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瑛  李严明 《四川蚕业》2004,32(3):37-38
蚕茧质量的好坏与桑叶质量、蚕品种、饲养管理、上蔟条件、蚕茧收烘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广大农村不少蚕农忽视了蔟具改良和蔟中管理,导致蚕茧质量低劣,丰产不丰收。通过对不同蔟具和不同蔟中管理所营蚕茧进行调查研究,说明优良蔟具和开门开窗上蔟对提高茧质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蚕桑历来是我区农业经济中的骨干项目,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点,但长期以来都是"以多取胜、以量取胜",在生产上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2000年我区发种14.8万张、产茧451.5万公斤,创产值5,636万元,但蚕茧质量一直困绕我区蚕业发展,上茧率低、解舒、出丝率、色泽均较差,茧丝长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蚕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提高蚕茧质量.当然影响蚕茧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蔟具落后,评茧现行办法不合理是其原因之一,现行多数为蜈蚣蔟、草龙,并在蔟中管理力度不够,基本没有或很少采用通风排湿等形式提高茧质的措施,造成蚕茧质量较差.目前应用推广方格蔟是提高蚕茧质量的措施之一,今年我区推广方格蔟,蚕茧质量有所改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认为,蚕茧收购上没有执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的政策、熟蚕上蔟技术方法不当、上蔟密度过高、蔟中环境高温多湿、采茧时间偏早、不选茧出售等是导致蚕茧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蚕茧收购计价方法、做好上蔟工作、加强蔟中管理、遵循采收蚕茧适期、做好选茧出售工作、合理调整养蚕布局等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对桑蚕原料茧质量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蔟具上,认为方格蔟茧就是优质茧.但生产中发现蚕茧质量除受蔟具影响外,还与5龄蚕期饲育条件、上蔟保护环境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抓好桑园建设、小蚕共育、防病消毒的基础上,必须规范蚕茧生产技术,抓好关键技术环节,避免出现茧质差、价格低的现象,促进当地家蚕原料茧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何骥  郭沛云 《广西蚕业》2008,45(4):69-70
熟蚕上蔟和蔟中管理规范与否,是提高和保证蚕茧质量的最后关键技术。科学上蔟、规范管理、分批采茧、分批售茧是提高蚕茧质量,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为提高和保证蚕茧质量应把握以下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蔟中管理主要是对蔟室内温湿度的控制。蔟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蚕茧品质的二个重要因素,其中温度不仅影响蚕的生理活动和丝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还会影响到茧丝质量。而在以往研究家蚕营茧适宜温度的报道中,以恒温试验为多,即在营茧过程中以一种温度作为试验材料,而进行变温试验的却很少。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各个蚕期的蔟中大部分时间处在自然变温之中,尤其是农村分户养蚕之后,蔟室的种类更多,蔟室昼夜温差较大,势必对蚕儿的吐丝过程和茧丝品质造成影响。为了初步探明这种影响程度的大小,本试验模拟自然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温…  相似文献   

7.
蚕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丝质量。通过分析优质蚕茧生产与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现行评茧标准的关系,认为当前蚕业生产主要是在选用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收茧上存在不足;提出要实现优质蚕茧生产必须选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家蚕品种、改进养蚕技术,普及方格蔟具,适时售茧,采用"优质高价、劣质低价"评茧标准收购鲜茧等配套技术与管理政策来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1)营茧的蔟具及蔟中管理水平;(2)茧站收烘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而这些因素都与茧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1)蚕农优良蔟具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蔟中管理;(2)茧站收烘过程中的茧质保全.而这些因素都与茧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熟蚕上蔟后到营茧结束期间,环境因素对茧质和生丝品质有影响,尤其对解舒影响很大,主要是蔟中温度、湿度和气流三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三种因素的调控,可以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朱良均 《蚕桑通报》1999,30(3):5-10
本文通过分析优质蚕茧生产与蚕品种,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现行评茧标准的关系,提出了实现优质蚕茧生产的配套技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蜕皮激素提高方格蔟进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蔟是决定蚕茧品质的重要一环,而蔟具的选用起着显著的作用。目前我省大部分蚕区使用的蔟具多数仍为伞形蔟、蜈松蔟、折蔟之类,少数蚕户采用方格蔟,试验与实践证明了方格蔟具有上茧率高、出丝率高、省蔟室、省稻草等优点。然而当前尚不能大面积推广方格蔟,除茧价政策、评茧方法、方格蔟成本高等原因外,由于方格蔟上蔟技术不熟练造成蚕进孔率低,从而带来化工多、  相似文献   

13.
刘淑秋 《北方蚕业》2003,24(4):26-26
解舒率是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解舒率高,出丝率就高,出丝量就多,茧的价值也越高。影响解舒率的因素很多,如:蚕品种、饲育条件、上蔟方法、蔟中管理、鲜茧装运、三茧处理、烘茧工艺等。为了提高蚕茧的解舒率,生产上应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吴英  沈灿兴 《广西蚕业》2003,40(2):42-44
本阐述了加强茧站管理对蚕农质量意识的树立、优良蔟具的推广和使用以及保全蚕茧质量的作用,从而指出加强茧站管理对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纸板方格蔟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上蔟工具,具有结构合理,上茧率高,茧质好,解舒好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近年来在蚕区得到大力推广,有效地提高了蚕茧质量。原蚕区种茧育使用方格蔟作为上蔟工具避免了以前用草笼等作为上蔟工具不结茧蚕多,死笼高等问题。1方格蔟的扎制目前使用的方格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优质蚕茧生产的配套技术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优质蚕茧生产与蚕品种、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现行评茧标准的关系,提出了实现优质蚕茧生产的配套技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蚕茧茧质是影响出丝率的主要因素。而茧质的提高,除了茧层率主要受蚕的品种和蚕的饲养条件决定外,上茧率、解舒率的高低则主要受蔟具结构的优良程度、上蔟方法的好坏、蔟中营茧期的小气候等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18.
蚕茧的干燥处理与蚕茧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水 《蚕学通讯》2003,23(1):50-52
重庆市的蚕业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蚕茧质量太差 ,其中解舒率大多不到4 5% ,有相当的庄口在 30 %左右 ,使大量的原料茧不能缫丝而只能作为绢纺原料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蚕茧质量太差 ,也造成缫丝企业产、质、耗的影响 ,吨丝成本增加 ,继而影响缫丝企业严重亏损 ,也影响整个茧丝绸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当务之急是在提高蚕茧产量的同时如何提高蚕茧的质量 ,以质量求效益 ,这是蚕业发展的关键 ,也是长期以来制约重庆市蚕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茧丝品质的优劣 ,是蚕桑生产、蚕茧收烘工作及煮茧缫丝等诸环节技术水平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茧丝的解舒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解舒的好坏,同时受蚕品种内在特性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同蚕品种,由于其茧丝的化学组成、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含量及茧丝纤维结构上的差异,蚕茧解舒效果不一。影响蚕茧解舒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湿度、温度和气流,其中湿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外界因素对解舒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蔟中保护和蚕茧收烘阶段。通过控制蔟中温湿气环境因素和改善蚕茧收烘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蚕茧解舒率。  相似文献   

20.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