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混凝土百页片围墙作保护屏障,占地面积30.70亩,建成可保存2000份种质的“国家种质沅江苎麻圃”;采用“三圃制”繁殖入圃无病(根腐线虫病)无性系种质1027份,为妥善保存我国苎麻资源及提供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对5种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表明,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是适应大批量快速繁殖苎麻无病无性系种质以加速建圃进程与安全保种的最佳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作为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是我国在国际纺织品市场竞争的优势产品 ,保护和利用好特色经济作物资源 ,是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根本基础。我国拥有极其珍贵的、丰富的苎麻种质资源 ,这是苎麻科研和生产过去、现在及未来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近二十年来 ,中国苎麻科技工作者为搜集、整理、鉴定、保存与利用苎麻种质资源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1 苎麻种质资源研究的现状1.1 搜集、整理、鉴定、编目和入圃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自 195 9年建所以来 ,与湘、鄂、川、黔、赣、粤、桂、滇、…  相似文献   

3.
优异种质的筛选是苎麻种质多功能开发与创新利用的前提。本文以国家苎麻种质圃数据库中1400多份种质的鉴定数据为基础,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对《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规程-苎麻》中苎麻优异种质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研究,结果为优良种质数量控制在验证种质的23%以内,确实优秀非普遍性,特异种质表现珍稀仅占整个验证种质的6%左右。研究结果说明《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规程-苎麻》中优异苎麻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性状和指标范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它在优异苎麻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苎麻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国家长沙苎麻圃的790份种质资源,在已有的25个性状数据的基础上,采取优先取样+多次聚类变异度取样方法,利用离差平方和法的聚类方法,无序质量性状采用simple matching,有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采用欧氏距离,在20%的抽样水平下,构建了158份苎麻核心种质.构建的核心种质的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值、数量性状方差差异百分率、变异系数变化率均高于原种质,极差符合率100%;质量性状的性状频率分布与原种质有差异的性状为12.5%;原种质的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共适应基因系统基本上在核心种质中得到保留.构建的核心种质可以很好的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已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建成并通过国家收验收。该圃占地面积约15亩,内有塑料大棚640m~2,  相似文献   

6.
苎麻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保存在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中国野生苎麻种质资源圃”中的野生种资源16人种3个变种共80份材料,进行生长条件的生育特性,经济性状,抗逆性等特征特性的观察鉴定。拓展其应用研究领域,为苎麻属野生种进一步在无融合生殖、品质改良,提高抗逆性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江西苎麻种质资源概况.并从生产及育种利用两方面阐述了江西苎麻种质资源作用,指出开发利用江西苎麻种质资源具有很大潜力。同时提出开发利用江西苎麻种质资,所面临的六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驻马店市优良柳树种质收集圃建设可行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驻马店市优良柳树种质收集圃的建设方案,详细分析了驻马店市建设优良柳树种质收集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指出通过市场调查和效益分析,项目的建设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
6BM-350小型苎麻剥麻机的特点与使用张腾芳,吕江南,王绍文(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一、前言6BM一350小型苎麻剥麻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为适应我国芒麻生产的发展研制成功的一种新机型。该机将适当去叶苎麻鲜茎加工成粗...  相似文献   

10.
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前景与对策刘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原产于我国,盛产于我国,是我国特有的优质天然纤维资源.早在47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苎麻来制作高级衣物.而今,苎麻仍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纺织原料.一、苎麻发...  相似文献   

11.
再次“苎麻热”的思考杨木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199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芒麻紧缺,价格上涨,已由1992年前每公斤2元左右上升到8元以上,促使苎麻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再次"苎麻热"已经开始,并正在升温之中。现提出三个关键问...  相似文献   

12.
简要总结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栽培种和野生种)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利用研究的特点、分歧与问题,明确提出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的研究方向、重点任务及加强苎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苎麻种质资源信息分布散乱、难以查询、数据关联性低等问题,文章以高质量的专著为数据源,构建了苎麻种质资源信息知识框架与知识库,并使用Python开发工具结合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苎麻种质资源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苎麻种质资源信息平台.该平台实现了知识管理、知识查询和知识可视化等功能,可对苎麻种质资源知...  相似文献   

15.
1986—1990年对943份苎麻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花叶病鉴定,鉴定出无病材料有沅江肉麻、青脚麻、黄壳红等29份;占鉴定材料的3.08%;抗病材料有大叶白、青家麻、龙泉青麻等178份,占鉴定材料的18.88%;其中如红皮小麻、玉山麻等一些种质是具有良好农艺性状的抗源材料,可供生产或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苎麻生产形势与新的机遇熊和平,唐守伟(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是我国传统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历史上最高年出口创汇曾超过4亿美元。但自1988年以来,苎麻种植面积连续滑坡,到1993年底,估计全国芝麻种...  相似文献   

17.
苎麻青枯病是一种危险性病害。于1963年4月首次在本所(湖南沅江)苎麻品种资源圃内发现,它是以麻株萎蔫逐渐全蔸凋萎枯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病害,来势凶猛,蔓延迅速。截止1964年9月,仅一年多时间蔓延扩散至全圃,数百份苎麻品种材料全部得病,大片死亡,被迫挖除烧毁。由于采取封  相似文献   

18.
沅江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 ,享有“苎麻之乡”的美誉。多年来为我国麻纺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加入 WTO日期临近 ,麻类产品被誉为本世纪的“绿色产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麻类产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沅江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 ,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迎接“入世”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拟想 :以生产优质原麻为基础 ,以市苎麻纺织厂为龙头 ,形成“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 ,是我市麻业跻身于世贸交易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主办的"苎麻高效种植及多用途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长沙召开.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兵海教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金霞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研究所所长李谦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彭定祥教授、以及来自湖南省农业厅、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萧山棉麻研究所及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研发的"苎麻高产高效种植与多用途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现场观摩与研讨.  相似文献   

20.
苎麻系列开发途径及经济效益评估唐守伟,熊和平,罗素玉(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具世界之首。由于苎麻纤维具有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吸湿爽快,透气风凉等特点,与化纤混纺,可以弥补化纤不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