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指出了今年是森林城市建设的15周年,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逐渐成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了解国家森林城市的目前发展状况及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得出自森林城市概念发展以来,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得到突破,并对未来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具体相应的措施,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对于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市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达拉特旗旗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森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精神,成立了达拉特旗“创森”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创建进程.在城市发展中,牢牢树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同时组织编制了《达拉特旗森林生态城市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城市森林建设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2009年5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宝鸡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现就宝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与思考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娜 《新疆林业》2011,(4):18-18
从6月18日~19日在大连市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上获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继阿克苏市后新疆第二个“国家森林城市”。本次共命名8个城市为“国家森林城市”,至此,我国“国家森林城市”总数达到30个。  相似文献   

5.
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同时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国家森林城市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宗旨,是我国目前评价一个城市绿化成绩的最高荣誉。那么,目前中国的国家森林城市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前言 建设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200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实施森林工程,在都市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新疆林业》2008,(6):F0002-F0002
阿克苏市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会上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获得此荣誉的城市,开创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新模式,走在了全疆的前面,为其他城市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前不久,在沈阳市闭幕的“第二届城市森林论坛”上,辽宁省沈阳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宣读了《国家林业局关于授予沈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决定》,市长陈政高从全国政协副主席强思卿手中接过写有“国家森林城市”字样的牌匾,沈阳市是继贵阳市之后第二个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国家林业局同时公布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河北是京畿大省,河北省的城市森林建设对京津地区城市林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日前,由河北省绿委主办,廊坊市政府承办的“河北省首届城市森林论坛”在河北廊坊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出席开幕式并讲话。这是我国首个省级城市森林论坛,可以说得到了国家的罕见重视。据介绍,河北首届城市森林论坛的主题是:森林·城市·和谐,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对话和交流,为高层行政领导和专家学者提供倡导森林文化、构建和谐城市的交流平台,努力推进全省城市生态建设进程。论坛围绕“城市森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被公认为21世纪世界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城市森林建设是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让森林走入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已确定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和远景蓝图,“城市林业”是其中的一项战略目标。城市森林植被作为城市之“肺”,对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将森林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森林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对我国最新的国家宏观政策和战略规划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探讨我国森林城市的发展方向、宏观布局和建设管理,以期为今后我国森林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根据景德镇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指出了景德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立足于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世界瓷都、千年古镇、生态之城”为城市发展形象目标,采取“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理念,以中心城区森林绿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格局和城乡一体化“一核一星、三区多点、蓝脉绿网”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彰显“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古镇、生态家园”森林城市特色,达到“四面环青屏、处处邻绿景、四水绕城郭、绿网织全城、文化彰底蕴”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2004 年11月18日在贵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专门为论坛题词:“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倡导和推动,国家林业局、贵州省人民政府、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论坛的主题是“城市·森林·生态”。论坛分为“市长论坛”“专家论坛”两部分。“市长论坛”邀请中国20多位市长就城市森林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进行交流;中国城市森林建设领域的江泽慧、彭镇华、刘滨谊、宋永昌、祝宁、王成、李智勇等7位知名专家在“专家论坛”上围绕城…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调整整个国土森林资源布局,使森林资源分配更趋于合理的重要措施。中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美好机遇。中国城市森林网站(www.cuf.com.cn)…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与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城市森林建设已成为生态化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被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林业》2005,3(2):75-75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注重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莲 《中国林业》2008,(16):24-25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城市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成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城市林业”作为一项战略举措写入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由此确定了我国城市森林体系建设目标,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和产品提供,都与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福利息息相关。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为2004年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题词"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描绘了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美好未来。大力发展城市森林,使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新世纪和谐城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徐新华 《中国林业》2012,(15):16-17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20世纪60年代自“城市森林”的概念在北美提出之后,很快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同和响应。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更是把发展森林城市作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国家林业局在发布的《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城、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设,初步形成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森林城市格局。"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既是国家发出的号召,也是城市着力改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