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孢子虫病是由肉孢子虫科的各种肉孢子虫寄生在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食源性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肉孢子虫除寄生于牛、羊、马、猪等家畜外,在鼠类、禽类和人体内均有寄生。其病原的发育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为牛、羊等草食动物;终末宿主是狗、猫等食肉动物。人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为掌握青石嘴地区牦牛肉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笔者对青石嘴屠宰场的牦牛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二、肉孢子虫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是Lankester于1882年建立的,此属有很多种。中间宿主主要为草食兽,其次为其他哺乳动物(包括人)、爬虫类和禽类,终宿主主要为肉食兽和掠禽,人也可作为某些肉孢子虫的终宿主并出现症状。命名问题肉孢子虫的生活史一直到1972年才初步摸清。在此之前,肉孢子虫都是根据肉囊寄生的宿主不同、囊壁结构和缓  相似文献   

3.
在延边黄牛肉孢子虫病的调查中用直接压片法检查了201头健康牛肉孢子虫包囊(微囊)的感染情况,并将含包囊的肉分别对犬、猫进行感染试验。结果:1.直接压片法的检出率为94.53%;2.肉孢子虫的感染率有随着牛的年龄增大而增高的倾向;3.病理组织标本中检出的包囊壁都薄,是 Sarcocystisbovicanis。在新鲜肉压片法检出的包囊也具有此种特征;4.随着包囊的增大,缓殖子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多;5.用直接压片法检出的包囊肉对终宿主进行感染,确定了其种类。此文在延边首次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弓形虫病是由顶器门、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人、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据估计全球有超过1/3的人口感染弓形虫。大多数温血动物都可以成为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中间宿主感染弓形虫的主要途径为经口感染:(1)食用了被孢子化卵囊污染的饮水和食物;(2)食用了含有组织包囊的生肉(Dubey,2004)。  相似文献   

5.
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感染率高,危害大,广泛发现于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猪肉孢子虫,牛住肉孢子虫,羊住肉孢子虫,马住肉孢子虫鼠住肉孢子虫和人住肉孢子虫。家畜感染住肉孢子虫后,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如肌肉内有大量虫体寄生,可引起肌肉变性不能食用,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十八、住肉孢子虫病 住肉孢子虫病是由多种肉孢子虫寄生于多种动物和人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分布广泛,感染率高,对人畜危害较大。文献记载的虫种已达120种之多,其中已知生活史的至少有56种,2种以人为终末宿主,寄生于畜禽的有20余种,寄生于人体的肉孢子虫有3种。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它是由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弓形虫属于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亚科、弓形虫属,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全世界弓形虫仅为1个种,只有1个血清型。弓形虫的整个发育阶段需要两个宿主,猫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末宿主。该病感染途径以经口感染为主。猪弓形虫比其它家畜敏感,且以10—50公斤的猪较易感。为此,必须科学诊治。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4头7日龄奶牛和4头4~5月龄水牛,用水牛源孢子囊感染黄牛及黄牛源孢子囊感染水牛,同时设感染对照和不感染对照,对交叉感染后黄牛与水牛体内包囊的超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结果发现两种来源的包囊无结构区别,所有包囊的超微结构与前人对黄牛与水牛枯氏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cruzi的描述一致,进一步地证实水牛是枯氏住肉孢子虫的新中间宿主。此外,作者首次在枯氏住内孢子虫包囊内的母细胞和缓殖于发现晶状体。  相似文献   

9.
王春香  智宇 《现代农业》2015,(2):113-114
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广泛寄生于人类和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细胞内的寄生虫病。其所产生的住肉孢子虫毒素能严重地损害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重要器官,因而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致死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  相似文献   

10.
绵羊住肉孢子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寄生性原虫病,过去一直认为对绵羊无致病性。近十多年来,国外对绵羊住肉孢子虫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证明绵羊住肉孢子虫对绵羊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国内姜悦平等人工感染羔羊,羔羊呈现急性死  相似文献   

