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火炬松自由授粉子代多地点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涉及3个地点、52个自由授粉家系的火炬松子代测定6a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点间生长差异极大,地点间生长量的差异与纬度相对应,高纬度的富阳试点生长最好,低纬度的遂溪试点生长最差,家系间生长差异显著,且与地点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的造林区应选用不同的优良家系,分别为富阳试点和英德试点选出适于各自栽植的优系9个和154个,本试验结果也为英德火炬松种子园定向供种及去劣疏伐提供依据。根据上述入选育采优系种子供适生地区造林,材积遗传增益为5.4%-5.8%,若对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保留相应的优系,则材积增益可达10.8%-11.6%。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4个省共112个优良家系的区域性试验,测定杉木优良家系遗传稳定性和生长潜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杉木的材积生长,其家系间、地点间、家系×地点间交互效应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家系遗传力为0.7356。根据遗传稳定性参数和家系材积生长情况,选出8个优良速生家系,平均材积比杉木1.5代种子园遗传增益达17%。各地点分别选出8个最速生家系,其材积增益为11%─51%,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来自广东省龙山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的39个自由授粉家系参加了1998年多点子代测定和2001年单点子代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1年生子代测定林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家系和地点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年生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差异较小;家系平均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24、0.26、0.30,主要生长性状受中等偏下的遗传力控制;第二代种子园材积遗传增益在1.88%~5.85%.其遗传增益和现实增产效果高于1.5代种子园,也高于初级种子园。对11年生多点子代测定林家系进行了丰产稳定性分析,选择出广谱丰产稳定家系5、8、17、19、23、26、28号,平均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提高3.39%;丰产家系3、7、15、21号和家系20、22、25号,分别适合龙山林场和曲江林场及相似立地条件地区限制性推广利用,平均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提高9.91%和4.89%;8年生单点子代测定林,以单株材积高于群体均值作为入选标准,有1、2、4、6、7、8、10、11、12、14、15、19等12个家系入选,平均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提高6.76%。  相似文献   

4.
对3年生尾叶桉实生种子园建园家系的生长性状、干形和枝冠形质性状及开花结实率的遗传分析表明:随林龄的递增,生长性状、干形和枝冠形质性状的遗传力在种源、家系和单株三层次逐渐变小并有稳定的趋势,且种源遗传力>家系遗传力>单株遗传力。利用BLUP方法估算家系和家系内个体育种值,并对建园家系、个体进行筛选,为种子园的遗传间伐提供依据。经遗传分析表明:尾叶桉SSObs种子园的遗传遵循加性 显性基因型遗传模式。从2个对照良种与建园家系的比较结果看,在SSObs种子园中,材积生长量大于CK1、CK2的优系有38个和39个,分别占建园家系总数的84.4%和86.7%;干形指标大于CK1、CK2的优系有30个和35个,占建园家系总数的66.7%和77.8%,表明建园的绝大多数家系其遗传品质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5.
尾叶桉二代测定林家系的综合评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9个家系的尾叶桉测定林各年度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各年度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枝、干形和保存率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保存率的累积贡献率达95.45%,此4因子是综合评定家系时采用的;以家系群体平均选择指数I0为基准,两种选择标准下的家系材积增益,3年生时为7.63%~15.80%,4年生时为3.92%~10.39%,5年生时为6.08%~23.53%;以选择指数为指标,5年生时人选的5个优良家系是:109,113,66,81和100号。  相似文献   

