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阐述了生态位的基本概念,综述了生态位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给出并分析了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分离的常用度量公式,为完整的理解和应用生态位理论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2.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4  
生态位理论是近 2 0 a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生态位的概念、定义、定量测度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并分析生态位理论应用中存在问题 ,为种群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3.
将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思想引入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是图书馆管理理论的一种创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界定图书馆人力资源生态位概念,设计人力资源生态位评价因子,确定其测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生态位测度的、科学的图书馆人力资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明确界定了学科生态位的概念与内涵,系统构建了学科生态位测度模型,并以甘肃农业大学12个重点学科为例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为学科水平评价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张家界市旅游市场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位理论角度出发,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发现旅游生态位是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多维度概念.以张家界市为例,通过研究其旅游生态位,从旅游市场角度提出旅游生态位扩充、旅游生态位分离和旅游生态位创新等张家界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竞争研究:生态位角度分析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延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71-12772
尝试从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的角度研究旅游竞争,提出旅游生态位理论,探索旅游竞争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7.
生态位、城市生态场势等城市生态学概念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润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98-11999,12003
如今,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城市生态学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不断发展的生态位概念,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城市问题研究与发展决策中。对生态位、城市生态场势等相关概念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8.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农田杂草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位概念的演变、发展及生态位的测度指标作了综述,并分析了生态位理论在农田杂草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生态位构建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生态位构建在自然选择压的改变、非基因继承、基因具有间接的相互作用和表型的双重角色等4个方面的理论;探讨了生态位构建在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协同进化、人类基因遗传和文化过程的关系、管理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位的概念、定义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生态位理论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71,自引:3,他引:71  
许多学者都试图给生态位下定义 ,但最具代表性的当推Grinnell、Elton和Hutchinson分别给出的“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定义 ;生态位测度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生态位体积及生态位维数等 ,其中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是描述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以及物种生态位间关系的重要指标 .该文列举并分析了每一个测度公式的优缺点 ,进而优选出适合森林群落的生态位计测公式 .指出利用性竞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生态位重叠 ,但重叠并不一定导致竞争 ,竞争是在资源供应不足且生态位重叠条件下形成的 .  相似文献   

12.
左志莉  周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12-9114
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已被广泛引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之中。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南宁市城市生态位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近7年来南宁市不同系统生态位格局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7年,南宁市生态位总体上呈波浪上升的趋势;环境生态位呈下降趋势,但2004年以来变化比较平缓;社会生态位除2005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处于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经济生态位呈持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物种分布模型估计物种的真实和潜在分布区,已成为区域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关键的生态过程未能被有效纳入到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框架中,从而为解释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的结果带来了诸多困惑。鉴于此, 总结了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基础;系统探讨了物种分布模型与物种分布区的关系;特别指出了物种分布模型研究中存在的理论问题;重点阐述了物种分布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物种分布模型与生态位理论、源-库理论、种群动态理论、集合种群理论、进化理论等具有重要的联系;正确理解物种分布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物种分布区的关系,有赖于对影响物种分布的3个主要因素(环境条件、物种相互作用与物种迁移能力)做出定量的分离;目前物种分布模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未能将物种的相互作用和物种的迁移能力有效纳入到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未来物种分布模型的发展应该加强模型背后理论框架的研究,并进一步加强整合物种相互作用过程、种群动态过程、迁移过程和物种进化过程等内容。研究还认为,从更高的理论层次模拟功能群和群落结构将是未来物种分布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孟德友  陆玉麒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629-5631
通过把生态位理论和竞争排斥原理引用到区域旅游地的实证分析当中,提出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作详细的阐述。在此理论基础上具体探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巴拉河乡村旅游区发展中存在的旅游地生态位重叠现象的主要表现,并针对由于生态位重叠而引发的恶性竞争问题提出促使巴拉河乡村旅游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金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362-3363,3688
[目的]探讨草地退化过程中群落主要植物生态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青海省乌兰县不同退化程度的紫花针茅型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位理论研究不同退化程度对天然草地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影响。[结果]随着天然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优势种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总生态位宽度呈下降趋势,而生态位重叠值略有减少。[结论]生态建设项目对改善退化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立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84-11086
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以上海6个郊区(县)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位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模型对乡村旅游生态位的指标进行评价,最后以测评结果为基础,对上海郊区(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态位理论及其在作物病虫害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生态位理论,对其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加以综述,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