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指出了森林的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有着重大的意义,从造林地清理、整地方式、播种造林技术、植苗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技术等方面探讨了营林整地技术及主要的造林技术,以期为推动我国造林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木抗旱造林的优点、容器苗木抗旱造林技术、容器大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对提高樟子松容器苗木造林成活率具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辽南地区丘陵山地土壤特性,探讨总结了山地辽东连翘垄作育苗及造林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方法、苗木管理、造林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为解决该区连翘育苗和上山造林成活率低,造林成效差的,提供了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干旱瘠薄山地直播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的实践证明,直播造林是加快山东省干旱瘠薄山地造林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措施。本文着重介绍了直播造林的适用范围、树种选择、种子处理技术、整地技术、造林密度、播种方式与播种量、覆土厚度、林地管护及幼林抚育技术,供同类地区的直播造林借鉴。  相似文献   

5.
观赏、经济竹林丰产培育技术规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规程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造林地选择、造林整地、造林季节、造林方法、造林后的培育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及竹林丰产指标的要求,旨在为指导和规范优良观赏经济竹林生产,提高造林质量,达到栽培高效和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四、苗木质量、造林季节及造林技术造林时所选用的苗木质量,造林季节及造林技术的适当,对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必须给以注意。选用优质壮苗是关系到造林成败的重  相似文献   

7.
抗旱造林技术需要因地制宜,其整地方式、造林方法、护林方法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选择合适的造林方法与造林技术进行科学造林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分析我国的抗旱造林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要点,旨在为我国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提供一些参考思路。第一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抗旱性树木的选择,第三部分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第四部分探讨了抗旱造林技术要点,第五部分以辽西北地区为例,论述了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贵州省台江县3个村和林业部门调查影响造林质量的非技术因素。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之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造林质量有不同程度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影响程度评分排序,初步确定了影响台江县造林质量的10个主要非技术因素。这些非技术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精神,进而影响各造林技术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对造林质量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对影响造林质量的各种非技术因素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迪庆高寒山区及干热河谷区极难造林地是植被恢复技术创新和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攻关的重要热点地区,分析保水剂对其困难立地造林的有益特性及降水年季分布、时空分布特点、技术创新需求、多元文化和民族思维方式对保水剂应用的影响,按照划分的8种不同困难造林地类型探讨保水剂选择、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提出保水剂在迪庆困难立地造林中的技术模式、推广方式及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南岸地区盐碱地绿化造林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慈溪市几年来的盐碱地绿化造林经验和教训,总结了盐碱地造林的树种选择、土壤改良及配套的造林技术和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土壤动物是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森林土壤动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植物的影响以及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展望了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的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应多关注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的作用机制、森林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外来土壤动物入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森林土壤动物种类的研究范围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功能、土壤动物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土壤动物等领域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火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林地用火与水土流失关系, 阐明在北方及南方平原林地"规定用火"或"迹地用火"后, 土壤渗透性能得到改善, 水土流失较为轻微; 而在南方山区, 强度火烧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陡坡地段可蚀性较强的土壤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根据火后土壤生境特点及用火现状, 指出林业用火与耕作制度有机组合, 形成特定的"农林业系统", 将为南方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3.
林火与土壤肥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世界上一些国家有关林火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指出林火对土壤肥力影响受火强度、火持续时间、可燃物种类和数量、土壤性质、降雨状况及植被恢复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南方林区用炼山方式清理迹地,对地力长期维持不利。建议对皆伐火烧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林农复合经营方法,以维持地力,促进林木持续生长。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该文论述了国外在土壤水分入渗、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水流的运动、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确定和土壤水分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土壤水分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手段方面都逐步与国际趋同,如土壤水势理论已作为土壤水分定量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测定土壤水势的方法和仪器已日趋完善,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在森林土壤坡地三维渗透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利用数学物理方法和计算机数值技术计算山坡林地顺坡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水量,并将所涉及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多维图形制作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编制成计算机软件。在这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论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中国森林土壤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状况, 不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导致的土壤性质退化、恶化以及荒漠化给森林土壤资源乃至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 指出我国人工林土壤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阐明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五大林区森林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及其技术途径; 论述了自1978年以来, 我国改良不良立地条件区域和恢复植被所取得的成就, 提出了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土壤资源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与施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是我国栽种区域最广的针叶树种。落叶松人工林的发展, 对我国人工林的发展至关重要。文中论述了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 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对落叶松人工林的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施肥种类和用量以及施肥效应进行了归纳总结, 旨在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营养管理研究和集约经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观察马占相思20a的引种情况,探讨了在华南红壤、赤红壤水土流失区引种马占相思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华南红壤、赤红壤地区引种马占相思,营造速生丰产林是解决该土壤类型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人工林土壤有效磷匮乏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效磷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农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目前有关森林土壤磷素匮乏以及对策的综述性报道并不多见。有鉴于此,文中综述了我国南方人工林土壤磷素的特征,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可能导致人工林土壤有效磷匮乏的原因,分析了磷素匮乏对林木产生的相关危害,总结了目前应对土壤有效磷匮乏的方法,以期为高效利用土壤潜在磷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干旱区草场种子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上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土壤种子库研究是植物种群生态学和植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干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场,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对于草场的研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干旱区草场种子库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旨在为以后草场种子库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杉木炭疽病发生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数量化理论I原理建立杉木炭疽病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杉木炭疽病发病率同海拔、坡向、坡位、土层厚度、林龄和质地有大或较大的相关;杉木炭疽病感染指数同坡向、坡位、海拔、质地、紧密度和土层厚度有大或较大的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