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上年处理的基础上,于1999年进行重复处理,观察贝加尔针茅草原草群、羊草和贝加尔针茅高度、单位面积羊草植株数量及平均每丛贝加尔针茅植株数量变化的累加效应,结果表明,连续两年重复处理之后,累加效应显著,草群高度在春季刈割后可以恢复到CK水平,7月1日以后刈割,则明显下降,贝加尔针茅高度的时间动态模式与草群相似,对不同留茬的反应更敏感。其植株数受处理时间和留茬高度互作的影响,且上年处理的后效具有长时间的作用,基本上是低留茬、中、晚期处理,植株数减少。羊草的再生高度也与草群高度动态相似,前期处理与CK接近,以后处理对高度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大,留茬越低越显著,其株数随着处理时间而有不同变化,基本规律是早期处理低留茬促进植株数增加,中期处理高留茬促进植株数增加,而晚期处理再生极少。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东部的贝加尔针茅草原上,选择丘间宽阔平地设置研究样地,在围栏封闭条件下,以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双样方随机区组的方法,于1998年5月-1999年9月,对植物进行了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的刈割研究,观察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因不同处理而发生的变化,从而判断对整个群落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群落主要种到整个草群,其处理当年及返青后的高度、盖度、植株数量等指标基本上随刈割强度加大和刈割时间推后而降低,繁殖活动状态也是依相同的顺序而变差,1年1次处理的效果即很明显且有残效。为合理安排草地的利用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东部的贝加尔针茅草原上,选择丘间宽阔平地设置研究样地,在围栏封闭条件下,以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双样方随机区组的方法,于1998年5月~1999年9月,对植物进行了不同强度和不同时期的刈割研究,观察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因不同处理而发生的变化,从而判断对整个群落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群落主要种到整个草群,其处理当年及返青后的高度、盖度、植株数量等指标基本上随刈割强度加大和刈割时间推后而降低,繁殖活动状态也是依相同的顺序而变差,1年1次处理的效果即很明显且有残效.为合理安排草地的利用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羊草+杂类草群落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群落高度等数量特征等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而加大;不同退化程度下草地群落密度差异不显著,与轻度退化草地相比,中度退化草地群落密度降低;羊草+杂类草群落退化程度比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大。  相似文献   

5.
以牧草鲜草产量、再生速度、分蘖数等为观测指标.研究不同刈割处理和刈割茬数对元谋干热河谷区海狮苏丹草[Sorghumsudolbense(Hayking)Stapf.]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狮苏丹草在干热河谷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其生长季内可刈割5次:留茬高度和茬数对其再生性能和分蘖能力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刈割茬数对其再生速度和分蘖数影响最大,随着刈割茬数增加再生速度显著减慢而分蘖数则明显增加;海狮苏丹草不同留茬高度、刈割茬数对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就生物量和再生能力来看.海狮苏丹草留茬高度以10cm为宜,其平均再生速度达2.50cm/d,鲜草产量可达125.76t/hm2.同时在10cm留茬高度下各茬问生物量变化较为稳定.持续生长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不同冬割方式对大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冬割对不同春化特性大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影响,以春性大麦品种(六恢)和半冬性品种(扬饲麦1号)为试验材料,在越冬始期,以留茬2 cm、5 cm、留茬2 cm 施肥、留茬5 cm 施肥4种不同方式进行冬割处理,以不割为对照,研究不同冬割方式对大麦鲜草重及成熟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干重、千粒重、穗数、产量等12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鲜草重因品种及留茬高度不同而异。(2)冬割降低了大麦株高,增加了单株穗数、单株干重、单株粒重及单株粒数。相同留茬高度,施肥能提高麦茬再生能力。(3)割后大麦的抗寒性降低,部分植株被冻死,单位面积的植株减少,单株穗数的增加不足以补充基本植株的减少,单位面积的穗数变少。春性品种尤为明显。在保证一定留茬高度并及时追肥的条件下,半冬性品种比较适宜冬割,并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PCA多元分析方法,以植物种在草地群落中的数量特征为参量,对放牧干扰梯诬上的依赖植物集团进行了初步划分。研究的草地群落有羊草-杂类草群落,羊草群落,贝和尔针茅-羊草群落,贝加尔针茅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线叶菊群落等5个类型。  相似文献   

8.
