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奥优818是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自选优质三系不育系奥富A和迟熟优质抗病恢复系R81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201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迟熟中稻全生育期158.3d,与对照Ⅱ优838相当,株叶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穗粒数198.7粒,后期转色好,千粒重31.1g,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 738kg/hm2,比对照增产5.51%,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10kg/hm2,比对照增产9.54%,稳产性较  相似文献   

2.
《种子》2006,(2)
中优448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引进质不育系中9 A与自育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组配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3061。1产量表现中优448于2000~2001年参加四川省中籼早熟组区试,平均单产468.6 kg/667 m2,比对照汕窄8号增产11.57%。2001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晚籼优质早熟区试,平均单产501.38 kg/667 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5.57%。在川西平原作早熟中稻栽培,一般单产500~550 kg/667 m2。2主要农艺性状该品种在川西平原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5 d,株高95 cm,穗长23 cm,成穗率65%,穗…  相似文献   

3.
杂交中稻新组合湘华优7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华优7号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2006年用自育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华37A和自育的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恢7号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39)。该组合在湖南省区试中,表现比对照增产显著,2006年在湖南省隆回县的百亩连片示范.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786.6kg,在中方、靖州、祁阳等地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4.
株两优0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和株州市农科所合作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优质早稻父本ZR02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2000-2001年湖南省早稻区试每公顷平均产量7647kg,比金优402增产165kg,日产量69kg,比金优402高1.8kg。2001年南方稻区早稻区试平均产量7384.5kg/hm2,比金优402增产338.2kg,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在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示范栽培0.75万hm2,据各地测产验收平均单…  相似文献   

5.
周孝琼  郑桂维  杨世海  潘宗东 《种子》2007,26(8):102-103
中优85是四川省种子公司和中国水稻所等单位选育的一个三系杂稻新组合,通过在南方稻区多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具有超高产生产潜力,米质达国标3级。2003~2005年分别通过贵州省、云南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南方稻区,长江上游、中下游稻区以及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05~2006年在黔东南三穗县对中优85进行大面积制种,获得250kg/667 m2产量,本文重点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D优 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自育的优质不育系 D70 2 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 5 2 7配组而成 ,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 ,制繁产量高 ,适应性广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1年通过四川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现正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产量表现  1999年参加四川省优质米组区试 ,平均单产 5 4 5 .0 kg/ 667m2 ,比对照增产 4 .93% ,2 0 0 0年续试 ,平均单产 5 4 5 .4 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2 .94 % ,居优米组首位。 1999~ 2 0 0 0年贵州省区试 ,两年平均单产 5 5 8.8kg/ 667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8.83% ,达极显著 ,居迟…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新组合“ 优 718”,是我所用不育系“ - 32 A”与采用杂交育种技术和辐射诱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恢复系“辐恢 718”组配育成的一个杂交中稻新组合 ;它是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近年获得的又一突出成果。该组合于今年 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同时被列为四川省主推品种。1 产量表现 :“ 优 718”一般公顷产 90 0 0公斤左右 ,最高公顷产 1.2万公斤。 1997~ 1998年连续两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平均公顷产 84 18.15公斤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4 4 6 .55公斤 ,增产率达 5.0 6 %。其中 ,1998年参加四川省区试产量居…  相似文献   

8.
II优 1313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彩粳籼杂交选育的亚种间恢复系宜恢 1313与 II- 32 A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亚种间组合。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1997~ 1998年 ,参加宜宾市区试 ,平均亩产 556.1kg,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9.3% ,两年平均列试验第 1位 ,是唯一点点增产的品种。1998年参加南充市区试 ,平均亩产 545.8kg,比汕优 63增产9.0 7% ,并参加内江、泸州两地区试。 1998年参加贵州省遵义市区试 ,平均亩产 578.4 kg,比汕优多系一号增产 9.3% ,居试验第 1位 ,通过了遵义市品种审定 ,并参加贵州省区…  相似文献   

9.
审定编号:黔审稻2006001号品种来源:黔南州农科所用外引不育系内香3A与自选恢复系QN2017组配而成。产量表现:2004年贵州省区试早熟组平均单产606.41 kg/667 m~2,比对照金优77增产8.94%,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贵州省区试早熟组平均单产654.65 kg/667 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42%,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单产630.5kg/ 667 m~2,比对照增产7.08%,16个试点中15增1减,增产点次达93.7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3 kg/667 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26%,3个试点全部增产。  相似文献   

