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某烟草品牌的某卷烟配方中按不同比例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开展主流烟气指标分析,研究影响趋势;选取2种HH牌号卷烟产品,对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前后的主流烟气指标开展对比分析,研究影响程度。检测结果表明,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后,卷烟样品主流烟气在总粒相物中水分和一氧化碳含量等指标方面变化不明显,在烟气烟碱量、焦油量和抽吸口数的指标方面均比对照样品低,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对比添加造纸法再造烟叶前后2种卷烟试验样品,添加后的样品烟气烟碱量分别降低了9.75%,9.77%;焦油量分别降低了8.76%,5.22%。  相似文献   

2.
按照标准条件在吸烟机上抽吸20支卷烟并用剑桥滤片收集粒相物,于150 mL具塞锥形瓶中用90 mL萃取剂(蒸馏水与异丙醇体积比为1∶1),振荡萃取30 min后,测定萃取溶液的pH值。该方法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小于1%,用于测定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pH值,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辛夷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辛夷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将辛夷滤嘴卷烟与空白样进行对比分析;用吸烟机捕集卷烟烟气,收集主流烟气的总粒相物,用超声波萃取方法对收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进行萃取,分析烟气中的常规成分(烟碱、焦油、水分),并用GC/MS联用仪定量、定性分析烟气化学成分;与空白样对比,辛夷滤嘴卷烟对烟碱、总粒相物、焦油量有降低作用,降低率分别为8.14% 、12.62%和14.54%;对烟气中的一些有害成分,特别是促癌、致癌的酚类物质的截留效果比较明显,苯酚降低56.8%,对甲苯酚降低32.8%,4-乙基间苯二酚降低50%,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降低-29.0%;结果表明,添加辛夷的卷烟滤棒能有效的降低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符合“中式卷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初烤烟叶主要烟气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云南优质烟区不同植烟海拔高度初烤烟叶卷烟烟气特征,以云南省主栽烤烟品种之一K326品种为试材,通过对不同海拔(1200-2000m)烟区初烤烟叶烟气焦油量及其他主要烟气指标值的分析显示,不同海拔高度初烤烟叶卷烟烟气的焦油量、烟碱含量及一氧化碳含量等主要指标值 有很大差异。以200m为一个递增单位,海拔从1200m上升到1800m,焦油量、烟碱量、一氧化碳量及总粒相物值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在海拔1800m处达最低值,随海拔继续升高到2000m,四项指标值均随之增加,但最终均未达到1600m处水平。同处1800m海拔,田烟较山地烟的焦油量、烟气烟碱、总粒相物及一氧化碳量高。因此,海拔在1800m烟区的初烤烟叶,尤其是来自于山地烤烟的初烤烟叶的卷烟各指标值对高档卷烟配方的工业可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滤嘴参数对主流烟气Pb、As、Cd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不同滤嘴参数对主流烟气中Pb、As、Cd释放量的影响,通过卷制不同滤嘴参数卷烟,用吸烟机进行抽吸及测定主流烟气中Pb、As、Cd的释放量,结果发现:(1)不同种类滤嘴对主流烟气中Pb、As、Cd释放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2)随着滤嘴长度的增加,主流烟气中Pb、As、Cd释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3)接装纸透气度、滤嘴压降和成型纸透气度对Pb、As、Cd的释放量均有一定影响,但成型纸透气度的影响较小,接装纸透气度、滤嘴压降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卷烟品牌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为了进一步明晰低焦油卷烟产品的特点、保障产品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对卷烟产品进行定位。从剖析低焦油卷烟的烟气品质和感官品质特征入手,通过分析10种低焦油卷烟的抽吸品质和主流烟气总粒相物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关系,探索低焦油卷烟增香保润需要进行烟气修饰的方向和物质,从而探索弥补卷烟降焦之后产生的香气损失、杂气显露和刺激性偏大等不足的原因,为最终探索低焦油卷烟增香保润需要进行烟气修饰的方向和物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卷烟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卷烟叶组配方对主流烟气中氨的影响,采用不同叶组配方卷制卷烟,通过离子色谱检测其主流烟气中氨的含量。结果发现,烟叶产地、烟叶部位和三丝(膨胀丝、梗丝、薄片)掺兑比例对主流烟气中氨具有一定影响,国内烟叶氨的释放量整体水平比国外烟叶低;中下部烟叶氨的释放量较小;膨胀梗丝、膨胀烟丝和薄片掺兑量与氨释放量显著相关。提高国内烟叶、中下部烟叶、膨胀梗丝、膨胀烟丝和薄片的使用量,可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8.
