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甘肃省大肠杆菌的代表血清型和筛选的大肠杆菌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菌株及大肠杆菌菌株与沙门氏菌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研制的大肠杆菌菌苗进行大肠杆菌灭活苗免疫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苗免疫性能好,菌苗的免疫高峰期在30 d左右,凝集抗体滴度在28左右,对动物的保护期在4个月以上,而且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均良好,是一种效果较好的菌苗。  相似文献   

2.
仔猪、幼驹及犊牛等大肠杆菌病是危害畜牧业发展较大的一种疾病。为了预防本病的发生,我们于1978年—80年研制出了大肠杆菌菌苗,经近两年现地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实验材料 1.菌株来源:系由长春和牡丹江地区七个单位内死亡的仔猪、幼驹及成牛的肝、脾、胃内容物、粪便及膣腔分泌物中分离,并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及毒力测定等,鉴定出的1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对苗用菌株的灭活时间和菌苗免疫条件进行筛选的条件下,用甘肃省大肠杆菌的代表血清型和筛选的大肠杆菌原生质体融合菌株研制大肠杆菌菌苗,并进行菌苗安全性试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苗的最佳组合是抗原含量是4亿/mL和佐剂含量是10 mg/mL。苗用菌株的灭活试验结果表明:鸡苗的灭活条件是1%甲醛作用96 h;猪苗的灭活条件是2%甲醛作用48 h。  相似文献   

4.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鸡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影响养鸡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疫病之一.生产中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大肠杆菌成为耐药菌株,使药物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再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动物性产品药物残留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繁多,但对于特定地区感染鸡群的主要菌株的血清型一般不会很多,这就为采用主要血清型致病性菌株研究制成菌苗进行免疫预防提供了可行的办法.本试验的目的是应用3种不同佐剂的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免疫雏鸡后,在不同时间测定鸡体内抗体的变化规律,并在一定的时间利用与菌苗同血清型的致病性菌株进行攻毒试验,以确定不同疫苗的免疫保护期、抗体变化规律和免疫保护效果,为免疫预防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5,(2)
为研究猪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防治作用,对广西某中型养猪场发生哺乳仔猪持续性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从腹泻仔猪的肾脏、肠系膜淋巴结等内脏器官中分离到病原菌,经生理生化、培养特性、形态特征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利福平、新生霉素、复方新诺明、奥普托欣、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24种药物均耐药,占试验药物的68.57%。以分离菌株为制苗菌株,经培养灭活后,以蜂胶为佐剂,研制出本场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对产前15 d的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来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临床应用表明,该菌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哺乳仔猪持续性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病率,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及耐药性的产生,是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水肿毒素SLT-IIe B,提取表达产物包涵体,再加入自行分离的我国流行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O139),和油乳佐剂乳化后制成亚单位菌苗,免疫昆明鼠,间隔2 w加强免疫1次。每次免疫后采血检测毒素的ELISA抗体和Ee株的凝集效价,第2次免疫2 w后用5LD50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Ee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亚单位菌苗组与灭活菌苗组ELISA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两种疫苗对Ee的保护力分别为90%和70%。本研究表明新型亚单位菌苗模式对同型菌株具有较好的保护力,为进一步研制高效的亚单位菌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猪大肠杆菌融合菌株R2蜂胶灭活苗的免疫效果,试验以猪大肠杆菌原生质体融合菌株R2为菌种制备蜂胶灭活苗,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免疫SPF小白鼠,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同时用2种不同血清型的猪大肠杆菌亲本菌株与免疫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并对小白鼠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免疫性能较好,在免疫小白鼠后的第28,35天左右机体内的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融合菌株R2蜂胶灭活苗可对2种不同血清型的猪大肠杆菌亲本菌株的攻毒试验产生保护,而且安全性能良好,是一种效果较好的菌苗。说明融合菌株R2蜂胶灭活苗作为一种新型疫苗防控猪大肠杆菌病将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8.
选本地分离的禽致病性大肠菌菌株若干株加标准菌株,用LB培养基培养细菌。甲醛灭活后,制成鸡大肠杆菌蜂胶灭活菌苗。经试验,该蜂胶灭活菌苗安全且免疫效力好。  相似文献   

9.
两种大肠杆菌苗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流行菌株制备的菌苗与购自甘肃的菌苗在同一猪场进行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效果对些试验。结果:自制菌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购自甘肃的菌苗,两种菌苗的免疫保护率差异极显著。前者免疫的猪群黄白痢的发病和死亡率分别比后者下降14.97%和13.20%,水肿病的发病、死亡率为0。  相似文献   

