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双拖作业相比,单拖作业不仅具有灵活机动、操作方便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单拖作业产量高、费用低、效益高,深受广大渔民的欢迎。下面从节约能源角度,将两种作业方式进行比较,客观地说明单拖作业方式的节能性。一、比较方法:渔船的能源消费包括渔船的建造、设备、网具的购置以及冰、油、水的供给等方面,由于某些方面的费用消耗不便比较,本文用同马力、同渔区、同时期作业的双拖渔船和单拖渔船每生产一吨渔获物所消耗的柴油数量进行比较。二、调查比较增况:笔者对1996年5月2日至9日在同一海域作业的部分58马力拖网渔船的作业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2.
傅文栋 《海洋渔业》1996,18(4):172-173
1990年,我县大围缯作业全面转向单拖作业,但由于生产不稳定,效益不高,处于徘徊状态,刚发展的单拖作业又出现了滑坡现象。为了提高生产效益,稳定单拖作业,1992年起,我县推广“网板拖虾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现把网板拖虾技术介绍如下: 一、渔船、渔场条件及捕捞对象  相似文献   

3.
舟山是浙江省桁杆拖虾(以下简称拖虾)的重点渔区。拖虾作业已成为我市的一种重要产业,带动了舟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拖虾作业以前还一直作为伏休期间,全市帆张网、拖网渔船临时转产的一种重要作业,曾对促进捕捞作业结构调整,实现渔民增产增效起到过重要作用。今年,国家把拖虾纳入伏休对象,实施一个月的休渔期,今后还将逐步延长休渔时间,最终达到与拖网、帆张网休渔时间同步,这必将对我市拖虾产业带来深远影响。如何认识拖虾休渔制度的意义?现行拖虾休渔制度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进一步完善拖虾休渔制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舟山拖虾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拖网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轻底层鱼类的捕捞压力,1996年福建省莆田市对原有的单拖作业进行渔具渔法改革,改单拖作业为兼作流目网对拖作业,改变原有的单拖作业单纯捕捞底层鱼类为兼捕中上层鱼类。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将单拖作业渔具渔法改革技术介绍如下:一、改革规模改20艘单拖作业渔船为门对兼作对施作业船。兼作对拖作业渔船中2IOk。。的渔船6对,198kw的渔船2对,265kw的渔船2对。每对作业渔船配备相应的疏目拖网l-2张。二、渔具1、网具规格:11Oh。。的对拖作业渔船配备的网具网四周长为80二X3m…  相似文献   

5.
渔轮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的机轮渔业创始于1908年,当时在东海北部试用舷拖作业,之后,由舷拖作业又发展到对拖作业,至1936年,我国已有对拖渔轮270艘左右,主要分布于烟台、威海等地。解放后,我国的渔轮建造业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迅速发展,造船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渔轮的类型也逐渐增加,并逐渐大型化,从而使渔捞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投产较早的250马力混合式渔轮是由上海求新造船厂首先设计  相似文献   

6.
长臂拖网亦称双臂架拖网(Double rig trawl),即一船两网作业。和众所周知的桁拖、舷拖、尾拖、双沲一样,是底拖网作业的基本型式之一。这种作业在世界许多地区流行,常用于捕捞贴底栖息的虾类和底层鱼。其渔具渔法有一定的独到之处,生产效果较好,尤其在捕虾和鳎鱼时,效果优于其它拖网作业方式。使用这种作业船长应有较高的技术,并要求海底基本平坦、海面风浪不大。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16日至9月15日,是连江县实行新伏季休渔后拖网作业在闽中渔场生产的汛期。据统计,全县共有218艘对拖、单拖作业渔船投入生产,平均生产一个航次,共作业天数5450d,  相似文献   

8.
董剑涛 《海洋渔业》1988,10(1):24-25
<正> 随着近海经济鱼类资源下降,机帆船拖虾作业应运而生.定海县从1979年开始发展拖虾作业,到1986年已有8年时间,投入拖虾作业生产的船只最多时有162只,经8年的生产实践,拖虾作业具有三大优越性.一、适应当前近海资源变化现状。目前舟山渔场鱼类衰退,夏汛已形不成渔汛,而近海虾类资源却相对比较丰富,资源也较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使用斯玛捞作业监控仪对太仓浮桥拖网海上作业实测结果,在拖速3.3-3.9节条件下,该网浮拖作业网口高度为11.7-13.8米,底拖作业网口高度11.8米。分析讨论了在投放不同曳纲长度时,椭圆形网口形状和变化趋势,其长,短轴之比浮拖作业为0.51,底拖作业为0.46。  相似文献   