主流烟气中烟碱 焦油和一氧化碳的逐口递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改造RM20吸烟机,捕集卷烟单口烟气的粒相和气相成分,并分别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口烟气中的烟碱、焦油和CO含量均逐口增加,并呈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卷烟机成型负压对黄山某规格卷烟产品品质的影响,采用4个梯度负压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负压对卷烟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烟机成型负压的增加,①烟支内烟丝的碎丝率呈增加趋势,含水率、填充值基本无影响;②卷烟品质、吸阻、总通风率指标的稳定性,呈先升后降趋势;③卷烟感官品质得分,卷烟机A#呈下降趋势,卷烟机B#呈先升后降趋势;④成型负压对卷烟焦油、烟气烟碱、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指标释放量影响较小。在试验范围内,相对较低的卷烟机成型负压,卷烟产品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0.
湖南烤烟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烟气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1—2003年湖南31个烤烟主产县551份烟叶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化学成分、烟气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钾、焦油量等与评吸质量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与香气量密切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糖碱比>焦油量>抽吸口数>总糖>钾>烟气水分;与浓度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糖碱比>总粒相物>抽吸口数>钾,与刺激性密切相关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烟气烟碱>总植物碱>还原糖>抽吸口数>烟气水分>钾。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室内观赏植物绿萝(Epipremnum aureum)对香烟烟雾的净化能力及其生长生理响应,从而为香烟烟雾污染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模拟人的吸烟方式,在长、宽、高均为60 cm,密闭或间隔通风的玻璃装置中注入2支香烟,放置绿萝。监测72 h内CO和PM2.5浓度变化,观察植物的表型变化,测定植物叶片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绿萝可有效吸收或吸附香烟烟雾产生的CO和PM2.5,净化空气;香烟烟雾处理对植物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叶片出现水渍状斑块,随时间延长,整叶发黄;植物叶片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水平显著增加,造成膜脂过氧化加剧,其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植物启动抗氧化酶系统及时清除活性氧;随胁迫时间延长,抗性减弱。通风可有效加速空气流动,减轻香烟烟雾对植物的伤害。因此,建议在吸烟区摆放绿萝并时常通风,可有效降低香烟烟雾污染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根据JJF(烟草)1—2007卷烟主流烟气中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烟碱的测量过程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整个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表述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测定主流烟气中烟碱量提供了有效的、可靠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13.
茶质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亚硝胺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茶质滤嘴降低卷烟烟气中亚硝胺,利用气相色谱仪-热能检测器(TEA)分离检测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四种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含量。实验方法包括:卷烟烟气的捕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剑桥滤片中TSNAs、萃取液经碱性氧化铝层析纯化,洗脱液的浓缩、纯化。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滤嘴卷烟相比,烤烟型茶质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亚硝胺总量分别降低了16.88%、15.12%、26.04%、11.39%、14.61%;混合型茶质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分别降低了23.04%、11.62%、17.41%、17.38%、17.41%。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二个试验研究普洱茶缓解被动吸烟小鼠烟毒危害的作用。试验一观察小鼠被动吸烟10~80 min的行为,发现60 min为建立被动吸烟模型的适合时间。试验二180只小鼠分为3组,空白组不吸烟、灌服生理盐水;试验Ⅰ组吸烟、灌服生理盐水;试验Ⅱ组吸烟、灌服普洱茶。试验周期6周。试验全期,试验组I和II小鼠血清尼古丁浓度显著高于(P < 0.01)空白组,d 14~42试验II组尼古丁浓度低于(P < 0.05)试验I组。试验全期,试验组I和II小鼠血清可的宁浓度差异不显著。本文结果表明,普洱茶显著降低烟毒尼古丁浓度,且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证明普洱茶对缓解烟毒危害有直接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打叶复烤工序对卷烟主流烟气主要酚类化合物,包括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苯酚、间、对甲酚、邻甲酚释放量的影响,选择了B3F、C3F、X2F 3个等级烟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卷烟主流烟气7种酚类化合物释放量与烟叶等级部位呈极显著相关,影响顺序为B3F>C3F>X2F。(2)打叶复烤工序对B3F和X2F烟叶酚类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排列是:烟片复烤>一次润叶>二次润叶,对C3F烟叶酚类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排列则为:一次润叶>烟片复烤>二次润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