电视监视下使用支架输送系统放置记忆合金丝编织网格型支架7例、不锈钢丝编织“Z”型带膜支架6例(1例先后放置非带膜和带膜支架各1个)。结果:12例支架放置全部一次成功,食管梗阻均明显缓解或消失,卡氏评分从50-60分提高到80-90分。随访1~36个月,1例3个月后再狭窄而放置第二枚带膜支架,1例3个月后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自膨式内支架治疗癌性食管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直肠前突型便秘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直肠前突型便秘73例进行排粪造影检查,分别拍静坐、提肛、力排的直肠侧位充盈及粘膜像,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性别以女性居多(66例);需服泻药排粪者占半数以上(37例);症状以大便干结(66例)、腹胀(59例)、排便不全(56例)和血便(43例)为主。通过肛门指检可触及前突者占半数以上(37例)。排粪造影发现本病多与其他功能性疾病共存。结论: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成因.有利于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