农垦及放牧对温带半干旱草原土壤碳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3种草原群落不同层位土壤样品碳素含量的测定和统计分析,探讨了农垦及放牧对该区主要草原土壤类型有机碳及无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为农田30 a后,与未开垦的打草场相比,农田1 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下降,且农田0~10 cm和10~20 cm土壤层有机碳含量趋于一致.(2)放牧使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表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较深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升高.放牧强度较大、较干旱的大针茅草原0~20 cm下降,30 cm以下升高,放牧强度较小较湿润的羊草草原0~10 cm下降,10 cm以下升高.(3)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为农田使1 m土层内的土壤无机碳含量升高,钙积化位置变浅.(4)放牧使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1 m土层内的土壤无机碳含量下降,钙积化位置加深,放牧强度较大、较干旱的大针茅草原表现尤为明显.(5)草地开垦为农田,在使土壤有机碳的含量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无机碳的含量;放牧在使草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深层有机碳含量增加的同时,也减少了无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通过对大泉林场沙生灌木良种基地沙木蓼进行人工平茬并设计10cm、15cm、25cm、35cm留茬高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留茬高度对沙木蓼萌蘖条数、最大生长高度、最大生长粗度、基部直径7-15mm种条数量及其平均高度和平均粗度、单株平均获得插穗数有显著影响;从总体水平和平均获得插穗数看,15cm留茬高度为沙木蓼采穗圃最佳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10.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样地,对羊草群落、贝加尔针茅群落在刈割干扰下的群落特征、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刈割干扰下,以羊草为建群种的群落所受的影响比贝加尔针茅群落小,植物群落α多样性四个指数都显示比贝加尔针茅群落高,物种多样性更丰富,生长情况相对更好。各刈割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垂直分布为0~10 cm10~20 cm;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活性0~10 cm土层的均高于10~20 cm。相关分析表明,植物群落α多样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1年生香椿实生苗进行了不同时间和不同留干高度的平茬处理,探讨了日光温室矮化密植栽培条件下香椿树势恢复生长和香椿芽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7月中旬平茬处理的香椿芽平均产量分别比8月中旬和9月中旬平茬分别增加17.64%和28.20%,不同时间40cm留干高度平茬处理的香椿芽平均产量较20cm和60cm处理分别增加11.24%和17.78%。其中以7月中旬实施平茬,留干高度为40cm时,香椿芽产量最高,达到1.50kg/m2。  相似文献   

12.
朝鲜碱茅放牧留茬高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鲜碱茅放牧留茬高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影响朝鲜碱茅的生长速度。朝鲜碱茅春季适宜开始放牧时间应在牧草高度达12~15 cm(4月下旬),放牧留茬高度应为6.0 cm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调查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在不同放牧梯度下的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放牧梯度的增加,群落中的优势种大针茅和羊草等优良牧草的营养枝高度、株丛密度及生物量均明显降低并逐渐被猪毛菜、糙隐子草和冷蒿等耐牧植物所取代,生产力及利用价值下降。从无放牧的对照样地到重度退化样地植物群落类型依次转变为:羊草 大针茅 丛生禾草、大针茅 羊草 糙隐子草 丛生禾草、糙隐子草 大针茅 羊草 丛生禾草、猪毛菜 糙隐子草 小丛生禾草。  相似文献   

14.