11.
羊原虫病的流行诊断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是由于机体感染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此类疾病不仅不受机体类型的影响,还会以寄生的形式加重患病情况。羊原虫病的宿主类型具有广泛性,在人和动物群体中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普遍较高。肉孢子虫病由于受到肉孢子虫的侵蚀,出现人畜共患情况,在羊群养殖场中较为多发,但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即使是较为严重的病情,也会展现出轻微症状。羊泰勒虫病是由于机体感染泰勒虫,从而引发的蜱传性血液原虫病,通常在绵羊和山羊养殖过程中较为多发。文章分别对3种原虫病的特点、诊断和防控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各地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其人畜共患风险,采用基于ITS基因的巢氏PCR方法,对江苏、福建、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动物园圈养大熊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进行调查和检测。在31份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14份,总感染率45.2%,检测出SC02(13/14)和Peru6(1/14)两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种系发育分析表明,SC02和Peru6都属于具有人畜共患潜能的group 1b。本实验首次发现SC02基因型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大熊猫,表明大熊猫可能作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储存宿主引起人微孢子虫病,拓宽了基因型SC02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宿主范围。  相似文献   

13.
正该病是由于肉孢子虫寄生于猪、牛、羊、禽等多种动物骨骼肌和心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肉品检验重点项目,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1生活史其生长发育过程要有两个宿主,中间宿主有猪、牛、羊、禽及爬虫类等,终末宿主主要是人和肉食动物如犬、狼、狐、猫等。肉孢子虫主要寄生在中间宿主的食道肌、咬肌、舌肌、膈肌、骨骼肌等形成含有缓殖子的米  相似文献   

14.
化隆县牛羊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病原学调查方法,对化隆县屠宰场中猪、牦牛、绵羊胴体住内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调查,检查猪200头、牦牛180头、绵羊200只,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59.5%、14.7%、60.5%。结果表明,化隆县家畜住肉孢子虫病严重流行,威胁着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正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原虫病,在禽鸟以呼吸道或消化道的急、慢性疾病为特征。隐孢子虫属在鸟类根据寄生的特异性部位和微生物形态可分为两种:火鸡隐孢子虫只感染小肠;而贝氏隐孢子虫感染消化道,尤其是易于感染法氏囊和泄殖孔,也可感染呼吸道。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可提示为本病,确诊需进行实验性的分离和鉴定。可参考文中的防控措施,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正>一、新孢子虫病的危害新孢子虫属中的犬新孢子虫感染牛造成的新孢子虫病,是引起牛尤其是奶牛流产的重要病原之一。新孢子虫病呈全球分布,易引起妊娠5~7个月的孕牛流产。流产会使奶牛产仔间隔增加,缩短泌乳时间;奶牛场因流产问题会增加奶牛淘汰率,缩短奶牛的利用周期;新孢子虫的感染还可能打破奶牛场原有的育种计划,严重影响优质种群的扩大;感染新孢子虫的奶牛  相似文献   

17.
化隆县家畜膈肌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清化隆县牦牛和绵羊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膈肌压片镜检法,对青海省化隆县6个乡(镇)的牦牛和绵羊膈肌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化隆县牦牛和绵羊膈肌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0%和93.3%,感染寄生强度分别为11和41个/g肉样。化隆县牦牛和绵羊中住肉孢子虫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住肉孢子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隐孢子虫病可引起人与脊椎动物呕吐、腹泻、脱水等临床症状,没有物种特异性,不同阶段的脊椎动物均可被感染,但年龄越小,感染后发病率越高,威胁着人类及牲畜健康,同时也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隐孢子虫引发的隐孢子虫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主要从隐孢子虫病原体的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6个方面对隐孢子虫进行综述,以期为隐孢子虫引发的各种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猪体内会存在很多寄生虫,而住肉孢子虫病主要是寄生与猪、牛和马等多种动物和人体肌肉内的一种人和畜生共患的疾病。同时该种疾病也是我国动物养殖过程中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但是在住肉孢子虫检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尤其是在基层地区,还没有将住肉孢子虫病列为寄生虫检验项目中,对于存在的这种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对其进行改进,以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0.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对蚯蚓的感染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探索家蚕微孢子虫的感染宿主范围以及感染致病机制,试验采用属于原生动物环节动物门的动物—蚯蚓作为被感染对象,使用不同浓度的家蚕微孢子虫对其进行感染试验,观察并统计蚯蚓的感染和死亡情况,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蚯蚓体内微观变化及微粒子孢子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家蚕微孢子虫对蚯蚓的感染能力较强,其半致死浓度LC50为8.6×107个/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