10.
B优827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配组育成。该组合2000~2001年参加四川省优质杂交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达8540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6.75%,居参试组第1位。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国家区试,平均产量9212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5.40%,居参试组第1位。经统一送样检测,B优827米质达国颁三级优质米标准,表现优质、高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1.
朱贵平 《种子科技》2001,19(6):367-368
协优 795 4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高产杂交晚稻组合 ,在浙江省单晚区试中表现为分蘖力较强 ,株形松散适中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穗大粒重 ,结实率高 ,后期青秆黄熟 ,丰产性好 ,米质较优。2 0 0 1年 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9年、2 0 0 0年浙江省单季稻区试 ,协优 795 4平均亩产分别为 5 4 4 .4 kg和 5 90 .6 kg,分别比对照汕优6 3增产 9.3%和 9.6 % ,均达极显著水平。 2 0 0 0年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5 5 9.9kg,比汕优 6 3增产 11.0 %。2 特征特性2 .1 经济性状 :根据区试结果 ,协优 795 4平均株高10…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永优21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优21是重庆吨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三系不育系永ⅠA与恢复系DLR1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夏在重庆用不育系珍汕97 A、Ⅱ-32 A、岗46 A、D297 A、永Ⅰ A等进行成对测交,2005年进行品比,2006年推荐进入贵州省预试.2007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4.23 kg/667㎡,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54%,达极显著水平,居第5位.2008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5.50ks/667 ㎡,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单产614.87 kg/667 ㎡,比对照增产6.4%,两年累计15个点次中,10个试点增产5个试点减产,增幅在5%以上的试点有8个.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50.44 kg/667㎡,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71%,6个试点全部增产.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禾优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优6号是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2002年用自育优质不育系禾1 A与自育重穗型强恢复系禾恢6号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品种。2004年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引入贵阳试种,表现优质、高产,抗性明显优于汕优63,2005年继续品比试验,以中优85和Ⅱ优838作对照,禾优6号在米质、丰产性、综合抗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2006年贵州省预试平均单产728.06 kg/667 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10.32%。2007~2008年进入贵州省区试及生产试验,在区试及生产试验中仍表现优质及良好的丰产、稳产性,已完成了试验程序,于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黔审稻2009005号)。  相似文献   

14.
<正>谷优353是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穗大粒多、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福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介绍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 214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09%,达显著水平;2011年续试,平  相似文献   

15.
盐稻 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 816 92 2为母本 ,H88- 3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 9393.0kg/hm2 ,比对照泗稻 9号增产 19.8%(极显著 )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0 .9%(不显著 ) ,居第二位 ,2 0 0 2年续试 ,平均单产 9938.4kg/hm2 ,比对照泗稻 9号增产 12 .93%(极显著 )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2 .4 7%(显著 ) ,居第三位。同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96 10 .5kg/hm2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3.17%,居第三位。2…  相似文献   

16.
水稻(30个) 一、长江流域 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中浙优1号:适宜于在长江流域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王凤梅 《中国种业》2016,(12):65-66
<正>特优福占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与广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联合用外引不育系龙特浦A与自选强恢复系福占配组而成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5005号。特优福占植株较高,株型适中,结实性好,中抗稻瘟病;2013-2014年2年区试每667m~2平均产550.7kg,比对照特优63增产3.91%。适宜桂南稻区作早稻及其他稻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辐优63系湖南怀化地区农科所农艺师邱茂健等人1986年用辐南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杂交稻组合。1989年通过地级审定。已列为怀化地区“八五”期间重点推广新组合。该组合经多年多点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不论山区、平原、稻瘟病区做中稻或晚稻都能种植,一般亩产550~700kg,高产田达780kg,在山区种  相似文献   

19.
李正强 《种子》2001,(2):79
“黔花生一号”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通过人工杂交后 ,采用集团与系圃法混合选育成功的花生新品种。历经品比试验、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大面积示范推广表明 :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等优点。 2 0 0 0年 8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产量表现 :一般栽培 6 6 7m2 产在 2 5 0~ 30 0 kg之间 ,高产栽培可突破 45 0 kg。 1998年在思南、凤岗等县大面积常规种植示范 ,经验收测产结果 ,“黔花生一号”平均 6 6 7m2产 30 9kg,最高产 415 kg,比对照平均增产 40 %以上 ,表现出强劲的增产潜力。特征特性 :“…  相似文献   

20.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H88-39(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区域试验,平均667m2产626.2kg,比对照泗稻9号增产19.8%(极显著),居第2位;2002年续试,平均667m2产662.56kg,比对照泗稻9号增产12.93%(极显著),居第3位。2002年在参加省淮北中粳区域试验的同时,破格参加省淮北中粳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640.7kg,比对照镇稻88增产3.17%,居第3位。2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