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仔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仔猪大肠杆菌病俗称白痢、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疾病是常见且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各养猪场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常用的方法仍然是用抗生素类的药物,但由于仔猪服用大量的抗菌药物,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的的产生,因此需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性试验,进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乐山某种猪场提供的腹泻严重的仔猪白痢病料,我们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期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些技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依赖药敏试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是非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养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药物控制。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以及药物使用不合理造成很多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用药敏试验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检查,筛选出高敏药物,以确定合适的剂量、合理的疗程。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笔者在大量药敏试验中发现,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治疗药物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存在诸多问题,养殖户不可盲目依赖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在不同类型的养猪场中普遍存在。从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病例中分离到7株细菌,经实验室检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脑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仔猪黄白痢病的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头孢噻肟钠、粘杆菌素高敏,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V号、新霉素中敏,建议选择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16种抗菌药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敏测定王桂云刘果(吉林省长春市畜禽防疫工作总站130041)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给我市养鸡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应用抗菌药物,为筛选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药物,我们用16种抗菌...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海利  宁官宝 《养猪》1996,(1):30-32
从山西省甲种猪场于使用大肠杆菌前后和乙种猪场采集仔猪腹泻病料70份,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的菌株44株,其中确定血清型的36株,未定血清型的8株,具有致病性的16株;44株大肠杆菌对所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不同;血清型不同的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不同,同时同场分离的血清型相同的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相同或相近,非同时或同场分离的血清型相同的大肠杆菌药敏结果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贡市大安区仔猪黄白痢疾病例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培养、形态、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均对甲砜霉素、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但对其它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异,提示自贡市大安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疾的大肠杆菌不同株间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诺必达粉剂对仔猪大肠杆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仔猪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大都是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来控制此病,但由于长期使用,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对这些抗菌药物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使用效果不佳。兽药行业希望开发抗肠道感染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残留的抗菌药物。据报道,荷兰ROPAPHARM有限公司从中草药牛桎中提取的诺必达(ROPADIAR)粉剂能满足上述要求。本研究作了应用诺必达与硫酸新霉素预防和治疗仔猪大肠杆菌感染的对比研究,为推广中草药制剂在我国养猪业上的使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5%诺必达粉剂,对照药物为硫酸新霉素。试验猪为8~30kS仔猪250头。致病性猪大肠杆菌0149,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还有各种培养基、细菌学检查用各种试剂、抗血清等。  相似文献   

8.
2000年3月至12月,笔者采用纸片法对从本所外检室疑似大肠杆菌病鸡病料中分离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进行药敏试验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菌威、乳酸环丙沙星、氯霉素、洛美沙星及恩诺沙星.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治雏鹅大肠杆菌病,试验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例雏鹅的肝、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选用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头孢唑啉产生耐药性,对丁安卡娜高度敏感。试验结果为雏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调查引起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笔者于2011—2012年对黑龙江省双城市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06份腹泻仔猪粪便,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获得90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34株。采用K-B法对3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进行了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从而为仔猪腹泻的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1材料和方法1.1主要试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桂林地区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从桂林地区不同养猪场中采集患腹泻仔猪肝脏、肛拭子及粪便等病料中分离到67株大肠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在67株大肠杆菌中5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共属于12个血清型,以O149、O109和O9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5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呈现多重耐药,对阿莫西林、磺胺间甲氧嘧啶、新霉素3种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氨苄西林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在51.9%~98.1%之间;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23.1%~48.1%之间。本试验为该地区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无菌采集病死仔猪的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检查、生化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所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药敏试验结果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中药肠氨(CA)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17年7月,40日龄仔猪出现了食欲减退、消瘦、严重腹泻,个别发病仔猪出现死亡.为了确定引起仔猪腹泻死亡的病原,无菌采集病死仔猪的肝脏、心血、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得到了1株病原菌,通过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分离到的1株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被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用K-B药敏纸片法对1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表明,对恩诺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氟苯尼考4种药物敏感,对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菌药物在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方面的广泛应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不同血清型或同一血清型的不同地区分离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部分养禽户(场)在禽发病时滥用药物,不但造成了药物的浪费,而且加速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现将临床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确定某一地区大多数禽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为今后临床确诊为大肠杆菌病的养禽户(场)提供用药指导,及时有效地治疗禽大肠杆菌病。专家指出,无任何抗菌药物对所有致病性大肠杆菌100%有效,即使一些现在认为有特效的药物,在若干年后甚至是几年后就会变得毫无用处。所以,在用药物防治禽大肠杆菌病时,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或联合用药、使用中草药等措施,减少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用药效果。同时注意地区间存在的血清学差异和用药差异等。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肠杆菌病是目前对养鸡场生产造成损失的主要细菌病之一.除改善环境、减少应激外,采用药物防治大肠杆菌病往往也是有效的方法.但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常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在临诊治疗前进行药敏试验以筛选有效的抗菌药物为现场提供可靠的用药依据很有必要,通过近年来的药敏试验发现敏感药越来越少,兹将1997-1999年上半年以前某种鸡场所做药敏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引起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笔者于2011—2012年对黑龙江省双城市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106份腹泻仔猪粪便,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获得90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34株。采用K—B法对3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进行了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从而为仔猪腹泻的临床治疗、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评价河南省仔猪黄痢大肠杆菌地方分离株的耐药性和不同给药方法对仔猪黄痢疗效的影响,本研究首先自河南省25个临床发病猪场病猪体内分离鉴定仔猪黄痢大肠杆菌;通过小白鼠致病力试验以检测大肠杆菌分离株的毒力;采用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以筛选对仔猪黄痢大肠杆菌最敏感的药物;选取敏感药物分别采用口腔灌服、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3种给药方法对临床上仔猪黄痢发病猪进行治疗效果比较试验以确定最佳给药方法。结果自河南省25个发生仔猪黄痢的猪场的病猪体内共分离鉴定出25株大肠杆菌。25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小白鼠的致病率为100%;对临床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都有耐药现象,但耐药率高低不同(4%~100%);20种抗菌药物中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新霉素和利福平等4种药物的敏感率较高,高敏率分别为92%、88%、88%和80%。3种不同的给药方法对仔猪黄痢病例的治疗效果不同,其中通过口腔灌服和腹腔注射的给药方法对仔猪黄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2.3%、95.0%)显著高于肌肉注射给药方法(58.8%);腹腔注射组治愈率稍高于口腔灌服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本研究为临床上仔猪黄痢的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致疾病的总称。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均可发病,以仔猪最易感染。近年来,养猪规模迅速发展,但由于饲养条件较差等原因,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率明显上升,鉴于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目前很多抗菌药物都不能有效控制猪群的大肠杆菌病,而氟苯尼考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猪大肠杆菌的有效药物。但氟苯尼考不溶于水,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19.
川西北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脱水、虚脱及急性败血症.牦牛大肠杆菌病在牧区普遍存在.该病既是原发性疾病又可继发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耐药谱也越来越广,牧民很难准确选用高效药物.既影响疗效,又造成药物的浪费.我们在对发病牦牛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并用抗菌药物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有效防治牦牛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多数猪场普遍发生的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随着抗菌药物大量投入临床治疗,耐药菌株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这些耐药菌株的存在,使得由其所引起的大肠杆菌病难以预防和控制。因此,对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