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2.
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 ,即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次数进行了优化 ;同时 ,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与有机溶剂萃取法富集分离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效果。结果表明 :以料液比 1∶2 0 ,加入浓度 80 %的乙醇 ,在 60℃下提取 5h为最佳提取条件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富集分离白藜芦醇 ,产品收率和纯度均高于常用的有机溶剂萃取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研究了不同p H值、温度、提取方式等各种因素对其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以pH值为10的氢氧化钠为提取剂,在60℃下磁力搅拌1h,滤液在p H值为3时沉淀白藜芦醇,离心分离。 相似文献
4.
5.
酵母发酵虎杖提取白藜芦醇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酵母发酵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提取白藜芦醇的原料预处理方式、发酵工艺及提取方法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固态厌氧发酵能有效地提高虎杖白藜芦醇的提取得率,适量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虎杖白藜芦醇得率。较佳的虎杖生物发酵提取白藜芦醇的工艺条件为:虎杖原料粉碎过10目筛,发酵体系含水的质量分数为65%,添加糖化酶Ⅱ和SADY酵母的量分别占虎杖原料质量的0.18%和0.34%,厌氧发酵5 d,发酵后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水溶液提取。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虎杖不同生长条件及不同部位的白藜芦醇含量。建立了以色谱柱为Zorbax CB-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06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80μL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结果表明,白藜芦醇浓度在2~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1.2%(n=6)。野生虎杖和组织培养虎杖白藜芦醇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虎杖不同部位白藜芦醇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野生虎杖根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虽然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虎杖的不同部位都含有白藜芦醇,但与野生虎杖根相比含量差距较大,不能代替野生虎杖根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虎杖白藜芦醇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对虎杖中自藜芦醇进行萃取,获得了初步萃取条件;萃取釜压力25MPa,温度50℃;解析釜压力5.7MPa,温度46℃,用无水乙醇及CY(自制)作为改性剂,同时用HPIC对萃取物进行白藜芦醇含量测定,可知CY作为改性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虎杖中白藜芦醇的特性及其稳定性。[方法]分析大孔树脂对白藜芦醇的吸附曲线,分析流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等因素对大孔树脂吸附白藜芦醇的影响。[结果]AB-8树脂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吸附更接近单分子层吸附。以1.5 m L/min流速通过层析柱时吸附率更高,用70%乙醇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时提取率最高,3 h是最佳提取时间;60℃是最佳提取温度;p H为4时白藜芦醇提取率最高。稳定性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在酸性条件下保存浓度基本不变。[结论]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虎杖及白藜芦醇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Resveratrol,简称Res)又称为芪三酚,化学名称为3,4,5-三羟基二苯乙烯(3,4,5-trihydroystilbence),属于多酚类化合物。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植物防御素(phytoalexin),存在于葡萄科的葡萄属和蛇葡萄属、豆科的落花生属、决明属和槐属、蓼科的蓼属、百合科、伞形科、买麻藤科、莎草科及棕榈科等的70多种植物中。虎杖是这一类植物中自藜芦醇含量较高而极具开发价值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葡萄皮白藜芦醇的浸提工艺,为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葡萄皮奠定基础。[方法]以浸提液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葡萄皮白藜芦醇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葡萄皮白藜芦醇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4h,料液比为1:14,浸提方式为水浴静止。[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易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工艺,在二水平五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组合)对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12∶1 (mL/g)、提取温度35.6℃、提取时间34.8 min和超声波功率231 W时,白藜芦醇的最高提取量为48.72 μg/gFW,且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为0.73%).这些结果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葡萄皮渣白藜芦醇提取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优化花生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花生粉为原料提取白藜芦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花生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得率达到0.46%。[结论]该方法优选了花生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并筛选出适用于白藜芦醇在线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试验对比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花生根白藜芦醇的异同。[结果]从线性相关性看,R(UV)=0.999 6,R(HPLC)=0.999 8,2种方法都有良好的线性度,都适用于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检测;从精密度[RSD(HPLC)=1.87%,RSD(UV)=2.52%]和回收率[HPLC 98.8%~101.2%,RSD为1.25%;UV法97.8%~103.5%,RSD为2.25%]看,HPLC法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从平均测得结果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0.699 1%、RSD=2.52%(n=4),HPLC法测得白藜芦醇含量为0.690 4%,RSD=1.87%(n=4),2种方法结果相近。[结论]本着在线监测和仪器的普适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更有优势,更适用于花生根白藜芦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花生植株的综合利用和天然白藜芦醇原料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以花生根、茎、叶作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剂对花生植株各部位的白藜芦醇进行提取,并选取白藜芦醇含量相对较高的花生根,通过不同提取温度(30~8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1~5次)、乙醇体积分数(40%~90%)、料液比(10~60∶1,mL∶g)进行花生根中白藜芦醇提取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花生叶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最高,为0.670 0%;根其次,为0.624 2%;茎最低,为0.391 9%。花生根中白藜芦醇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次数2次、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50∶1,此条件下提取率为0.6542%。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