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次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25、50、100 mg/kg)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研究ZEA对小鼠血液毒性作用。血常规分析表明,ZEA不能引起小鼠贫血,可导致淋巴细胞明显减少(P0.05),白细胞及其他各组分细胞升高,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P0.05),这些变化存在剂量依赖性;血生化分析表明,肝功能指标(AST、ALT)明显升高(P0.05),TP和ALB水平降低,肾脏功能指标尿素、尿酸明显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ZEA对小鼠血液、肝脏、肾脏有严重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原花青素(PC)是否对玉米赤霉烯酮(ZEA)中毒的小鼠肝脏及肾脏具有保护作用.选取40只日龄为8~9周、体重约为45 g的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PC组灌喂100 mg/kg PC,ZEA组灌喂40 mg/kg ZEA,PC+ZEA组灌喂100 mg/kg PC+40 mg/kg ZEA,眼球采血,颈椎处死后采取肝脏样本.测定肝脏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血清中尿酸(UA)、尿素氮(BUN)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提示肝脏及肾脏没有明显的氧化损伤;与对照组相比,ZEA组的小鼠组织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丙二醛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尿酸、尿素氮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提示肝脏及肾脏有严重的氧化损伤;PC+ZEA组的小鼠各项指标(除超氧化物歧化酶外)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ZEA组(P<0.05;P<0.01),提示其肝脏及肾脏氧化损伤程度低于ZEA组,PC对ZEA中毒小鼠的肝脏及肾脏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2021-2026
为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A)及其联合染毒对小鼠肝脏功能和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成年雌性昆明小鼠360只,体质量(20±1)g,随机分为9组,腹腔单独或联合注射(每隔24 h注射1次,连续4次)不同浓度的镰刀菌素(DON 1.5,2.5 mg/kg;ZEA 20,30 mg/kg)。于感染后0,3,5,8,12 d测定小鼠肝脏AST、ALT的活性和TP、ALB的含量;3,5,8 d测定肝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表明,DON、ZEA单独或联合染毒均显著提高小鼠肝脏AST、ALT活性及肝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显著降低TP、ALB含量(P0.05);联合染毒组与相应单一染毒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联合染毒具有亚加性效应,以2.5mg/kg DON与30 mg/kg ZEA联合染毒所呈现的亚加性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小鼠急性汞中毒后血液、肝脏及肾脏的中毒表现及木犀草素对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指标、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氯化汞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和氯化汞+木犀草素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水平,血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及肝脏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肝脏、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化汞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 < 0.01),血清CREA、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明显。与氯化汞组相比,氯化汞+木犀草素组的血清ALT、AST活性,CREA和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减轻。小鼠急性汞中毒后,其中毒表现为炎症和贫血的发生及肝脏、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木犀草素可减弱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环磷酰胺对福建黄兔肝肾组织造成的损伤程度.选择雌性成年福建黄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剂量组(Ⅰ~Ⅴ,环磷酰胺浓度分别为20 mg/kg、40 mg/kg、60 mg/kg、80 mg/kg、100 mg/kg),每组3只,连续腹腔注射7 d,第8 d处死动物并解剖取肝脏、肾脏组织,制...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ZEA)污染饲粮对断奶小母猪卵巢指数及孕激素受体的阳性分布和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择40头35~38日龄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小母猪,按平均体重[(14.01±0.86)kg]随机分为4个组,采用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和1.5 mg/kg的ZEA,4个组ZEA的测定值分别为0、(0.52±0.07)mg/kg、(1.04±0.03)mg/kg和(1.51±0.13)mg/kg。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ZEA水平的升高,断奶小母猪卵巢指数呈一次线性升高(P0.01);1.0 mg/kg ZEA组的卵巢指数显著高于1.5 mg/kg ZEA组(P0.05),1.5 mg/kg ZEA组的卵巢指数显著高于0.5 mg/kg ZEA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饲粮ZEA水平的升高,断奶小母猪卵巢孕激素受体累积光密度(IOD)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一次线性升高(P0.01);1.5 mg/kg ZEA组的孕激素受体IOD和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0 mg/kg ZEA组(P0.05),1.0 mg/kg ZEA组又显著高于0.5 mg/kg ZEA组和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断奶小母猪卵巢中孕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原始卵泡和生长卵泡的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血管壁细胞。