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8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粮农组织官员来中国考察淡水养鱼时提出,中国的淡水养鱼,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主要特色是综合养鱼。他们认为综合养鱼能够使农业得到全面的发展;能够最经济地利用能源;能够增加劳动就业的机会,是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饲养业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淡水养鱼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产量居全国之冠。近年来,广东水产学会《水产科技》编辑部组织科技人员,结合当地的生产实践,编写了《养鱼高产技术》一书。该书内容丰富,包括池塘养鱼、流水养鱼、大水面围栏养鱼、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等各种养殖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水产》2002,(3):34-34
肇源县三站镇宏旗村农民刘义达,已有10余年的养鱼经历,他承包了村上60亩池塘。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他采取了综合养鱼及稻田养鱼模式。综合养鱼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利用渔业与其它各业相互关联、循环作用的关系,实施综合养鱼技术措施,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实现以粮养禽,禽粪肥水养鱼,鱼又能帮助水稻增温,灭虫、松土、除草,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综合养鱼,是在一定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生物性的生产组合。中国传统的农业、牧业、渔业、手工作坊等,各业之间“相继而生成、相资以利用”,在古代农书上早已有记载。1978年有关专家提出综合养鱼这一名词,其定义是以池塘养鱼为主,  相似文献   

5.
小池稻田养鱼是在稻田开挖一个小池塘,并连通起来养鱼。它是稻田养鱼的新发展,是稻田养鱼与池塘养鱼的有机结合。小池稻田养鱼综合了稻田养鱼和池塘养鱼的优点,克服了后二者的缺点,因而具有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综合养鱼是以养鱼为主,同时开展农、林、牧等副业生产的综合养殖方式。其核心是可自给自足养鱼饲料和肥料,显著降低养鱼成本。因此,推广综合养鱼,对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池塘养鱼是广西淡水渔业的主体。尽管近代淡水养殖方式朝多元化发展,如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殖开发的兴起及网箱养鱼、稻田养鱼技术的迅猛发展,鱼产量比例逐年提高,但池塘养鱼产量近五年来仍占全区内陆养殖产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8.
1983年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灯塔县进行的池塘养鱼千亩开发试验,1005.3亩池塘平均亩净产200.6公斤,亩纯收入198元。但1983年我省池塘养鱼平均亩产仅40.6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探索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我们于1984-1985年在灯塔县沈旦镇沟子沿村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9.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0.
综合养鱼是以水产养殖业为主,与农林种植业,畜禽饲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利用的一种可持续生态农业。综合养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讲求淡水养鱼规模经营,以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是当前淡水养鱼生产中密切关注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许多地区在淡水养鱼生产实践中摸索开拓规模经营的道路?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将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有力地指导发展淡水养鱼生产实践,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规模经营的内涵.理顺规模经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广西淡水网箱养鱼的现状与未来黄友德(广西水产局淡水处)广西的淡水网箱养鱼,经历了十二个春秋的宣传、发动、试验和示范,五个寒暑的推广和发展,历时十七载,终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与接受,特别是为老少边山林地区群众认定是:“一箱脱贫、二箱致富,三箱成万元户...  相似文献   

13.
<正> 综合养鱼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我国综合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二至一世纪就有水生植物种植与养鱼结合,公元九世纪就有稻田养鱼,公元14—16世纪就有鱼草轮作、桑基鱼塘、鱼畜结合,以及多专业与养鱼综合的复杂结构。  相似文献   

14.
殷勇 《内陆水产》1999,24(6):9-10
鱼猪结合养殖模式是综合养鱼模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由于所综合的专业是养鱼和养猪,亦称为双元模式。建立这种模式的基本依据是:利用养鱼、养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收入。随着鱼猪...  相似文献   

15.
夏进运综合养鱼效益显著盐城水产三江集团养殖一公司职工夏进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池塘综合养鱼,1995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基本情况夏进运承包毗连的鱼塘两口,面积128亩。在1994年进行鱼、虾、蟹、鳖混合养殖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稻田养鱼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要。但养鱼田由于长期积深水,引起了水稻病虫害生态条件的改变。为了减少养鱼稻田病虫草害的发生,解决养鱼与使用农药防病灭虫的矛盾,养鱼与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矛盾,探讨适合养鱼稻田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达到稻,鱼双丰收的目的,我站于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六年在黄茅乡和马步乡开展了此项工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池塘养鱼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池塘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1988年全国池塘鱼产量达293.4万吨.占淡水养殖产量的75.3%。我省1989年池塘养殖面积265万亩,产鱼38.5万吨.池塘养鱼在淡水养殖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孔令杰 《黑龙江水产》2002,(5):38-38,43
1 开展综合养鱼 综合养鱼是以渔业主为体的综合经营,渔、农、牧多种经营,不同产品综合利用的生产方式。综合养鱼的核心问题是自给自足地解决鱼饲料和肥料问题,这样可显著降低养鱼成本。目前在我省开展较多的综合养殖模式有:鱼禽、鱼畜、鱼农、鱼林模式。2000年,全省以鱼为主,鱼畜禽相结合的综合养殖面积发展到了38.2亩。  相似文献   

19.
渔-牧综合经营是指养鱼和畜禽饲养结合起来。目前,与养鱼结合的畜禽有猪、牛、鸭、鹅、鸡等,而鱼-猪、鱼-鸭、鱼-畜-禽结合是比较普遍比较配套的综合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20.
苏联的淡水渔业机械化和自动化采取扩大工业化养鱼的规模,增加产量,培育新的饲养品种,广泛利用火力发电站和原子能发电站的废热水,利用网箱养鱼的方针。因此,要求研究综合机械化,研制自动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