6.
对6年生马尾松家系试验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材积生长明显大于当地商品种,种子园子代总平均单株材积为0.0099m~3,对照平均单株材积为0.006 8m~2,平均材积增长率为46.5%,平均遗传增益达40%,最高遗传增益达108%。同时,筛选出材积生长达极显著水平的家系27个,平均遗传增益达54%;材积生长显著家系7个,平均遗传增益达28%;可为新建马尾松种子园提供选择材料,同时为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全国不同区域121个杉木优良家系9年生材积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家系平均遗传力高,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变异系数大,家系方差分量占总分量13.2%;有76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场初级种子园后代,63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洋口初级种子园后代,20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省优良家系6421号,其材积增益比我场种子园后代大25.4%─65.6%。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生产力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片13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5~13年生时其高、径和材积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受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年度间相关分析表明,对8年生以上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利用材积指标作为丰产性测度对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的生产力水平进行评价,从参试的229个家系中评选出103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的家系,可作为一代种子园疏伐时留优去劣的依据;60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的优良家系,利用其亲本无性系开展杂交育种工作;34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5.0%的优良家系,可以直接在一代种子园中进行单系采种、造林,提高马尾松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9.
大青山林场种子园油松优树无性系子代测定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1992年在呼市土左旗大青山林场种子园进行了油松优树无性系半同胞子代测定苗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7个家系间在苗高生长方面差异达极显著,根据苗高观测值估算了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力。广义遗传力为45%,初步选出10个优良无性系,用这10个无性系重建种子园其遗传增益为16%。为种子园去劣留优的疏伐,建立改良代种子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津巴布韦火炬松遗传资源林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由津巴布韦引入的以家系为代表的火炬松遗传资源50个号的苗期与幼林生长表现。结果表明,5年生的单株材积差异显著,有14个系(含3个对照)与最劣系有显著差异,可列为优系。在30%的家系入选率下,配合选择的材积遗传增益为3.1%,入选优株148株;1、3年生树高与材积的早期相关为较显著或极显著,故早期试验林可测定树高为主,以减少工作量;还比较了3种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效果和选留前1/3和淘汰后1/3,5年生时优系的保持率和丢失率,并主张早期选择以淘汰劣系,以指导育种与生产工作为好。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对美国引进的火炬松第1代种子园25个家系试验林进行测定,以湿地松、马尾松为对照。结果表明:火炬松早期生长较易感染松针褐斑病,保存率较低;14年生火炬松家系总体生长优于湿地松、低于马尾松;各家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上有着显著差异;综合各性状共选择出4个优良家系(21、9、18、13号),14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12.6 m、20.4 cm、0.1981 m3,比湿地松增长9.2%、25.9%、71.1%,遗传增益达8.9%、24.7%、67.9%。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基因型×密度"的互作试验,证实了基因型与密度存在着明显的互作效应,且不同家系与密度的互作方式不一.评选出纸浆材密生型家系33个,其遗传增益达21.21%~161.21%,以此奠定了马尾松造纸材密生型家系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火炬松家系区域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火炬松家系区域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火炬松家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但不同家系间的遗传分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差较大,家系与环境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不同家系在速生性、适应性和变异性上差异极显著。经综合评判,选出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且变异性小的7个优良家系CT-4、CT-6、MG-1、亚林-1、浙长乐母树96、南屿-1和PM-2,在Ⅲ类以上立地和经营管理水平一般的条件下,这些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年生长量分别可达0.7~1.2 m、1.2~2cm和0.002~0.007 m3,比湿地松和马尾松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与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胡桃楸种源与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其进行初步选择,以推进胡桃楸良种选育工作.[方法]对万人欢林场胡桃楸4个种源内的28个家系(6?a)生长性状(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冠幅、通直度、分枝角、侧枝数和尖削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日本落叶松5个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的数据分析了各个子代测定林的遗传变异情况,对各个子代测定林的家系进行了遗传评价。除长岭岗林场种源1991年造林各家系之间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之外,5个子代测定林内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显著高于单株遗传力,在各子代测定林之间其变化趋势与单株遗传力相同,各生长性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遗传力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木荷种源商品种为对照,利用来自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34个自由授粉家系,开展轻基质容器苗培育试验,研究其主要生长性状家系遗传变异并开展优良家系早期初选。结果表明:木荷无性系种子园子代自由授粉家系间的苗高、地径、叶下高、叶片总数、最大叶片的长和宽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具有较高的家系遗传力;以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同时大于全部参试家系和当地普通商品种平均值为标准,初选出10个速生的半同胞家系,选择强度达28%,入选速生优良家系群体苗高和地径均值为38.04cm和5.19cm,分别超过参试家系总体平均值的6.33%和3.42%;各木荷家系苗高和地径呈现出相对一致的生长规律,即苗木于7月初实施分盘分隔培育后,8—10月快速生长,随后放缓;而地径生长量在9—10月达到了一个生长高峰,且在苗木分盘培育之前,家系间幼苗生长已出现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辽宁省清原县10个不同的无性系的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数据以及年轮生长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落叶松胸径、树高的生长特点,确定该地区最适宜种源,为落叶松的常规育种工作提供量化的指标,以指导落叶松培育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介绍了1989~2004年间进行的日本落叶松家系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差异大,相关关系紧密,从日本落叶松59个家系中,选育出日本落叶松优良家系20个,占1/3,比对照材积提高22.9%。  相似文献   

20.
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的早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建立在广西玉林市林科所和广西钦廉林场2.5年生大花序桉种源/家系试验林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2个试验点大花序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无论在种源间,还是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种源的树高生长与地点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胸径、单株材积与地点的交互作用则不显著;家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与地点的交互作用显著;种源的生长表现与原产地地理位置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初步选择了各自表现好的优良种源与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