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肉食螨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食螨隶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e.原节总股Promatides,肉食螨总科Cheyletoides,肉食螨科Cheyletidea。它常栖息于落叶层、土壤表层、树皮下和食品仓库内;在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体表及其巢穴内也经常发生(Volgin,1969)。它能捕食粉螨、叶螨、廖螨及介壳虫等微小动物。了解肉食螨的生物学特性对保护与利用肉食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某些肉食螨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马六甲肉食螨Chepesmatocce。is(Saber,M.Aandsoliman,Z.R.1971;沈兆鹏1975;…  相似文献   

2.
普通肉食螨CheyletuserditusSchank隶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前气门亚目Pr0Signta,肉食螨总科Cheyletoidea,肉食螨科Cheyletidae。常栖息于落叶层、树皮下、土壤表层和食品仓库内,能捕食粉螨、叶螨等微小动物,是贮存粮食等食品中常见的捕食性益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肉食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但涉及普通食螨的甚少。本文对普通肉食螨的生活史作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普通肉食螨来自本地粮库中的大米、面粉,在室内用粗脚粉螨词育。繁殖l~2代后,供实验。租脚粉螨采自麦茨、面粉等贮藏物,在实验室内用…  相似文献   

3.
镰螯螨的分类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螯螨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原节螨总股(Promatides),真足螨股(Eupodina),镰螫螨总科(Tydeoofae),镰螫螨科(Tydeofae)。镰赘螨是农业螨类中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类群,包括常在植物叶片或答薛表面活动的若干种类和在粮仓谷物的研屑中活动的若干种类。镰鳌螨缺乏特有的食性,说明进化上为过渡类型。它们中有捕食性的益螨,也有植食性的害螨,还有一部分菌食性螨。目前国内较少开展镰螫螨的研究,本文拟对镰整螨的分类形态特征,分科、分属、鉴定种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主要的形态附图对…  相似文献   

4.
捕食螨是具有捕食某些植食性害螨和害虫能力的螨类。它包括在许多科之中,其中在生产上已应用成功的最著名的乃是植绥螨科(Phytoseiidae)中的一些种类。此外,还有长须螨科(Stigmaeidae)、赤螨科(Erythraeidae、镰螫螨科(Tydei—dae)、大赤螨科(Anystidae)、肉食螨  相似文献   

5.
东方钝绥螨 Amblyscius oriontalisEbara 属蜱螨目 Acarina 植绥螨科 Phytc-seiidac,是捕食柑桔全爪螨 Panonychuscirri(McG.)的重要天敌,它能捕食其成螨、若螨、幼螨和卵。据调查该捕食螨在江西柑桔产区分布广,密度大,是一优势种群。它对柑桔全爪螨的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抑制用作,胣 是进行人工繁殖利用的良种之一。本文就东方钝绥螨的食性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供试螨种  相似文献   

6.
田原  凌鹏  邹志文  张素卿  夏斌 《江西植保》2011,34(1):9-13,18
本文选用31个形态学特征及1个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对肉食螨亚科23属进行了支序分析,探讨国内已知肉食螨亚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支序分析将肉食螨属归为一个独立单元,随后,其余各属被分为两个分支,其中一支由贝氏螨属、暴螯螨属、扎扇毛螨属、螯钳螨属、螯梳螨属和螯螨属构成.支序分析较好的解决了肉食螨亚科内的姐妹群关系,共形成9个稳定的姐妹群关系,其中(平单梳螨(单梳螨属+新单梳螨属))、(前螯螨属(螯颊螨属+真颊螨属))、(贝氏螨属+螯钳螨属)三组姐妹群关系较好的支持了Volgin肉食螨亚科分族系统.  相似文献   

7.
长须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须螨体长一般在700μm以下,是一类体型微小的螨类,多生活于植物叶片上,有的种类生活在于苔藓,地农,地面枯枝落叶及潮湿土壤中。长须螨有植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捕食性种类能捕食多种害螨和害虫。近几年来,对以寻螨属Zet。llta于神蕊螨属Agist。u。为主的扑食性长须螨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生防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长颈螨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发展作一简要概述。一、分类学研究国外对长须螨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上半叶。K。。h(m36)以SLVm。。。c,。e。。Lu。(K。oh)为模式种建立了长须螨属^gtigrna,u。,并先后鉴定了5个…  相似文献   

8.
拉哥钝绥螨Amblyseius largoensis Muma为植绥螨科Phytoseiidae中常见的捕食性种类,害螨的重要天敌,常发现同叶螨、瘿螨和其它植食性螨类生活在一起,捕食害螨的卵、幼螨和成螨,在自然界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害螨发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作者:Nesbitt(1951),Chant(1959),Ehara(1959),Merwe and Ryke(1963),Prasad(1973),和广东昆虫研究所(1976),四川柑桔研究所(1976)的科研人员等进行了植绥螨的分类、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关于植绥螨的种群季节  相似文献   

