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异黄酮是来源于豆科植物且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的多酚类混合物,主要活性成分为染料木素、大豆黄酮和黄豆黄素。因其具有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免疫机能、抗氧化、促进骨代谢等生理作用,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畜牧生产中。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大豆异黄酮安全性和副作用的报道,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种类、养分代谢特点、生理特性、对畜禽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及对动物和人类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豆异黄酮对畜禽生理机能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类植物雌激素,对动物机体作用非常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对畜禽生理机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对畜禽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等方面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功能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大豆异黄酮对猪、鸡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并从淬灭自由基、减轻DNA氧化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抗氧化蛋白表达及螯合金属离子等方面对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是从大豆中提取出的一类植物雌激素类物质,主要包括染料木黄酮、大豆黄酮和黄豆黄素等。近年来,研究者对大豆异黄酮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其生物利用率高,可调控动物机体养分代谢,改善饲料利用率,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提高动物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此文主要从大豆异黄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豆异黄酮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其主要成分为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大豆黄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的双重作用,且具有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畜牧业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大豆异黄酮的...  相似文献   

6.
发酵豆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粕是畜牧业中的优质植物蛋白原料,且氨基酸组成合理,但其中存在的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了畜禽对豆粕的吸收和利用。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发酵豆粕一方面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质生产小肽,同时生成多种微生物及酶、酸、维生素、大豆异黄酮等多种活性因子;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结合近几年发酵豆粕研究进展以及市场动态,主要从发酵豆粕的研究意义、特点、制备工艺、品质评价、饲喂效果,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7.
生物体内存在以近似24h为周期变化的生物节律,即昼夜节律,控制这一节律的时钟系统称为生物钟。生物钟对动物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当动物机体的生物钟被打乱,将引发机体的糖脂代谢紊乱、胃肠道营养吸收及微生物菌群等改变。本文主要综述了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相关机理及生理作用,旨在为生物钟对动物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实现畜牧精准饲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植物雌激素,对动物机体的调控作用非常广泛。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对动物的骨骼肌发育有很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对肌肉能量与蛋白代谢、肌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及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大豆异黄酮对动物肌肉品质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属硫蛋白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硫蛋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低分子量、富含金属和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具有重金属解毒、调节机体应激反应以及必需微量元素代谢等功能,因而它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金属硫蛋白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营养代谢和维持畜禽健康中的作用,并展望了金属硫蛋白在现代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大豆异黄酮实现抗氧化作用的两种途径,并着重从分子结构、化学反应的角度阐述分析了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检测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中大豆异黄酮类主要成分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以大豆中的大豆甙、染料木甙、大豆素、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其紫外最大吸收峰260nm处,测定样品分离提取的样液,从而得出大豆异黄酮类各主要单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甜菜碱及其盐酸盐作为一种高活性的甲基供体,在甲基代谢中起着重要的营养调控作用,同时具有调节体内渗透压、促进脂肪与氨基酸代谢、增强蛋白质合成和改善肉品质等重要作用,故甜菜碱作为一种新型、安全的营养性添加剂在饲料工业和动物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者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甜菜碱的文献报道,就其生理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红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全面综述红三叶主要成分异黄酮的抗氧化功能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基础上,展望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前景,旨在为相关科研、医药生产单位及其深加工提供重要参考。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红三叶中含有多种异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不但具有抗氧化性等多种生理活性,而且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和促进动物生长、抑制癌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对于预防乳腺癌、前列腺癌、改善骨质疏松和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等有一定的作用,说明红三叶异黄酮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具有潜在的预防疾病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Soybean isoflavones are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mammalian estrogens and therefore may act as estrogen agonists or antagonists.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if they have any negative effects on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in male livestock.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on male reproduction using Chinese mini-pig boars as a model. Fifty Xiang bo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and fed diets containing 0, 125, 250, or 500 ppm soybean isoflavones or 0.5 ppm diethylstilbestrol for 60 days.

