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确定五常市县域水资源的空间范围,明晰水权的归属关系和权利义务。文章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法模型对五常市初始水权进行分配。构建了水权分配的指标体系,计算各层元素的相对权重,确定了评判指标优先序等级,最后通过判断矩阵法按层次结构图分层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系数,对五常市生活、农业、非农生产、生态用水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中需要对实施项目进行科学评价的实际需要,结合农业机械化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类型,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建立了农业机械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农业机械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变量权重,然后在确定因素集、评语集、权重集和评判矩阵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农业机械化项目绩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进行了案例验证分析,结论可供农机管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方案综合评价的客观赋权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合理确定水利工程方案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类权重,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差异权重,综合这2种客观权重得到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从而构造了水利工程方案综合评价的客观赋权法(OWM)。应用结果表明:OWM利用评价指标样本数据的变化信息比较充分,可识别各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它的计算结果较为客观、稳定、分辨率高。  相似文献   

4.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专家打分法与AHP(层次分析法),对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判断矩阵的构造、指标权重的确定、一致性检验和组合权重的计算,最终验证指标体系的现实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水价确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价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将会对经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在综合水价确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总结出水价制定的若干主要指标,运用三标度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影响程度,将模糊一致矩阵引入层次分析法中,通过建立模糊一致矩阵来确定影响因素权重,并将所得结果用幂法迭代,从而提高权重的收敛速度和计算精度.举例证明了该模型在确定综合水价中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植保机械适用性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综合评价植保机械的适用性,从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作业条件指标3方面建立植保机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调查表进行汇总计算,采用专家判断矩阵加权几何平均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采用试验测评法、跟踪测评法和用户调查测评法交叉组合的方式获取3级指标分值,再通过分析计算,得到各级指标分值,从而构建植保机械适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判定评分,从而得出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结果。建立植保机械适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对植保机械技术性能、作业质量等的优化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大中型水轮泵站技术改造中,运用模糊决策法对各个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确定评价指标,特征值矩阵,隶属度矩阵,权重向量和最终模糊决策集,最终确定最佳方案。实例说明,决策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 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选取Chl-a、TP、TN、CODMn为评价指标,根据实测数据建立指标及指标标准相对隶属度矩阵;综合考虑指标相对隶属度与指标权重,建立环境指标综合权重矩阵;应用多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求得样本集对模糊概念“营养化”的相对隶属度矩阵;最后利用样本的级别特征值对湿地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后,为扎龙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各影响因素之间存的在相互影响关系,构建了一种基于指标关联度的模糊GRA-DANP模型,辨识并量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影响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而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并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计算各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并构建因果关系图,引入模糊DANP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全局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GRA-DANP模型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客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知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全局权重,辨识出农业劳均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农业劳动生产率、百元农机原值纯收入及单位播种面积农机动力是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馈能型悬架综合性能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车辆平顺性的3个评价指标以及悬架节能性能,利用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各自的优点,建立了馈能型悬架综合性能评价体系。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它们的主观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性能统计数据,利用熵值法,确定它们的客观权重;综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与性能统计数据计算馈能型悬架综合性能的评价值。该评价体系以逐次淘汰的方式求优,通过最小的评价值与最优的馈能型悬架综合性能相对应的方式评选出最优的悬架参数方案,该体系条理性强,评选结果准确,便于计算机编程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东北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技术组装模式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东北半干旱地区的灌溉模式进行评价。针对AHP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直接从判断矩阵的定义出发,用加速遗传算法同时计算AHP中各要素的排序权值和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实例表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权值计算精度高,对各个合理的方案进行优选评估,得出了可信度较高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灌区水资源多目标模型求解过程中难以兼顾多维配置要求的问题,基于目标协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目标实现度3个指标提出了一种复合多目标方法。为验证该方法有效性,以甘肃省黑河中游17个灌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例,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分别使用传统方法与复合多目标方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使用复合多目标方法所获得的优化配置方案可以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5.42%~7.57%。结果验证了传统多目标模型在协调多个冲突目标方面较单目标模型有显著优势,而复合多目标方法所获得的优化方案更能体现决策者对研究区域种植业发展与灌区水资源配置的多元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综合评价现代农业装备发展水平,分别选取了9项一级、20项二级评价指标,运用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各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模型,得到了现代农业装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作为评价体系的应用,基于新疆兵团2005-2012年度统计数据,评价了新疆兵团的现代农业装备发展水平,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指标设置恰当,指标权重计算模型正确,能够为现代农业装备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根据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建立了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1996-2006年金华市有关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计算出金华市历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分析了影响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最后,结合金华市实际,提出了促进金华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缺水是制约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实现云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保障云南省农业节水的科学发展,对云南省农业节水进行分区研究。以县市区作为分区单元,根据云南129个县市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承受能力和水资源条件等因素,选取6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聚类法进行农业节水分区,结果表明:云南省可分为水资源缺乏区、季节性缺水区、工程性缺水区、干热河谷缺水区4个一级区共10个二级区;针对各区因地制宜提出适合区域特点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应用该指标体系与方法可获得较为合理的农业节水分区结果,可为云南省农业节水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供应商的优化选择是农机企业搞好农机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农机市场的变化,基于大规模定制的农机供应链中如何对供应商进行优化选择亟待研究。本文运用一定的量化方法确定了供应商选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农机供应链中选择供应商的决策者提供较为科学、系统的评价基准。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relative advantage assessment, the zoning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exammed. A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consisting of five supporting systems: (1) agricultural resources, (2)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3)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4) rural society, and (5) scienc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cluded in the five supporting systems are 95 factors that are selecte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s basic indices. A method of assessing relative assets/debts is th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net assets (i.e. relative advantage) for each provincial unit. This is done for both the five supporting systems and their total capability.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re then ranked, and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s mapped. Based on the above assessment results, the whole country is divided into nin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gions (first-level), and 22 sub-regions (second-level). The first-level zones reflect each region’s direction for futur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The second-level zones reflect their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whether or not each sub-region has reached the basic criteria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 zoning at provincial level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thereby,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目标角度,提出了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具体指标进行了排序,对河北省农业发展状况作出了评价。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河北省水利工程管理总体上与防汛抗旱、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水利行业走出困境争取自身发展这3个方面不相适应。在对水利工程管理现状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工程管理模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贵州岩溶生态脆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年观测资料,对贵州普定后寨流域上、中、下游地区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作为主要评价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结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度需求,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分成3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采用频率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指标,采用特尔斐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耦合法确定指标权重(隶属度),划定了评价指标等级,并根据相对隶属度原理,制定隶属函数公式,进而确定评价矩阵,在减少主观性偏差上有了很大进步。通过评价,各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度:下游>中游>上游,并且发现脆弱生态环境是制约上游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评价结果,提出贵州岩溶山区(普定后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