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地区奶牛无乳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常见病原菌之一,为了掌握青海地区无乳链球菌的流行情况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本地区更好的预防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保障。本试验在青海地区16个奶牛场共采集258份乳房炎乳样,经革兰氏染色与绵羊鲜血琼脂培养基培养纯化,获得疑似链球菌137株;随后经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CAMP试验、生化试验与动物致病性试验对无乳链球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37株链球菌中含有无乳链球菌42株,分离率为30.7%;经K-B纸片扩散法对无乳链球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无乳链球菌主要对头孢类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磺胺类、氨苄青霉素与阿米卡星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人工诱发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乳样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 3种菌 ,经乳室注入不同的菌数感染泌乳奶山羊分别诱导急性乳房炎试验。结果表明 ,3种菌经奶山羊乳头注入均可引起程度不等的乳房炎症状 ,出现乳腺肿胀湿热、触之硬实或有痛感 ,乳汁颜色发生变化 ,奶中氯化物及细胞数均升高 ,产奶量下降 ,并伴有体温升高 ,心率增加等全身症状。这些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与攻菌菌株的毒力及攻菌量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攻菌后引起的乳房炎病理变化最为明显 ,无乳链球菌次之 ,停乳链球菌较轻。通过本试验初步测得了 3种菌人工感染奶山羊引起急性乳房炎的最小攻菌量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 .52× 1 0 6个菌 ,无乳链球菌为 7.7× 1 0 6个菌 ,停乳链球菌为 3 .0× 1 0 5个菌 ,同时初步建立了人工感染泌乳奶山羊的乳房炎实验动物病理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乳房炎菌苗、病理学、抗菌药物药动学及药效学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同时快速检测奶牛奶样中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根据无乳链球菌sip基因、停乳链球菌isp基因、乳房链球菌pau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性,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分别为105、104、105、105 CFU/mL。对临床采集的460份奶样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体系可以用于临床上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乳链球菌是比较常见的导致奶牛乳腺炎的病原菌,该菌也是山羊、绵羊慢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之一,也能引起婴儿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等。人医临床上对该菌以B群链球菌相称。试验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周边5个牛场中患有乳房炎的病牛中采集120份乳样,通过分菌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鉴定出14株无乳链球菌,同时对这14株菌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试验结果发现,所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敏感,对磺胺类、氟哌酸、喹诺酮类药物中度敏感。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小鼠的致死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奶牛乳腺发炎肿胀,使产奶量大幅下降。作为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饲料污染、病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均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生。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常会造成乳腺组织的局部炎症,随着无乳链球菌分离率的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步攀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无乳链球菌能够定植于宿主体内,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而其自身毒力因子会引起宿主机体疾病的产生。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毒力与耐药性本身互为关联,耐药性的增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毒力,表明了耐药性与毒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笔者主要回顾了国内外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从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性等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了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机制以及毒力基因,并对近5年国内不同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进行统计,从细菌种类、环境和相关机制对链球菌的毒力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为无乳链球菌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合理的抗菌药物并对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乳房炎多由微生物感染引起,在所有确诊病例中,大约80%是由5种病原菌引起,即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在我国,奶牛乳房炎最初主要由停乳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引起,但目前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7.
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革兰氏阳性菌较常引起乳房炎,80%~90%的病例是由其中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所致。部分城市初步调查,隐性乳房炎以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感染为主。链球菌属中引起乳房炎的主要是无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我国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我国部分地区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115株,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如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麦迪霉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氟哌酸、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噻肟/棒酸和头孢他啶/棒酸均比较敏感;但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棒酸和复方新诺明等有一定耐药性,其耐药率达50%~100%。  相似文献   

9.
<正>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不仅使奶牛产奶量大大下降,营养成分较差,而且房炎病原菌还可能感染人;另外,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国奶牛业中,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多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1],主要临床表现为乳区红、肿、热、痛及泌乳障碍。链球菌是引起乳房炎最普遍的菌属之一,以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化脓链球菌等最为常见[2]。为了解吉林地区奶牛乳房炎中各链球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本实验针对全省15个奶牛场的300份乳液样品进行了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1.
1发病原因 乳房炎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乳腺内感染引起及化学、物理因素刺激而引发的炎性变化。奶牛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杆菌等。据调查,  相似文献   

12.
根据感染性,奶牛乳房炎主要分为接触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条件性乳房炎.最常见的是链球菌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和支原体性乳房炎等. 1 流行病学 病原体主要为革兰氏B群的无乳链球菌,C群停乳链球菌等也可以引起发病,均为革兰氏阳性化脓性球菌.无乳链球菌可形成荚膜,其荚膜抗原是毒力因子,可产生免疫力,具有特异性,某些菌株为p型溶血型,可产生溶血素、CAM因子、透明质酸酶和神经氨酸苷酶等毒性因子,具有一定的膜毒性,可破坏细胞膜,引起细胞崩解、溶血,此型菌致病力强,常引起多种化脓性疾病;某些为无溶血性链球菌,无溶血性.  相似文献   

13.
牛源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查明牛源性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及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从中国部分地区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病牛乳中分离鉴定出78株无乳链球菌地方菌株,制备沉淀反应抗原及6株标准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单因子血清抗体,采用环状沉淀试验,对78株无乳链球菌地方菌株进行了血清学分型鉴定;同时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这些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血清型主要为X型(60.26%),其次为Ⅲ型(10.26%)、R型(7.69%)、Ⅱ型(7.69%)和Ⅰb型(5.13%),Ⅰa型尚未发现。无乳链球菌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抗生素,如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氟哌酸和头孢他啶/棒酸均较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棒酸和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的耐药性,其耐药率达50%~100%。本研究对进一步研制有效的药物及疫苗,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5种是最常见的病原[1].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乳房炎的常用药物,但由于不合理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对该类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Nisin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杭州郊区奶牛场的乳房炎病例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各20株。药敏试验表明,5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苯唑青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耐药;乳酸链球菌素(Nisin)在体外对无乳链球菌和青霉素耐药和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采用微量TTC法测定牛奶中Nisin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Nisin在牛奶中对两种乳房炎致病菌也有抗菌作用,但略低于在普通肉汤培养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无菌采集西藏地区牦牛乳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及PCR鉴定;同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以期在生产实践中对该病原的防治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纯化所得到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经生化试验及PCR鉴定为无乳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类等大部分药物敏感.本研究为西藏地区牦牛无乳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病原菌感染是奶牛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因。目的:为了了解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致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现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中临床型乳房炎与隐性乳房炎牛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应用敏感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共采集奶样1236份,通过在甘露醇高盐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脱纤维无菌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对样品连续划线培养后并结合涂片、染色、镜检中共分离出疑似葡萄球菌74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531株、链球菌371株。初步判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是引起新疆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结果:最后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鉴定结果,最终获得3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7株大肠杆菌、112株无乳链球菌。结论:药敏结果显示这三种病原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药物高度敏感。可为新疆部分地区奶牛场防治乳房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大多是由细菌侵入乳腺而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在奶牛的疾病中位居首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以分为临床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性乳房炎又可以分为急性型乳房炎和慢性型乳房炎两种。乳房炎的病原体有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19.
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的诊治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兽医床上的常见疾病,一直困扰着兽医临床诊治工作。引起乳房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无乳链球菌只是引起乳房炎发生的其中1种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一直困扰着兽医临床诊治工作。引起乳房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无乳链球菌只是引起乳房炎发生的其中1种病原菌。1病因无乳链球菌是牛群中乳腺炎的高度传染性病原菌,对规模饲养的奶牛,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不规范的榨乳程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