Results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250 ppm of soy isoflavones markedly increased the testis index (P < 0.05), fructose content (P < 0.05), and α-glycosidase content in testicular tissue (P < 0.01), as well a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viable germ cells (P < 0.01) and the level of Bcl-2 protein (P < 0.01). However, 500 ppm of soybean isoflavone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oth testis and epididymis indexes (P < 0.05)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evels (P < 0.01), as well as reduced serum LH and testosterone levels (P < 0.05). High levels of soybean isoflavones also increased malondialdehyde levels (P < 0.05), as well as increased the numbers of early and late apoptotic germ cells (P < 0.01) and the level of Bax proteins (P < 0.05) in the testi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consumption of soy isoflavones at dietary levels up to 250 ppm did not adversely affect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in Chinese mini-pig boars whereas higher levels of soy isoflavones may adversely affect male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富含的一类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较弱的雌激素活性.大豆异黄酮在治疗和预防与雌激素有关的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功效。大豆异黄酮还具有促进畜禽日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以及促进畜禽免疫机能等生理功能。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性质、作用机理、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及在医学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卵巢功能、生殖激素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50只坝上长尾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Ⅴ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20,25 mg/kg剂量的大豆异黄酮。结果显示,卵巢功能各指标在数值上会随着大豆异黄酮添加量的升高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LH:Ⅲ组最高,与Ⅰ组、Ⅴ组差异显著(P<0.05),与Ⅱ组、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FSH:Ⅲ组与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低剂量差异显著(P<0.05);E2:Ⅲ组最高,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比Ⅰ组高3.19%;PRL:Ⅲ组最高,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P4:Ⅲ组最高,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红度a*:Ⅲ组比Ⅰ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1.12%和9.08%(P<0.05);肌肉pH:Ⅲ组显著低于Ⅰ组和Ⅴ组,分别降低3.81%和2.14%(P<0.05);肌肉系水力:Ⅲ组显著高于Ⅰ组11.9%(P<0.05);剪切力:Ⅲ组显著低于其他剂量组(P<0.05);组织学性状:肌纤维密度Ⅱ组与Ⅲ组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Ⅴ组(P<0.05),Ⅲ组比Ⅳ组、Ⅴ组分别提高29.20%和36.23%;肌肉风味方面,各试验组间氨基酸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适宜的大豆异黄酮(15 mg/kg)能较好地提高坝上长尾鸡卵巢功能、生殖激素水平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梁琦  左刚 《猪业科学》2020,37(5):46-49
寻找合适的替代抗生素的物质已成为当前畜牧业研究的热点,三丁酸甘油酯是丁酸的前体物质,具有过胃后在后肠定点缓释的特点,并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文章综述了三丁酸甘油酯的生理功能如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发育、增强肠道免疫力、缓解炎症、调节胰岛素和脂质代谢、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抗癌等,以及在猪生产上的应用,以期为三丁酸甘油酯在养猪生产中作为替抗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用1日龄健康樱桃谷鸭1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大豆异黄酮的添加剂量分别为0mg/kg、5mg/kg、10mg/kg和15mg/kg,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半,分别于21和42日龄屠宰,测定屠宰指标和脏器系数,同时对试鸭的日增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 mg/kg剂量添加组显著增加了21日龄樱桃谷鸭胃重(P<0.1),同时显著提高了生长速度(P<0.1);15 mg/kg添加组显著增加了42日龄樱桃谷鸭的腿肌率、瘦肉率(P<0.1),其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1).提示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的生长更有利,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早期生长速度,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锌是动物生长、发育及繁殖等生理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根据营养需要量,其是仅次于铁的第二微量元素。锌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且存在组织差异性,空肠和回肠是锌吸收的主要部位,锌调控转运蛋白(zinc-regulated transporter-like proteins,Zip)、锌转运载体(zinc transporter,ZnT)和金属硫蛋白通过调控锌的转运影响动物机体锌的平衡与代谢。锌是动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及激活因子,其一方面作为酶的成分调节细胞进程,另一方面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信号转导,调控动物采食、氧化还原、免疫、代谢及繁殖等生理过程。目前,锌在饲料中应用的形式主要有无机、有机以及纳米锌等,不同形式锌的生物学效价存在差异。饲粮锌与猪采食、抗氧化、免疫、代谢及繁殖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随着猪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求的变化,锌的需要量也不同,此外,饲粮锌的水平及来源不同对猪生理活动的调控及应用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旨在为微量元素锌在猪养殖中的深度发掘提供理论参考,推动中国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牦牛高原适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广泛分布于海拔3 000~5 000 m的高原地区,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畜种。经过长期适应性进化,牦牛在生理结构以及遗传分子方面表现出高原适应性特征。随着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牦牛高原适应机制得到进一步揭示。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报道,对牦牛高原低氧适应的肺、心生理结构和分子机制,高寒环境适应的被毛周期性调控及脂肪沉积代谢的分子机制,抗病分子基础,雌雄牦牛繁殖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