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在长春农博园开幕。吉林省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省长蒋超良、省政协主席黄燕明等参观了农博会展馆、展区,了解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本届展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质量与安全"为主题,着力展示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国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     
2010长春农博会即将召开第九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将于近日,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农博园举行。展会内容分展示和活动两大类,共22项内容。一、展示类内容1.产品展销区。在展馆1、23、4、5号厅举办,设1297个国际标准展位。展区在重点推介吉  相似文献   

3.
<正>6月6日,第十三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组委会、执委会工作会议暨新闻发布会在长春举行。副省长隋忠诚、长春市市长姜治莹、省农委主任李国强、长春市副市长陈巳、省农委副主任柳涛出席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凤春主持。第十三届长春农博会将于8月15~24日举行,会期10天。展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为主题,以"构建三农展示平台、推动经贸交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内容特征,深入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乡村振兴目标的关联机理,导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功能属性,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深度匹配关联,产业兴旺需要农业经济、生态、文化功能提供动力支撑;生态宜居需要农业生态和文化功能回归助力;乡风文明需要发挥农业文化传承功能;有效治理需要农业社会和文化功能保障引领;生活富裕需要农业多功能性全面充分发挥。【结论】实现农业整体功能最大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要放大农业经济功能,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激活农业生态功能,让农业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屏障;挖掘农业文化功能,守住乡村发展的根脉灵魂;强化农业社会政治功能,为乡村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5.
备受瞩目的第七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9月1日胜利闭幕。本届农博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回良玉副总理参加了开幕式.视察了展会,并给予高度评价。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评价本届农博会是一届规模大、内容新、层次高和质量好的农业盛会。本次展会充分展示了农村改革的伟大成就、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丰硕成果、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振兴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整体精神风貌,为文化自身建设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但乡村文化振兴仍面临着政府的引领力不足、乡土文化渐行渐远、乡风文明尚待重建、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位、现代性公共文化空间功能发挥阙如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发挥其引领作用;重振乡土文化,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发挥主体力量,形成乡村文化振兴的整体“合力”;完善现代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场域意义,来提升乡村整体的精神风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7月20日,从第十五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展会将于8月12日~21日在长春举行,展会主会场设在长春农业博览园,同时在松原、公主岭和双阳区设3个分会场。省政府副秘书长于强主持召开农博会组委会执委会工作暨新闻发布会,长春市副市长桂广礼向媒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安全与质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定于2014年8月15日~24日,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农博园举行。本届长春农博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安全与质量"为主题,将重点展示我国特别是吉林省、长春市"三农"工作的新成就和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新成效,搭建农业经贸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外农  相似文献   

9.
备受瞩目的第七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9月1日胜利闭幕。本届农博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回良玉副总理参加了开幕式,视察了展会,并给予高度评  相似文献   

10.
<正>6月6日,第十三届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组委会、执委会工作会议暨新闻发布会在长春举行。副省长隋忠诚出席会议并对筹展工作作出具体要求。长春市市长姜治莹、省农委主任李国强、副主任柳涛出席会议。长春市副市长陈巳在会上通报了农博会设计及筹备情况。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凤春主持。第十三届长春农博会将于8月15~24日举行,会期10天。展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安全与质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12月11日~14日,以"科技助推农业,品牌引领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暨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简称"成都农博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召开。第二届成都农博会展出面积约3.5万m2,参展商多达800多家,其展示内容包含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农资农机、及精深加工农产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配套服务等,涵盖了农业全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和产品。展会共分为五大展区,分别为肥料展区、农药展区、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5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开幕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农博园举行,标志着本届展会正式开始。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吉林省政府副省长隋忠诚、长春市市长姜治莹、吉林省农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凤春主持。长春市副市长陈巳作了展会情况通报。长春农博会由国家农业部重点支持,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共同主办,长春市政府、吉林省农委、吉林农大联合承办,长春净月高新区管委会协办。本届展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安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定于2014年8月15~24日,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农博园举行。本届长春农博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贸易、安全与质量"为主题,将重点展示我国特别是吉林省、长春市"三农"工作的新成就和一系列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从农博会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二届长春农博会定于今年8月16日至25日在长春农博园举行。本届博览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为主题,着眼于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突出引导性、实用性和专业性,在展示内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创新特色。据了解,本届农博会进一步体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华人民代和国农业部、占林省人民政府、长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定于2014年8月15日~24日,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又民春农博园举行。本届长春农博会以"科技与绿色、交流与发展、文化与经贸、安全与质量"为主题,将重点展示我国特别是吉林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1日,第十六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简称"长春农博会")在长春农博园正式拉开帷幕,会期10天。本届农博会由国家农业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农业大学联合承办,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协办。本届农博会,在全省上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17.
彭杰 《江苏农业科学》2022,(11):260-26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农业科研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因此,做好农业科研人才发展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又称淮安市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开展针对农业科研人才发展需求的调查,分析了农业科研人才发展现状,发现农业科研人才具有高度关注服务乡村振兴和单位发展、对单位所提供的支持和团队建设方面有较高期望等需求,并从完善农业科研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农业科研人才奖励激励机制、加强科研立项资助与平台建设、发挥党员型专家先锋模范和党建与院所文化引领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农业科研人才发展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152-155
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发展驱动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地理学综合视角,深入剖析了都市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机制,即都市农业作为乡村发展系统的产业支撑,有利于促进乡村系统发展要素整合、驱动乡村经济社会结构优化、提升乡村功能与价值,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此外,明确了城市郊区发展都市农业以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提出扩增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提升都市农业产业链、创新连农带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如何帮助乡村从“衰落”走向振兴是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品种资源、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和系统结构功能目前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探讨其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蕴含乡村振兴所需的生物资源、技术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遗产地可以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提升农产品价值,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文化,最终实现遗产地的乡村振兴,从而形成了产品增值驱动、乡村旅游驱动和农耕文化驱动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包括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积累优秀人力资本、促进农耕文化繁荣、保护优良生态环境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5个方面。因此,提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建立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和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系列工程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产业兴旺的关键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农业产业融合主要分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农业功能拓展融合、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以及产业集聚型发展融合。通过推动农业产业融合,能够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降低交易费用,并且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农业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兴旺,要围绕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之路,延伸链条促融合,拓展功能促融合,提升内涵促融合,以促创新增活力为重点,在要素整合上下功夫。研究农业产业融合可以为新时代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