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世友  杨智  吴芝德 《畜禽业》2003,(11):60-60
仔猪断奶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其消化道功能未发育完全,断奶后常发生腹泻,轻者影响仔猪的生长,重者导致仔猪死亡,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制约了早期断奶这一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本文就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作一些阐述。1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1.1消化道及酶系发育尚未健全仔猪吮奶时,乳糖酶、凝乳酶含量较高,而胃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则较少,其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全。早期断奶后,仔猪从母乳转食干饲料,断奶前后营养源不同,所需的消化酶谱差异很大,蛋白酶、淀粉酶不足,影响了对饲料的消…  相似文献   

2.
现代养猪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或早期断奶,国外有的提前到5-10日龄,而我国较多是4周龄断奶。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然而仔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强、饲料转化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最高、饲养管理最复杂的阶段嘲。主要是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酶系统和胃酸分泌量不足,正常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还未完全建立。断奶应激往往导致仔猪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  相似文献   

3.
<正>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称为断奶前仔猪。该阶段仔猪生长发育快,但生理上不成熟、饲养难、成活率低。断奶前仔猪死亡是养猪业的一个重大经济损失。但如果改善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控制仔猪因疾病死亡,对任何一个养猪场而言,使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降至10%以下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养猪生产中普遍存在一个难题,即仔猪断奶后消化机能紊乱,导致生长缓慢、腹泻甚至死亡。引起断奶综合症的原因可能是仔猪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胃、胰腺和肠内酶的产生或活性不足,肠上皮细胞形态学发生改变,胃酸分泌不足或日粮使仔猪胃内pH值升高以及环境改变等。  相似文献   

5.
王石瑛 《畜禽业》2005,(12):34-36
现代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即从过去一般的28d断奶提前至21d甚至21d以下断奶。仔猪早期断奶不仅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而且能阻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然而,伴随着断奶日龄越来越小,机能不健全的早期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病已变的越来越普遍,其危害也日趋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仔猪腹泻全年平均发病率约为46.5%、死亡率达10.3%,有些猪场的仔猪的腹泻率甚至达到700k-800k、死亡率达15%~20%。即使在养猪业较发达的美国,早期断奶仔猪因腹泻造成的死亡率也达15.5%,荷兰为11.5%~14.2%。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已成为全球养猪业中普遍和高发的疾病,给养猪生产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周荣艳 《畜禽业》2005,(8):42-43
仔猪早期断奶由于受到生理、营养和环境的突然改变,加上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引起“早期断奶综合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和腹泻。谷氨酰胺(Glutamine,Gin)是一种肠粘膜保护剂,外源添加可以缓解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引起的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为养猪生产中的断奶仔猪腹泻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年产胎数,减少仔猪疾病传染,但过早断奶又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不能盲目确定仔猪的断奶日龄,通过本试验,对仔猪生长速度和保育期死亡率的测定,在金华种猪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加系约克仔猪25日龄断奶较适合。  相似文献   

8.
<正>1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和危害仔猪断奶是猪在生长过程中的必过之关,而断奶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的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断奶仔猪腹泻通常发生在断奶后的3~10d,第七天达到高潮,一般形成粥样或水样腹泻,内夹杂不消化的食物,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快就会因脱水而死亡。目前,我国仔猪的断奶日龄一般在21~28d,而一些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开始  相似文献   

9.
<正>断奶仔猪是指出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断奶是仔猪出生后遭受的第二次大的应激。仔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断奶应激和营养应激等,在不当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应激直接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可使断奶后的仔猪生长停滞。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各地广泛采用早期断奶技术,断奶后一周的饲养是整个断奶仔猪饲养的关键,它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以后的增重和上市的饲养天数。因此,饲养场(户)如何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减轻断奶仔猪应激带来的损失尤为重要。本文就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作论述,以帮助饲养户降低断奶后仔猪的腹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已有许多人采用了仔猪早期断奶方法,但往往由于技术原因.使仔猪断奶后生长发育效果不佳。现根据笔者的一些生产经验.谈谈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唐突 《畜禽业》2011,(11):26-27
<正>仔猪断奶,是猪一生中继新生后第二次生理大转变期。但此期即是旺长期,也是仔猪多发病的危险期和最大应激敏感期。因此,此期必须给断奶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减轻和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控制仔猪的贪食,防止仔猪下痢、水肿病等断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仔猪的早期断奶是一项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剑锋 《畜禽业》2006,(10):31-33
从初生到20k阶段的仔猪,是一生中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在仔猪从哺乳期过渡到保育期断奶时,由于仔猪生长发育快、消化生理功能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等方面的特点.同时遭遇心理、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应激.临床表现为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低、腹泻和死亡、生长差甚至体重下降等仔猪断奶综合症,其中断奶营养应激是最主要的。近年来,国内外集约化猪场逐渐采用隔离式早期断奶(Segregated early-weaning.简称SEW)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以防止疫病传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显得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不但从改良品种、生产环境设施、饲养管理技术方面考虑.动物营养学家也在仔猪日粮配合及营养技术、原料选择、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主动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抗病力低,极易受各种病源微生物的侵袭,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可引发多种疾病,使其生长发育停滞,甚至死亡。因此,断奶期间的饲养管理对仔猪以后的生长发育及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苏萍 《畜禽业》2013,(7):35-36
文章介绍了仔猪断奶的一次断奶法,分批断奶法,逐渐断奶法,隔离式早期断奶法,简述了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及在饲养管理中出现的错误及避免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的肠道是消化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对维持仔猪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断奶仔猪的消化道发育还很不完善,对外部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断奶带来的巨大应激及饲料形态的改变使肠黏膜破坏,造成养分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影响了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通  相似文献   

16.
张玉梅 《畜禽业》2005,(6):24-25
母猪的繁殖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数2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猪数的是窝产活仔猪数和断奶前死亡率。因此,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须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2,(11):21
<正>新生仔猪吸收初乳能力差或者无法获得母猪的初乳,通常会在24h内死亡。这是因为仔猪天生储备的能量有限,而初乳能提供给让它们生存下来的能量。对养猪业来说,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是长期以来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促进新生仔猪存活,美国农业研究服务机构的生理学家杰夫瑞瓦莱、杰瑞米迈尔斯和李任安培,在内布拉斯加州克  相似文献   

18.
于文举 《畜禽业》2010,(3):45-45
<正>早期断奶的仔猪,因诸多方面应激因素和机体内环境的不适应往往会导致断奶后的1~2d内仔猪出现腹泻或水肿,少数为内毒素休克,常被称为早期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导致仔猪发病死亡或生长停  相似文献   

19.
赵素英 《畜禽业》2012,(11):36-37
<正>断奶仔猪的培育是养猪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发展猪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但由于断奶时期,断奶仔猪缺乏母源抗体保护和受断奶应激的影响,极易受到各种病原的侵袭,造成断奶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导致许多养猪场损失惨重。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会减轻断奶仔猪应激带来的损失。1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及消化特点仔猪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其消化、代谢、免疫等方面发生很快的变化,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气候条件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娜  许艳 《畜禽业》2004,(12):48-49
早期断奶在70年代已普遍用以提高母猪的生产率。现在多数国家仔猪断奶平均约在27-30日龄。然而,早期断奶使仔猪特别是5-8kg体重的仔猪对营养和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本文就环境温度、气候、相对温度对3-4周龄断奶仔猪的饲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