10.
以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致病性大肠杆菌O85、O119、O18等菌株制备的兔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油乳与中药灭活菌苗,经实验室免疫试验和中间试验证明,该菌苗在免疫后第1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经攻毒试验证明,该菌苗的保护率为93%,免疫期为9个月,免疫效果良好。该菌苗在4℃以下可保存18个月以上,室温阴暗处可保存10个月以上。临床使用证明,该菌苗能有效的控制巴氏杆菌病与大肠杆菌病在兔群中的流行,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致病性大肠杆菌O8s、O119、O18等菌株制备的兔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油乳与中药灭活菌苗。经实验室免疫试验和中间试验证明。该菌苗在免疫后第1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经攻毒试验证明,该菌苗的保护率为93%。免疫期为9个月,免疫效果普通反应良好。该菌苗在4℃可保存18个月以上。室温阴暗处可保存10个月以上。临床证明该菌苗能有效地控制巴氏杆菌病与大肠杆菌病在兔群中的流行,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多杀性巴氏杆菌 (C-481 )、致病性大肠杆菌 O85、O119、O18、鸡白痢沙门氏菌等菌株制备的禽巴氏杆菌 大肠杆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油乳与中药灭活菌苗 ,经实验室免疫试验和中间试验证明 ,该菌苗在免疫后第 1 4天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经攻毒试验证明 ,该菌苗的保护率为 93 % ,免疫期为 9个月 ,免疫效果普遍反应良好。该菌苗在 4℃可保存 1 8个月以上 ,室温阴暗处可保存 1 0个月以上。临床证明该菌苗能有效地控制禽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与鸡白痢在鸡群中的流行 ,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方法防治仔猪黄,白痢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叙述了用6种方法制备的用于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灭活菌苗及其免疫效果比较,试验表明,应用本场致病性菌株和标准菌株K88、K99、9879混合研制的甲醛灭活油佐剂苗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病是当前鸡群重要的疾病之一,由于大肠杆菌的致病血清型很多,并且易产生耐药性,用药物控制该病不但费用高,效果不好,且会造成药物残留。鉴于各地、场发病的血清型不尽相同,所以,当今国内外尚未有适合各地禽场均有效的菌苗。据报道,有些鸡场自行分离菌株制造自家菌苗进行免疫有良好的效果。据此,笔者对一家污染严重的鸡场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自家菌苗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从兰州猪场分离地方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制备出大肠杆菌灭活菌苗,于产前40d和15d各免疫1次怀孕母猪。结果便乳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比厂家苗组和不注苗组分别下降10.82个百分点(P<0.05)和31.68个百分点(P<0.01)。表明自制大肠杆菌菌苗具有较好预防乳猪大肠杆菌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鸡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致病性细菌株引起鸡的多重疾病的总称,目前对于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主要采取疫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防治等措施,其中菌苗免疫因其血清复杂,常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切,因此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药物,但是由于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连续应用2~3年后则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痢流行于世界各地,上海郊区也很广泛,严重危害养猪生产。自上世纪末首次确认大肠杆菌是仔猪下痢的原因之后,国外许多学者先后试图研制大肠杆菌菌苗,但是免疫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发现黄痢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大  相似文献   

18.
母猪注射菌苗对于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效果,国外报告试验结果颇不一致,国内目前未尚见有此项报导。Gordon和Luck氏(1958)曾报导用从当地下痢仔猪肠中分离到的主要血清型大赐杆菌制成菌苗,在七个农埸免疫一千多头怀孕后期母猪对于所产仔猪有预防本病的效果。但是,Lemcke氏(1961)和Jones氏(1962)也作过类似的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经研制出多种禽霍乱菌苗,大致可以分为死苗(灭活菌苗)与活苗(弱毒菌苗)两大类。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抗原结构复杂,存在众多的血清型,在死苗的应用上存在明显的型免疫问题。Rimior等(1982)的研究证实强毒菌株表现尤为明显。由强毒菌株制成的灭活菌苗只能抵抗同型菌株的攻击,对异型菌株就没有保护作用,从而限制了灭活菌苗的免疫谱。在活苗的应用上不存在明显的型免疫问题,因为活苗注入体内有一个繁殖过程.在此过程中能产生抵抗异型菌攻击的交叉保护因子,从而使免疫接种的家禽获得抵抗异型菌攻击的保护力。但是,由于选育的弱毒菌株遗传性能不够稳定,往往导致菌株毒力返强或免疫原性降低,使目前研制的禽霍乱弱毒菌苗与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是人和各种动物肠道内的常住菌,其中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已被证实为婴儿腹泻、仔猪黄痢的病原菌。在研究工作中,如何从大量来源不同的菌株中筛选出致病性菌株是个关键,因为:有效的菌苗生产,始于致病性菌株的选择。我们在研制仔猪黄痢菌苗筛选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的工作中,曾先后12次用仔猪的肠段结扎法共结扎仔猪41头,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猪的肠结扎法在测定大肠杆菌的致病力筛选致病性菌株方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