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成亮  宋桂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577-9579,9581
庙岛群岛有种子植物81科288属504种,发现2新变种,2属、19种为山东省新记录。以属的分析为主,结合种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为温带性质。该地区温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56.6%,热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33.2%,缺乏典型的热带科属。庙岛群岛南北植物交汇,具有复杂区系成分,优势现象明显,且拥有较多的滨海植物。该地区特有现象不明显,共有中国特有属3个,无地区特有属。庙岛群岛种子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研究表明,在属级水平上,庙岛群岛种子植物区系与河北、辽宁的相似性较高,与安徽、江苏和北京的相似性依次递减。Raunkiaer生活型组成大小依次为地面芽植物(27.4%)高位芽植物(25.8%)1年生植物(25.0%)隐芽植物(19.3%)地上芽植物(2.6%)。  相似文献   

2.
2000-2007年,采用系统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武定县的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种子植物173科、774属、1737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地理成分略高于温带地理成分,分别为364属和347属,分别占总非世界属数的51.2%和48.8%。热带地理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54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8.57%;温带地理成分中以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含属数最多,为132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21.66%,其次是东亚分布及其变型,为73属,占总非世界属数的10.27%。说明武定县植物区系不仅具有热带性质,而且具有温带性质,是二者兼容的地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植物省,为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结合。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3.
贵州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共分布药用种子植物110科298属622种。科、属分布区类型分析结果表明:110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和8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科占52.81%;温带性质的科占42.7%;中国特有分布科占4.49%。东亚特有科5科,占中国东亚特有科的27.8%。298属划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变型。热带分布属共99属,占总属数的36.94%,其中泛热带分布41属,占总属数的15.3%,占热带属的41.41%(除世界分布);温带分布属159属,占总属数59.33%,东亚分布及其变型有42属,占该区总属数的15.67%,占温带分布属的26.42%;中国特有属10属,占总属数3.73%。该区区系成分较复杂,与其他植物区系联系较广泛,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区系成分较多。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澜沧江上游进行实地野外调查 ,鉴定统计得到种子植物 616种 ,分归 59科 ,2 42属 .对澜沧江上游种子植物区系从科、属、种三级水平统计分析 ,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①区系性质 :属级区系分析表明 ,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3 3 5% ,而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 90 91% ;种级水平组成中 ,区系的温带种有 3 85种 ,占总种数的 62 91% ,几乎没有热带种成分 .属级和种级两个水平都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 ,几乎没有热带性质 .其中 ,从属级水平来看 ,北温带成分带有明显优势 ,而从种级水平来看 ,东亚成分占有明显优势 .②区系特点 :绝大多数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灌木和乔木稀少 ;本区系的特有属在种类上缺乏古老、原始的类型 ,大多数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和唐古特地区所共有 ;高原寒、旱生态环境使得本地区植物区系具有年轻性和衍生性质 ;澜沧江上游植被多为高寒类型 ,具有高寒区系的显著特色 ,植物区系的高山特化作用比较显著 ;澜沧江上游的植物区系由横断山区植物区系和唐古特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深度融合发展而来 .针对植物物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三江源澜沧江上游主要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统计出该区共有种子植物201科,1 202属,3 517种,其中包括911个中国特有种。在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4.67%,温带分布科占25.33%。从属一级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来看,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4.21%,而温带分布属仅占25.79%;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8.17%。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属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亚区中的滇、缅、泰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大中山有种子植物749种,隶属于137科,396属.区系成分中,世界分布33属,占总属数的8.33%;热带分布206属,占除世界分布属以外的56.75%;温带分布148属,中国特有9属.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植物多,优势科、优势属明显,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是该区系的表征科;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统计出该区共有种子植物201科,1 202属,3 517种,其中包括911个中国特有种。在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上,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4.67%,温带分布科占25.33%。从属一级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来看,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4.21%,而温带分布属只占25.79%;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8.17%。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亚洲区系的特点,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和马来西亚亚区中的滇、缅、泰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南石灰岩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性质等基本特征.【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结论】海南石灰岩地区现共记录种子植物1 176种58变种1变型,隶属于142科645属,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属7种,被子植物137科640属1 169种58变种1变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尤其是热带亚洲成分为主,热带、亚热带成分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73.24%和87.75%;温带成分在海南石灰岩地区得到一定的发展,温带性质科占总科数的11.97%,属占总属数的7.29%.该地区物种丰富,以占不到全岛2%的面积,分布高达27.26%的种类,但属内种类较为贫乏,以单种科和寡种科为主,共计113科,占总科数的79.58%;中国特有属有2属.  相似文献   