9.
新疆棉田生态系统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亚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新疆南疆绿洲农田生态系统中,在11种主要作物(植物)上发现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7目16科约31种。通过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调查平均数的比较,苜蓿在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种类和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系统聚类分析证明马铃薯与棉花相似距离最近,其次为小麦和苜蓿与棉花的相似距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选用苜蓿作为棉花的间作或邻作作物,对调整捕食性节肢动物类天敌并利用其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焱  陈伟利  杨丁 《植物检疫》2006,20(5):317-318
本文就喀什地区出口水果基地叶螨种类及为害特点进行了调查,从采到的标本中鉴定出叶螨科4属9种害螨。首次报道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柏小爪螨、朱砂叶螨在喀什分布。为便于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识别害螨、更好地开展出口果园注册、登记备案监管工作,对其形态特征、为害部位和为害状进行了观察记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水稻植绥螨简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南  刘依华 《昆虫天敌》1991,13(3):144-150
本文记述了我国南方水稻10种植绥螨,对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和捕食习性作了简要的描述,列出分属、种检索表,并提出鳞纹钝绥螨和昌德里棘螨是控制水稻害螨的有效种类。  相似文献   

12.
梁玉本 《植物医生》2002,15(6):20-21
红蜘蛛、白蜘蛛等害螨对果树的危害日趋严重 ,每年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进行防治 ,若防治不及时 ,即可迅速为害成灾。这主要是因为农药虽然杀死了大部分害螨 ,但同时亦消灭了它的天敌 ,使之失去了生态平衡。因此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势在必行。害螨的天敌昆虫主要有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黑顶小花蝽、六点蓟马等。现具体介绍如下 :1 深点食螨瓢虫该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捕食果树上的红蜘蛛 ,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红蜘蛛的成虫、幼虫、若虫和卵 ,为红蜘蛛的重要天敌之一。1.1 生活习性深点食螨瓢虫 1年发生 4~ 5代 ,以成虫在树干老皮下、裂缝…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捕食功能反应和对其种群的潜在控制能力,在实验室相对湿度85%±5%、光照L∥D=16h∥8h、5个温度梯度16、20、24、28℃和32℃下进行捕食功能反应和个体间干扰反应试验,并在25℃下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的种群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在16~28℃温度范围内,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随着温度升高,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均捕食量均升高,而处理时间缩短;28℃时捕食量达到最高,处理时间最短,当温度高于32℃时捕食量开始下降。二斑叶螨密度固定时,巴氏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巴氏新小绥螨存在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的控制能力,随着益害比的增加,二斑叶螨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益害比在一定比值内时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种群表现出明显的控制能力。其中当益害比为5∶30时二斑叶螨种群数量在第6天就能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世界上有50万多种螨类.螨类可以分为植食性螨和捕食性螨、寄生性螨和吸血性螨,或者腐食性、粪食性、菌食性螨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习性,几乎遍布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甚至在凤尾菇、平菇和人类的脸上都有螨类的存在,所以杀螨剂的需求很大.  相似文献   

15.
东方钝绥螨Amblyseius Orientalis Ehara属蜱螨目Acarina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是捕食柑桔红蜘蛛及其他害螨的重要天敌。为探讨东方钝绥螨对柑桔红蜘蛛防治效果,笔者于1983年7月开始对其繁殖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瓢虫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扁甲总科。除了食植瓢虫亚科Epilachninae和瓢虫亚科的食菌瓢虫族Psylloborini外,绝大多数的种类是捕食性天敌(文献记载个别种类营寄生生活),捕食蚜虫、粉虱、叶螨、介壳虫和小型节肢动物。正因这样,人们对瓢虫以淑女(Ladybird)、圣母甲虫(德文),花大姐(中国北方)相称。在国  相似文献   

17.
拟小食螨瓢虫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小食螨瓢虫 Stethorus(Allostethorus)parapauperculus Pang 属鞘翅目、瓢虫科、食螨瓢虫属,是捕食为害木茨、木瓜叶片上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重要天敌之一。据在海南木茨作物上初步调查,为害木茨的二点叶螨的天敌有:瓢虫科2种:拟小食螨瓢虫、长管食螨瓢虫(St.longisphonulus Pang);隐翅虫科1种(Oli-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粉螨总科Acaroidea的一般形态特征和分类学研究概况,列出国外学者提出的4个粉螨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橡胶重要害螨东方真叶螨的控害潜能,系统研究了21、24、27、30、33、36℃六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均能很好的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在21~36℃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成螨和卵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a/Th)均在33℃时最强,但对若螨和幼螨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在30℃最强。在27℃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若螨、幼螨和卵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62、1.40和1.01。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加州新小绥螨存在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关系为E=0.1631P-0.395。  相似文献   

20.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捕食性天敌,因其具有分布范围广、捕食能力强等优点,在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综合分析国内外近几十年东亚小花蝽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环境适应性、捕食能力、人工饲养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东亚小花蝽的规模繁育和释放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