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综述植烟土壤不同生态因子特征及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今后为研究土壤与烟草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土壤类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等方面综述了植烟土壤不同生态因子的特征及其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今后为研究土壤与烟草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料对连作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连作障碍是制约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以连作12年的烟草土壤为对象,通过施用不同肥料,研究了不同肥料对连作烟草产量、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烟草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施用农家肥有利于提高连作烟草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呼吸强度依次为:农家肥>有机肥>氮肥>复合肥。与土壤营养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以有机肥处理后活性最大,而酸性磷酸酶则以农家肥处理后活性最高。与土壤生物抗逆性相关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抗性相关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农家肥>有机肥>氮肥>复合肥。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料对连作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连作障碍是制约烟草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以连作12年的烟草土壤为对象,通过施用不同肥料, 研究了不同肥料对连作烟草产量、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连作烟草产量及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施用农家肥有利于提高连作烟草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呼吸强度依次为:农家肥>有机肥>氮肥>复合肥。与土壤营养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中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以有机肥处理后活性最大,而酸性磷酸酶则以农家肥处理后活性最高。与土壤生物抗逆性相关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后烟草根际土壤抗性相关酶活性大小依次为:农家肥>有机肥>氮肥>复合肥。  相似文献   

5.
不同质地土壤烟株根际微生物菌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烟株根际土壤微生态与青枯病的发生关系,从福建省邵武市烟草青枯病发生较多的沿山镇徐溪村、城郊镇高南村和水北镇故县村采集烟株不同生育时期的根际土壤,测定分析土壤机械组成、根际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群变化等指标,并调查了各试验点烟草青枯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沿山镇徐溪村和城郊镇高南村的试验田土壤属棕色轻壤土,而水北镇故县村的试验田土壤属灰色砂壤土;轻壤土中根际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及其在土壤微生物总量中的占比高于砂壤土;不同试验田土壤中的优势菌群不同,同一试验田在不同时期土壤中的优势菌群也有差别,其中健康烟株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程度较高;轻壤土中细菌菌群与结构较稳定,其烟草青枯病发病率也显著低于砂壤土。  相似文献   

6.
在烟草移栽时穴施不同生态炭肥,研究了生态炭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分析生态炭肥处理对烟苗移栽后根围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土壤淀粉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以及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生态炭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烟株对青枯病的抗性;(2)施用生态炭肥后1周、8周、17周烟株根围SOC、土壤蔗糖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CK;(3)施用生态炭肥后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其变化趋势与土壤SOC、3种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极其一致;(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存在较高正相关,且随着植物生长其相关性逐步增强,而青枯病病情指数则与上述5个测定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生态炭肥防治烟草青枯病及其土壤微生态学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草移栽时穴施不同生态炭肥,研究了生态炭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分析生态炭肥处理对烟苗移栽后根围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土壤淀粉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以及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生态炭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烟株对青枯病的抗性;(2)施用生态炭肥后1周、8周、17周烟株根围SOC、土壤蔗糖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CK;(3)施用生态炭肥后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其变化趋势与土壤SOC、3种土壤转化酶活性变化趋势极其一致;(4)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纤维素酶、蔗糖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存在较高正相关,且随着植物生长其相关性逐步增强,而青枯病病情指数则与上述5个测定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豫西山区优质烟田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为烟田精准施用微生物菌剂改良烟田土壤提供参考,应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及分子微生态方法分析烟草根际主要微生物类群、生理群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高于对照(未栽植烟草的同一地块土壤),微生物总数在烟草生长前期不断增加,现蕾期后降低,细菌在各期土壤微生物组成中都占绝对优势;在烟草整个生育期内,根际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的数量均比对照高,纤维素分解菌则相反;生长后期,烟草根际与对照土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越接近,表现出的相似性也越高。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趋同性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消失是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前作对烤烟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微生态健康(氮素功能细菌数量、酶活性和有机碳含量)的角度对采自三门峡地区的不同前作烟田土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茬口土壤的细菌总量、有机碳含量、蔗糖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趋势相同,均表现为甘薯>油菜>辣椒>玉米>烟草;不同茬口土壤的淀粉酶活性表现为甘薯>玉米>油菜>辣椒>烟草;只有甘薯、辣椒、油菜茬口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了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玉米、烟草茬口的偏低;对氮素转化细菌数量的分析表明:氨化、硝化、固氮、反硝化细菌数量最多的前作分别为辣椒、甘薯、玉米、烟草。前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氮素转化细菌菌落类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其中,甘薯、油菜、辣椒茬更有利于土壤硝态氮(适合根系吸收的氮素存在形式)转化。整体来看,对于烟田,轮作土壤的健康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有助于保持土壤质量,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0.
烟草的磷素营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磷在烟草中的存在形式、分布及其在我国植烟土壤分布情况,阐述了磷对烟草生理生态方面的影响,讨论了影响烟草对磷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磷利用率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白城市郊土壤污染的调查,综合论述了工业污水排放,化肥农药的投入,导致了土壤污染肥力下降,使土壤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土壤酶在土壤生态中的作用,并从土壤酶活性的层面为研究烟区土壤生态质量、改良烟区土壤提供依据,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南阳烟区有代表性的13个取样点的4类土壤酶活性及与其他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的综合指标是土壤生态因子中仅次于有机质方面综合指标的重要指标,其作为第2主成分方差占所有主成分方差的17.860%;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土壤C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对土壤生态因子有表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甫  时永杰  田福平  杨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24-10126,10202
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进展情况,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壤侵蚀特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特性指标,定量研究其生态恢复中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土壤稳定入渗率、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土壤有机质、土壤抗冲性,及土壤侵蚀模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表明土地利用方式能改变土壤抗蚀能力。其中,林地对土壤抗蚀能力的提高最显著,农地则降低土壤抗蚀力。  相似文献   

15.
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荣  肖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13-9115,9140
综述了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土壤生态学在植物入侵下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士余  聂明英  彭鸿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07-7808,7810
介绍百喜草的生物学及生理生态学特性,总结百喜草的相关栽培技术管理方法,并阐述百喜草在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改善环境及绿、美化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土壤动物对土壤环境生物指示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土壤生态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课题。土壤线虫对土壤环境(化肥、农药、除草剂和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指示研究,土壤原生动物对土壤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农药和重金属的污染诊断的应用,蚯蚓物种多样性作为土壤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研究,土壤螨类种类组成和密度与土壤环境的变化的研究等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重视。笔者阐述了土壤动物对土壤环境变化生物指示作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有机农业与土壤生态系统、有机管理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关系,探讨了有机土壤管理对土壤生物体的生态效益,提出了有机农业土壤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立志  靳毓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20-5020
随着对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功能以及在生态过程中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动物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土壤动物的取样方法、分离和提取方法、观察和分类方法以及多样性统计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土壤动物的研究提供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刺槐水分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刺槐生长与水分关系、刺槐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蒸腾作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3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黄土高原刺槐水分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