9.
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种子植物98科281属455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7属9种,被子植物有94科274属446种。区系优势现象较明显,优势科和优势属以温带分布占优势;科属种地理成分分析表明,热带分布科占优势,温带分布属、种占优势,说明本区系以温带性质为主,并与热带区系有着较高的亲缘关系,表现出从热带向温带的过渡性质;不同地区植物区系R/T值及相似性系数比较研究表明,区系联系广泛,与华中、华东区系关系密切,更趋近于华东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整理出察隅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的植物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 231种,隶属于497属116科。在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科级水平上,热带性质的成分居主导地位,占总科数的55.72%,尤以泛热带成分分布居多;属级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占总属数的43.27%,热带分布次之。本区系中单种属和少种属有448个,占总属数的90.14%,占绝对优势,属的分化程度非常高。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并有一定比例的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11.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由 4 1科 86属 185种组成。区系地理成份复杂 ,科属的地理成份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 2 8种、水龙骨科 2 2种、蹄盖蕨科 19种、金星蕨科 15种 ,4科占总种数 4 5 .4 1%。主要的属是鳞毛蕨属 15种、铁角蕨属 11种、凤尾蕨属 10种、卷柏属 9种、复叶耳蕨属 8种 ,占总种数 2 8.6 5 %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份可分为 14个 ,主要是泛热带 (2 6属 )和热带亚洲(13属 )成份。而种的地理成份则以亚热带山地成份为主。本区东亚成份突出 ,加上中国特有成份共占总种数的 70 .81% ,显然应是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下延叉蕨、紫柄蹄盖蕨、光蹄盖蕨、剑叶卷柏和三相蕨为江西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区的种子植物共计156科610属1 328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51科600属1 315种。含20种以上的科共16科,单、寡种属共554属,其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泛热带分布科居多,共68科;其次是世界分布科,共29科。在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中,都是泛热带分布最多,北温带分布次之,说明该区的植物区系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3.
长沙贡玛高寒湿地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沙贡玛高寒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的调查及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得出保护区种子植物具有如下区系特征:区系成分较为简单;种子植物起源古老,少种科和单种科、少种属和单种属丰富,优势科明显;种子植物地理成分较为简单,明显具温带性质;中国特有属较丰富。  相似文献   

14.
九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野外调查及取得最新区系研究的基础上,对九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九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71科、249属、426种,区内植物类群丰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被群落类型多样,优势科、优势属明显;(2)本区植物属包括12个地理分布类型,温带成分占优,热带成分丰富;(3)本区植物属包括15个地理分布类型,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与热带植物区系也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具有过渡性。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地调查及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结果,统计分析了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区系地位重要,已知维管束植物219科912属2 233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0科76属150种,裸子植物8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81科827属2 067种;(2)区系特有性强,单种及寡种的属极为丰富,中国特有科1科,特有属9属;(3)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多,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4)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值(即R/T)为4.56;(5)区系以木本植物占优势(种数占47.5%),藤本植物占一定比例(13.6%),雨林植物景观突出。总的来说,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亚区-北部湾地区的区系特点,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16.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67属194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riaceae、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优势属为耳蕨属Polystichum、鳞毛蕨属Dryopteris、铁角蕨属Asplenium,它们构成了宽阔水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主体。对蕨类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分布种占绝大部分,共有98种,占到总种数的50.52%,属东亚植物区系;热带成分种35种,该地区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中国特有种55种,该地区具有地域特殊性;单种属多,具有地区过渡性。  相似文献   

17.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蕨类植物共38科,包括92属339种(含变种和变型).(2)该保护区中的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优势科为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鳞毛蕨科和金星蕨科;优势属为瓦韦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和假瘤蕨属.(3)科的分布区类型有8个,以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为主,它们分别占本区总科数的53.84%和19.23%.(4)属的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具有1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成分占总属数的62.49%,且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型属为主;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32.96%,且以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上属泛北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被亚区,处于华中植物区和华南植物区的过渡区域.(5)通过与我国8个山地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该区与湖北神龙架、四川卧龙、湖南云山和贵州梵净山的区系成分较为相近,可划为同一自然区,而与陕西秦岭、广西十万大山、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车八岭的区系关系则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保护青海湖流域野生植物资源和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于2019年8月、2020年7-8月、2021年6月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流域种子植物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植物区系地理的方法,对该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本区种子植物共有754种,隶属于70科、265属,科的组成主要以大科(≥100种)和较大科(30~99种)为主,属的组成主要以单种属和小属(2~4种)为主。2)优势类群明显,青海湖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有9科,这些科均为世界分布,优势属21个,以北温带分布、世界分布为主。3)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联系较广泛,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均以温带分布为主,温带性质显著。4)中国特有属贫乏,中国特有种较丰富。5)青海湖流域与其他6个地区R(热带成分)/T(湿带成分)值分析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各自所处生态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其中青海湖流域种子植物区系与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隆务河流域类似,与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国家公园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对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大科、大属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 131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09科453属,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13种,被子植物105科444属1 118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区系具有一定的古老性;区系联系广泛,是多种区系成分的汇集、混杂和过渡。进一步分析表明,本区是秦岭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丰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丰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9科299属597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76科275属560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3.79%、45.30%和34.15%,占小兴安岭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7.55%、67.07%和55.94%;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8种,分别占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种数的57.14%和80.00%,是黑龙江省和小兴安岭珍稀濒危植物集中分布区之一,为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区域。在种子植物中,仅分布有1属的科有41科,其中只有1种的科为24科,仅含1种的属多达164属。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主要为世界广布(48.68%)、北温带分布(25.00%)和泛热带分布(21.05%);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1个,温带性质的属占优势,有209属,占76.00%;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6个,除世界分布和中国特有种外,温带性质的种415种,占该区总种数的74.11%,亚寒带 寒带性质的种92种,占该区总种数的16.43%,热带性质的种34种,占该区总种数的6.07%。区系基本特征为: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地理成分较复杂,具有“科多、属多、种少”的特点,反映出区系的相对古老性和保守性;有较多的寡种属和单种属,反映出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北温带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并混有亚热带、热带及亚寒带、寒带植物区系成分,形成南、北混合型。本文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分析,可为该区种子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及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