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河南省社旗县兴隆镇地处豫南盆地东沿,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历来就是商贾云集,舟车会通之地。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优势,抓住机遇,实施以工立镇,以农富镇,以资兴镇等措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文明镇、特色镇、示范镇,先后荣获“河南省乡镇之星”、“河南省文明市场”、“文明集镇”等荣誉称号。1999年被南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二星级小城镇”。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新合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富裕、整洁、文明的幸福家园为目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乡"、"省级生态乡镇"、"州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和"全州特色乡镇"等荣誉。青沟子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和"全州十佳魅力乡村"。在具  相似文献   

3.
正南华县五顶山乡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载体,大力实施"生态立乡"战略,以"四加快、四打造"为重点,着力描绘"青山绿水画中游,花红鸟鸣景色奇"的靓丽画卷,美丽生态乡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快集镇片区绿化,打造宜居集镇。以五顶山乡小集镇为重点,综合考虑土壤及气候因素,突出地方特色,科学选择和搭配绿化树种,在小集镇绿  相似文献   

4.
<正>袁隆平水稻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主任。他带领团队以1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为突破口,先后攻克了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等"五道难关"。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138736万平方米,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95年,他主持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比  相似文献   

5.
欣立芹,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银集镇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现年41岁。当与"老龙窝"联系在一起,她则成了老龙窝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致力于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带动农民致富。金湖县老龙窝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4月,是一家从事食品研发、生产的企业,现有成员166名。2011年,合作社成员人均收入7万多元,带动周边农民增加收入2800多万元。合作社先后被评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在枣庄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张建峰带领全村群众充分依托本村自然优势,走发展特色农业之路,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村调整瓜菜种植面积近533公顷,建设水泥大拱棚2700个,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在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发展道路上,走在了全镇乃至全区的前列,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科技示范村"、"全国普法先进村"、"市文明生态村"、"市先进党支部"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其本人先后获得枣庄市优秀共产党员、全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以及新型城镇化型式的提出,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山地小城镇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建设中应充分应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塑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城镇风貌。调研了五台乡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乡域的产业现状、人口以及乡集镇的建设现状,分析了五台乡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产业布局、空间布局、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的解决措施,探究了生态保护视角下五台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以来,新昌乡围绕"油茶小镇、非遗之乡"主题,以改善集镇环境和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结合"三改一拆""厕所革命"、全域旅游建设等工作,用最坚定的信心、最坚实的举措,在全乡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促集镇面貌"展新颜"、群众生活"添新彩",大大深化了"油茶小镇"新内涵。1.主要做法(1)科学引领,着力彰显文化底蕴一是规划上体现新昌特色。结合集镇建设规划、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等,坚持从人文景观、空间布局、科学构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垦区嫩江农场始建于1955年,位于松嫩平原之上,地处风景秀美的小兴安岭南麓,拥有耕地45.1万亩、水面0.62万亩、林地14.4万亩、草原19万亩,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标兵单位"、"省级环境优美城镇"等多个称号,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和九三管理局倡导"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的推动下,嫩江农场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自身自然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把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新  相似文献   

10.
<正>地处3个乡镇交界地带、700多口人仅有680亩耕地的范县王楼镇苏庄村,近年来因地制宜,通过统一规划新村建设,自愿逐步搬迁,将集中居住后空余出来的土地招商引资办企业等方式,村民的经济意识提高了,文明程度提升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住得舒适是起步,关键还要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在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
<正>在内蒙古茫茫的大草原上,几千年来形成的游牧文明正在被农耕文明所替代。草原上的农耕文明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昔日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正在被"万亩良田丰收梦"取而代之。然而在这片大草原上推广集约农业、科技农业的生力军,就是一群群可爱的"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人。9月3日至9月20日,记者踏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寻找草原上升起的为农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海南文明生态村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海南模式",2018年更是明确"推进全省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到2022年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海口市大致坡镇美桐村是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扫尾村庄中的优秀典型,在海口市美兰区政府的技术引领和政策引导下,美桐村采取"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发展思路。针对"2022年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全覆盖"目标实现存在的一系列难题,美桐村以自己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为其他村落的发展提供了文明生态村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范宝伟,现任滕州市东郭镇下户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凭着一颗拳拳公仆之心和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带领党员干部艰苦创业,发展合作经济,服务乡村百姓,把过去一穷二白的"落后村"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支持和拥护。该村先后获得"枣庄市文明生态村"、"枣庄市民主法制示范村居"、"平安枣庄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范宝伟也获得了山东省"乡村之星"、山东省"诚信农村经济人"、"枣庄市乡村之星"、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平顺县留村是一个典型的干石山区。50多年来,留村人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兴林治山,办厂富村,发展生态旅游,建设和谐文明、小康新村的成功之路。先后两次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胡锦涛、李鹏、朱镕基、姜春云等相继到留村视察,  相似文献   

16.
<正>陈光敏(右一),福鼎市店下镇农技站站长。他建立了万亩水稻拋秧、机插秧等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引进推广了慈蚕一号等农业新品种;先后建起了蚕豆等种植基地,组建了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主持技术讲座78场。先后被省农业厅授予"福建省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工作者"、"全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盐都县北蒋镇从经济欠发达的基本镇情出发,把集镇作为一个整体经营,在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把经营集镇的思路贯穿到集镇规划、发展、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先后拆除旧房1.6万m^2,融资近2000万元,新建行政中心大楼、中学楼、商住楼、教师公寓楼等26幢,建筑面积4万m^2,硬化集镇道路建设3.5万m^2,镇区面积从0.46km^2扩大到1.53km^2,集镇人口从893人增加到7147人,开始形成新的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有力地从整体上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射阳县长荡镇集镇绿化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介绍了科学的大树移栽技术,阐述了移栽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和管护措施,以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达到"美化集镇,绿化家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农垦云台农场以"创文明社区、创文明行业、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农场"的"三创一建"为载体,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生活质量和农场文明程度,2013年10月,被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10-2012年度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几年来,农场领导班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云台经济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安全为核心,提升外向型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2月28日,从中央文明委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传来喜讯,湖南省双牌水电站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这是该站被评为"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后,进一步丰富文明创建内涵和内容,创新创建平台和机制,在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实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提升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