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泰兴市姚王镇朱玉东读者来信:农村什么人具有五保资格,五保户亨受什么待遇? 答: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是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是无劳动能力的;三是无生活来源的。  相似文献   

2.
五保供养,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等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属于农村的集体福利事业。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6条规定:“五保供养的对象是指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是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的;(二)无劳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3.
章法 《湖南农业》2006,(7):27-27
问: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了,有哪些新的规定?怎样申请农村五保待遇?答:2006年3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该条例第6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  相似文献   

4.
潘律师 《新农村》2006,(5):28-28
编辑同志:我是新当选的村民委员会主任。上任后不久,就有一些村民递交“五保”供养申请,要求享受“五保”供养待遇。村委会在开会审核“五保”供养对象和确定“五保”供养内容和标准时,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请问,哪些人可以成为“五保”供养的对象?“五保”供养的内容有哪些?读者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205-208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保老人作为影响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五保老人生活状况及现实需求的改变,将会成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稳定农村社会的工作重心之一。基于对南充市M镇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进行实地观察,以他们的生活现状为切入点,进而分析他们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95-197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是中国特有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湖北省A县为例,探究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状况。调查显示,A县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内容范畴较粗、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的人员服务能力较弱、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护理难等问题,应该从人、财、事三方面入手,改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现状。  相似文献   

7.
《农村百事通》2006,(13):6-8
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国务院制定了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该《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了解,新修订的《条例》重点修改了有关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的规定,将原条例规定的从乡统筹、村提留中筹集,修改为主要由财政保障。新《条例》明确今后五保供养资金将在地方人民政府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民政部部长李学举表示,这一规定将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实现了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内部的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据介绍,新《条侧》还明确规定了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的补充渠道:一是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为了确保五保供养资金用于农村五保供养,新《条例》明确要求: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此次《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改革农村五保供养的审批管理程序,强化监督管理,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与管理,保障五保供养对象的合法财产权利等。据悉,民政部已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好五保供养对象的住房难问题,尽快实现全国五保供养对象居有其屋,屋可安居。并充分发挥农村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教助三项制度的综台作用,逐步探索解决五保供养对象就医看病难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供养范围.自2008年2月以来,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基本稳定在530万人左右,2008年11月底为531.7万人,初步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6,(3):18-19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说,我国在“十一五”规划开始之际,要大力推进农村敬老院的建设,为丰富农村老人生活、保障老人健康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敬老院建设是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国务院最近公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句容市葛村镇读者王某来电:村里给孙某提供五保供养,孙某要求安葬由我负责。我履行协议后,要求继承孙某部分遗产以作留念。而村委会认为,我是自愿奉献行为,老人遗产应由村委会继承。请问:我能继承部分遗产吗?答:孙某接受村委会五保供养,与其另定一份养老协议之间不相矛盾。《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农牧区特困人口救助暂行办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特困人口救助对象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因灾害造成家庭生活常年困难的;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已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人口;其他生活特别困难,经批准享受特困人口救助待遇的农牧民。特困人口救助以口粮救助为主,适当补助现金,口粮救助一般不少于救助总额的70%。救助每年分两次进行:每年3月底前落实救助总额的50%,10月底前落实总额的50%。救助对象属于重灾户的,仍享受国家规定的救灾扶持;属于优抚对象的,仍享受…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老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原因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首先,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养老负担增重.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家庭供养老人的子女减少,子女压力增大,农村"四二一"家庭逐年增多,不少农村家庭赡养2~4个老人.抚养1~2个小孩.农民子女的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业》2013,(22):55-55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读者季某来电:韦某是五保供养老人.他要求安葬由我负责。请问:我可以要求继承韦某部分遗产吗?答:《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服务。国家对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因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对城乡困难群众特别是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海南省为确保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决定提高全省五保供养标准,要求各市县农村五保供养年标准不低于2500元。  相似文献   

15.
吴晓林  牛磊 《甘肃农业》2006,(11):92-93
农村五保是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五保老人在整个五保供养对象中占有绝时数量,其供养工作是保障困难人群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对湖南部分农村的实际调研发现:农村五保老人物质供应不足、发展权受到漠视,从“衣、食、住、医、葬”、政治权利等制度安排的内容,以及心理精神供养需求的伦理内容指标考察来看,农村五保老人具有“孤、老、病、贫、弱”等形式的脆弱性特质。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们村有两位五保老人,1992年进行土地调整时,村里给其中一位进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分了一口人的地,给另外一位不愿意去敬老院的老人分了两口人的地,又分别给他俩多加上3亩地。这些地由老人的亲属耕种并供养老人。1997年和1998年,两位老人先后去世,在今年分预留地的时候,村民要求抽回已故老人的土地。但是村里认为承包土地合同一定30年不变,这地不能抽回。请问,这样做有政策依据吗?建平县热水镇西岗村梁万恒梁万恒同志:您来信中提到的问题,我们请教了有关专家。第一,村里给五保老人分地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1号《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第九条规定,“五保供养的内容是:(一)供给粮油和燃料;(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三)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四)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五)妥善办理丧葬事宜。”第十条规定:“五保供养的实际标准,不应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具体标准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规定。”由于农村的情况不同,村里按照略高于村民的标准给五保老人分地,是正确的。第二,关于是否可以抽回已故五保老人的承包地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4年批转《农业部关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涉及赡养、抚养、扶养的案件有逐年增多趋势。此类案件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影响着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些人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导致道德情感的冷漠、人格扭曲,遗弃结发妻子、弃婴、虐待老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经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个人口老龄速度加快,使赡养、扶养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有的一户家庭除要抚养孩子之外,还要赡养4位老人,如果是下岗职工或父母无工作,处境更艰难,甚至无力赡养。二是子女不孝。由于道德伦理丧失,有些人私欲膨胀,只求自己享乐,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哪些因素影响我国农村五保老人对供养方式的选择意愿。方法:除搜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信息外,运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江苏省内310名五保老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经过逐步回归分析,五保老人的性别、收入来源、身体状况、当地有无敬老院这些基本信息对他们供养方式意愿的影响显著(P 0.05);老人对生病没钱医治的担忧、对生活来源的担忧以及是否了解养老机构这几个因素的影响也显著(P 0.01)。在心理因素中,幸福感以及客观支持维度对五保老人供养意愿的影响显著(P 0.01),孤独感的影响同样显著(P 0.05)。结论:五保供养应尽量做到物质供养和精神供养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9.
<正>记者日前从陕西省延安市残联获悉,延安市将对25473名农村一、二级残疾人实施兜底扶贫,让这些特殊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各类社会扶持和保障政策的优惠。该市决定将农村一级智力以及精神、肢体重度残疾的2792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对象;二级以上农村中度  相似文献   

20.
张平军 《甘肃农业》2014,(22):110-112
五保对象是农村困难群体中最缺乏生存能力、最需要帮助照顾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五保供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保户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大多数五保户由于家庭变故、生理缺陷等原因,自卑感很强,精神状态低迷消极。在农村五保老人中存在自我调节能力差,生活信心不足,生活孤单,性格怪异,性情偏执,加之缺乏文化娱乐设备,精神生活十分贫乏。对五保对象的身体健康问题定期体检力度不够对五保对象实施定期医疗体检是医疗救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平时易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