10.
舟山地区大机拖虾生产都是利用钢管固定网口水平扩张,单船拖一顶网作业。随着作业渔场水深增加,作业渔船的吨位、马力也在相应增大,从而使拖虾网的规格、浮沉力及纲绳的配置也日益增大。拖虾网发展较快,改进较多,各地渔民都有不同经验。一般认为:多只袋比单只袋好,一是提高了网  相似文献   

11.
长岛发展流、围、拖多种作业山东省长岛县各渔业社、队,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了捕捞生产必须在积极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路子,积极调整近海作业,改变了过去以拖为主、片面强调产量、忽视质量的做法.以流、围为主,流、围、钓、拖相结合,根据船只马力大小和渔场、资源情况,安排不同工具作业,做到机动灵活、因地制宜、多种作业,生产上取得了"三增一  相似文献   

12.
<正> 机帆船桁拖虾生产是定海渔区的一项优势作业,近几年来发展较快.1988年全区拖虾产量达到7360吨,占捕捞产量的20.14%,产值达1913万元,占27.53%,分别比1987年提高20%和25%. 1982年,定海部分渔村在调整捕捞结构中,把拖虾生产作为一项提高渔业产量的重要任务来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作业具有劳力省、成本低、分配高的特点,适宜于捕捞水平低,船只小的生产单位.定海区原来一批低产渔村,由于发展了拖虾生产,  相似文献   

13.
虾类是东海区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东海区的拖虾渔业以虾类为主要捕捞目标,发展之初对于促进捕捞结构调整、减轻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压力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该种作业方式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渔船和渔具的大型化,渔获物中经济虾类和兼捕幼虾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东海区的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程度的破环。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海区拖虾渔业的发展和资源概况,主要经济虾类的种类、分布、作业渔船的产量和数量变化,分析了东海区拖虾渔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北部湾地处亚热带水域,水产资源丰富,水不很深,底质良好,流速较小,地形平缓,是较理想的底拖作业渔场。除群众渔业对拖作业外,国营渔业公司大马力(400~600匹马力)渔轮均采取单拖作业方式。广西北海海洋渔业公司1978年以来曾两次进行过对拖试验,笔者两次均参加了。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由于条件和水平所限,错误难免,  相似文献   

15.
丁炜颋 《渔业现代化》2007,34(2):55-55,59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衰竭,传统的单拖、双拖作业方式受到了挑战。采用灯光敷网作业的渔船收益特别可观,因此2006年上半年温州地区共有46艘渔船由单拖、双拖作业方式改变为灯光敷网作业,其中对配电系统进行了较大的改造。现将在配电系统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晓晴 《海洋渔业》1988,10(2):64-67
<正> 浙江近海,虾类资源较为丰富,有游泳虾类67种,其中属大中型虾类有30多种。历史上,浙江渔民以定置张网等沿岸作业捕捞小型虾类为主,大中型虾类利用的很少。随着底拖网作业的发展,兼捕到的大中型虾类日渐增多,同时,以捕虾为主的台湾省小单拖渔轮大批涌入浙江近海作业,大中型虾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1976年舟山外侧海岛的小机帆渔船开始投入拖虾作业。1979年舟山一些生产水平较低的中型对网机帆船进行拖虾试验,从而拉开了大中型机帆船拖虾生产的序幕。1983年  相似文献   

17.
拖网渔业是海洋捕捞主要的作业形式之一,不仅能捕捞中底层鱼类,还能拖捕中上层鱼类。故在我国渔业政策上列为禁止、限制发展的作业之一。拖网由于作业单位,作业方式灵活主动,对渔场、资源变化适应性广,活劳动占用少,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效益比较好,其发展势头呈上升趋势,作业产量所占比重逐渐扩大。全市双拖由1978年34对,发展到1992年的219对,其中钢质渔轮40多对;单拖1984年还是空白,1992年即增至1,261艘。拖网作业产量由1987年0.21万吨,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1%,1986年增至3.27万吨,占25.7%;1992年  相似文献   

18.
拖船,海陆丰沿海俗称拖网船或拖风船,是海洋捕捞生产最主要的一种作业渔船:过去,拖风船完全依靠风力驱动,谓之风帆船。拖船有二类:第一类为大型的深海拖船如“开尾拖”、“七膀拖”、“光身拖”、“虾九拖”等;第二类为较小型的中海拖船如“横拖”、“家小”、“鸟鵶”、“虾船”等。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一段时期里,国外延绳钓渔业由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要求高、船主难以找到技术熟练的船员等原因,因而随着拖、围作业的发展濒于淘汰。近来,不少国家积极进行改革,摆脱了困境,促进了延绳钓渔业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情报》1976,(2):8-9,17
对拖是我国机轮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对拖机轮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业渔场也逐步推向外海,出现了青条鱼、马面鲍等新的渔获品种。但是,这些新的渔获品种都比较容易变质,给冰鲜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