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于2002年在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四子王旗实验站,研究了不同载畜率水平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盖度、密度、留茬高度、植物地上净生长量,旨在为草地合理放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轻度、中度放牧压力下,植物群落和主要植物盖度、密度增加,但重度放牧压力下这些指标降低。各放牧处理中,植物群落的留茬高度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普遍降低。短花针茅草原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与载畜率密切相关,当绵羊载畜率低于1.027sheep/hm^2/year时植物群落地上初级生产表现等补偿性生长,超出这个阈值时为欠补偿性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已处衰退期的沙棘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冗余分析法(RDA)研究0、10、15、20 cm留茬高度及未留茬处理(CK)的沙棘补偿生长能力及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沙棘补偿生长能力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砒砂岩区沙棘在不同留茬高度上均发生超补偿生长现象,其中15 cm留茬高度的株高补偿指数(1.48)、生物量补偿指数(1.25)显著高于其他留茬高度,表明15 cm的留茬高度可较好地促进沙棘植株地上部分的快速生长;不同留茬高度的沙棘林土壤理化性质总体上表现为土壤全氮0.75 g·kg-1、全磷0.39 g·kg-1、全钾21.86 g·kg-1、速效磷8.55 mg·kg-1,养分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15 cm留茬高度。综合而言,留茬处理可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使沙棘补偿生长能力增强,其中15 cm留茬高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数理统计为工具,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的羊草+大针茅(Leymus chinensis+Stipa grandis)样地.对4种代表性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米氏冰草(Agropyro michno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单珠生物量的动态变化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定了主要水热环境参数,建立了植物生物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累积关系的Logistic生长模型,分别对4种植物生长特征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1)降水和积温因子对4种植物生物量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但降水较积温因子的影响更大(r12,3>r13,2;R21(2)>R21(3)).(2)同一气象因子对不同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有差异,降水对4种植物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64)>米氏冰草(0.937)>大针茅(0.928)>冷蒿(0.906);积温因子影响的重要性次序为:羊草(0.918)>大针茅(0.909)>米氏冰草(0.875)>冷蒿(0.754).(3)植物单株生物量随降水量变化、积温变化的潜在最大值一致表现为:冷蒿>大针茅>羊草>米氏冰草,说明冷蒿具有较大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7.
以白三叶为材料,研究刈割强度对白三叶生长型和生物量的影响.当白三叶株高达20 cm时,通过不割、留茬5 cm、留茬3 cm、留茬1 cm的刈割试验后发现,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白三叶分枝数量、匍匐茎茎长及产量影响均显著.留茬1 cm处理的一级、二级分枝数量均为最高的,分别高达20.33枝/株和50.30枝/株;其次是刈割留茬3 cm处理,分别为18.40枝/株和43.17枝/株,而三级分枝则是留茬3 cm处理数量最高,达到21.37枝/株.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白三叶匍匐茎茎长呈下降趋势;白三叶地上部分(叶,茎)生物量总体呈现随留茬高度降低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留茬高度过高(包括不刈割)和留茬高度过低都会减低产量.表明,留茬3 cm时对白三叶的各项指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20—50 cm范围内,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套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著。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留茬过低,成苗率和成株率低,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成熟期密度不足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留茬过高,成苗率和成株率显著提高,但个体生长发育偏弱,不能发挥群体生长优势,最终影响产量形成。在4个稻茬高度下,留茬高度以40 cm为宜,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桂花  乌仁其其格  袁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181-182,204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样地,对羊草群落、贝加尔针茅群落在不同干扰下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刈割可以增加两个群落的物种数、群落密度,以及羊草群落盖度;放牧可以增加两个群落的群落高度、贝加尔针茅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且受到干扰后物种重要值没有明显变化,群落较为稳定。关于不同干扰对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群落特征的影响,还需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将各种干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草甸草原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的保护与适度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株高95 cm时刈割,留茬30 cm的再生草产量和总能量最高,分别为11.60 kg·m-2(鲜草重)和278 kJ·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CK)与10 cm处理;留茬30 cm再生草的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留茬20 cm,不同时期刈割,株高130 cm与95 cm(CK)的再生产量、总能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株高60 cm处理;但再生草饲用品质以株高60 cm时刈割最佳。比较发现,RGC接近2.5时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最好,对应的刈割方式(留茬30 cm,株高95 cm)可实现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