随着饲粮ZEA水平的升高和卵泡闭锁程度的增加,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增强,但卵巢内孕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物质的分布位置没有因ZEA的水平发生明显改变。由此可见,ZEA(1.0~1.5 mg/kg)可以通过调控断奶小母猪卵巢中孕激素受体的高水平表达,使孕激素受体的水平超出正向调节卵泡生长的限值,从而促使卵泡闭锁,降低卵巢指数,改变卵巢发育,进而影响断奶小母猪生殖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污染饲粮对断奶小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功能、血清抗体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将40头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小母猪按日龄[(35±1)日龄]和平均体重[(14.01±0.86)kg]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ZEA水平的测定值为0 mg/kg),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及1.5 mg/kg ZEA[ZEA水平的测定值分别为(0.52±0.07)mg/kg、(1.04±0.03)mg/kg和(1.51±0.13)mg/kg]。预试期10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饲粮ZEA对断奶小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ZEA显著降低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0.5、1.0和1.5 mg/kg ZEA)活性、猪瘟(1.0和1.5 mg/kg ZEA)和伪狂犬病病毒抗体水平(1.5 mg/kg ZEA)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1.0和1.5 mg/kg ZEA)(P0.05),而显著升高了血清丙二醛(MDA,0.5、1.0和1.5 mg/kg ZEA)含量(P0.05)。随着饲粮中ZEA水平的升高,断奶小母猪的料重比呈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075),血清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病毒(猪瘟、伪狂犬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均呈一次线性降低(P0.05),而血清MDA含量则呈一次线性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0.5 mg/kg的ZEA足以诱导小母猪的氧化应激反应,1.0 mg/kg的ZEA能够显著降低断奶小母猪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4周龄雌性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3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100,150 mg/kg的玉米赤霉烯酮(ZEA)。饲喂20 d后,采集发情前期、发情期及产仔后次日小鼠血液,并测定血清性激素、脂肪因子水平。制备子宫石蜡切片,观察ZEA对子宫形态结构的影响。分娩后记录产仔数。结果显示:(1)发情前期,1组和3组子宫内膜增厚(P<0.01),3组子宫肌层增厚(P<0.05)。随着ZEA添加量的增加,子宫内膜的腺体增多,腺腔变大。P_4、LH水平随ZEA剂量增加而降低(P<0.01),低剂量ZEA使FSH水平降低(P<0.05),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中、高剂量ZEA使E_2、LEP水平升高(P<0.01)。(2)发情期,中、高剂量ZEA使子宫内膜增厚(P<0.01),3个试验组均使子宫肌膜增厚(P<0.01)。随ZEA添加量的增加,E_2、LEP、内脂素水平均升高(P<0.01),P_4、FSH、LH水平均降低(P<0.01)。(3)产仔后期,中剂量ZEA组子宫腔闭合,腺腔变大。不同ZEA添加量均使E2水平升高(P<0.01),中剂量ZEA使F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LH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ZEA使LEP、内脂素水平升高(P<0.01)。(4)小鼠产仔数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试验组均出现死胎。结果表明,ZEA能够引起雌性小鼠子宫形态结构变化,激素分泌紊乱,并出现死胎。ZEA通过增加脂肪沉积而影响动物生殖功能可能是其类雌激素样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6,(6):25-29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本试验选取清洁级昆明系雄性小鼠93只,随机分成5组:25 mg/kg、50 mg/kg、75 mg/kg ZEA处理组、溶剂对照组(DMSO)、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注射染毒,每天1次,连续5 d,于末次染毒后第2天摘眼球采血并脱颈处死动物,分离睾丸和附睾,测定脏器系数、精子密度和活力,睾丸酶的活力水平以及血清睾酮和雌激素的浓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赤霉烯酮显著地降低小鼠的体重和精液品质,睾丸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1,P0.05),血清睾酮和雌激素浓度随染毒剂量的增加显著下降(P0.01,P0.05)。该结果提示,玉米赤霉烯酮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影响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小鼠亚慢性镉中毒模型,本研究将2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隔天分别腹腔注射含0.25、0.5、1和2 mg/kg剂量的氯化镉溶液和等量去离子水(溶剂),共染毒4周,观察不同剂量的镉离子对雄性小鼠肝脏、肾脏、睾丸的损伤情况.结果各处理组小鼠体质量增长要比对照组慢,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处理组小鼠肝脏、肾脏、睾丸中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切片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中小鼠的肝脏、肾脏、睾丸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氯化镉可以显著地抑制小鼠体质量增长,并对小鼠的脏器系数产生影响,腹腔注射后在肝脏、肾脏、睾丸组织中产生蓄积,并对其造成一定损伤.隔天腹腔注射2 mg/kg剂量的氯化镉,4周可建立较理想的小鼠镉中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