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2007年12月覆盖广州市的印度IRS-P6卫星影像为信息源,以GIS为平台,结合GPS定位外业调查数据,通过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得到2007年广州市城市景观格局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各类城市景观分布不均匀;城市森林景观类型比较集中;道路和水体的景观分维数相对较大,其景观边界格局最复杂,城市景观受人为干扰大;广州市城市景观类型丰富,破碎化程度高。该研究可为广州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不仅体现了城市的风格特色,更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相关原则和方法进行融合,以鹰潭市梅园大道景观提质改造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营建的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了道路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促进城市入口道路景观与人文的联系和关怀。  相似文献   

3.
以长沙市为例,从景观学的角度出发对道路两旁的街道景观进行调查研究,探究道路案观的设计,探讨了以艺术的手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从而改善城市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认知和感受,强调了道路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道路景观体系中的景观构成及绿地类型分类,并进一步探究了道路园林景观对于城市的生态意义、景观意义和文化意义。通过对新疆地区部分主要城市的道路景观现状分析和调研,指出了疆内道路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倡导道路景观的人性化、生态化、乡土化设计理念,并依据调研考察资料对疆内道路景观今后的设计、提升提出了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浅析城市道路景观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形象。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道路景观,对城市道路景观的营造是反映城市特色、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者通过对济南市马鞍山路道路绿化的实地调研,结合其道路性质及周边环境,分析现有绿化景观模式的优缺点,并给予相应的景观评价;针对目前济南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建过程中行道树的选择、保护与移植等问题,探求适合该类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7.
道路景观是城市意象构成中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如何将道路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出既有地域特色,同时又能满足生态、功能、艺术等多元要求,成为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景观设计实践三元论,以莆田市迎宾路园林景观设计为例,通过解读莆田的历史背景,对多维道路景观空间营造的原则、主要目标及规划构想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真彩航片对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斑块平均值以风景游憩林最大,达到1.85hm2;生产经营林次之,为1.34hm2;生态公益林、道路林和附属林的斑块平均面积较小;不同城市森林类型均以小斑块为主,总体比例超过90%,中斑块以上类型分布偏少,大斑块以上所占比例仅为1%左右.各类型多样性指数与景观斑块破碎化均以附属林最高,道路林次之,生态公益林居中,生产经营林较低,风景游憩林最低;各类型所受的人为干扰程度相近,在边缘上的差别不大,而形状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异,以风景游憩林最大,生态公益林和生产经营林居中,道路林和附属林最小.各类型要发挥城市森林的景观效应,只有在各方面分别改进,才会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安市三环路系统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城市快速干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探讨了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规划设计的总体构思.文中最后还介绍了道路景观控制的基本指标和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市张家浜中段河道景观设计为例 ,探讨了在城市滨河道路景观中 ,如何充分运用生态知识和园林技艺 ,发挥滨河道路绿地的生态作用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1.
道路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是重要的绿色线型空间,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主要载体之一.但由于诸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衔接问题、道路周边用地性质的改变、环境对道路的影响以及绿地建设与规划设计的脱节、后期管护不善等原因,导致道路绿地景观出现整体风格不统一、特色不鲜明、景观质量不高、相关功能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城市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改造为切入点,分析该区域内存在的功能和景观上的主要问题,以提升道路绿地两侧绿带景观、完善功能为目的,总结出相关的改造模式和方法,并在河北栾城裕泰路景观改造案例中的进行了具体运用,旨在为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改造理论和同类型项目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韦薇  赵兵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2):117-120
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例,研究了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道路景观设计原则和表现方法.江南地域特色道路景观的营造不但是要体现出江南水乡的多种自然环境要素,更要考虑到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等间接要素,体现出江南水乡诗的精神,表现出当地固有的风貌与个性,营造出让当地市民能感到自豪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滨水景观的营造对道路绿地景观无疑是锦上添花。东营市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作为山东省盐碱地最多、受盐危害程度最重的城市之一,其滨水景观道路绿地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色,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以东营市"黄河龙"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来探讨盐碱地区滨水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4.
道路绿地随着道路的走向呈带状分布,这就形成了串珠状景观序列。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就是有序地组织和安排这个景观序列,使之能够体现道路特色,从而达到美化道路和美化城市的作用。城市入口道路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的连结点,人流物流的必经通道,又是组成城市空间体系的元素之一,对城市的景观塑造和形象特征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入口道路景观的设计,宏观目标是塑造和完善城市形象,微观目标是通过对交通、构筑物、道路设施、绿化和环境小品的规划设计,使其具有明显的环境特征,给来访者留下美好的深刻的印象,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交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林业》2009,7(5):32-32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城市道路绿化在扩绿、增绿的同时,着力加强绿化景观建设,因路造绿,一路一景,道路景观日益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了别具特色的绿化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鞍山城市森林景观镶嵌与其城郊分布梯度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及3S技术,研究马鞍山市区63.8 km2城市森林景观特点及与其他景观的关系;并沿城市南北纵轴设立样带,采用移动窗口法对6个样区景观要素的景观特征进行计算,分析城市森林斑块在城市中心与城郊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城市的景观要素有各类硬质铺装表面、城市森林、农业用地、水面与一般绿地五大类,分别占67.25%、16.47%、11.9%、3.99%、0.39%;景观多样性指数1.071 28;主要景观要素的优势度排列顺序为硬质表面0.573,城市森林0.472,农田0.122,水面0.114,一般绿地0.029,城市森林已具有较高的环境控制能力.城市森林类型有风景林、庭院林、游憩林、道路林、苗圃及防护林;分别占城市森林面积的40.8%、23.9%、21.5%、7%、3.6%、3.2%;风景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少;庭院林斑块数量最多,道路的绿化质量较高.城市森林斑块数达到2 464,最大面积185.1 hm2,平均面积0.43 hm2,大面积的风景林地主要集中在城市西侧;城市森林的景观密度及最小距离指数都反映其具有一定程度聚集分布的特征;而农田在城南与城北近郊具有较高的聚集性;城市森林在城市南北轴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化,其面积比、斑块密度等城区高于近郊;城市北侧的城市森林要优于城市南侧.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海珠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为研究案例,分析其沿线景观营建的范围和内容,将其景观营造的特点总结为:整体协调,延续场地景观风貌;局部凸显特色,景观与环境呼应;植物造景功能、形式多样化;串联城市标志性节点,形成“蒙太奇效应”4个方面。建议在现代有轨电车沿线景观营建中,可从优选线路、整合沿线景观空间、凸显局部景观特色、激发蒙太奇效应等方面入手,将电车融入道路景观环境,并提升其景观趣味性,丰富其景观内涵,从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一道全面诠释城市意向的流动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义乌市机场路植物景观设计项目为例,采用三段式设计方法,使城市入口道路间的城市人造景观与郊野的自然景观相互延续、渗透和过渡,植物选择更多的考虑乡土植物和地带性植被群落,植物景观中融合本土文化内涵和历史景观。  相似文献   

19.
方琴  唐岱 《新疆林业》2011,(1):32-33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对城市的结构布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道路交通是血管,它的畅通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现代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城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道路美学、环境心理学的跨学科综合性问题。其中道路绿化是对道路的环境进行改善,它是城市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改善城市气候,同时赋予城市春、夏、秋、冬多样的季相变化,影响城市的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20.
以"自然、生态、人本"之理念,进行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景观大道园林绿化设计.道路景观布局充分体现并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知识,布局为"一带五段",即一条景观带、五个特色段.将"景观、生态、休闲、观光、防火、防护"等多种功能融合于一道,创造富有特色、功能多样的道路绿化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