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美国家庭农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农业主要由家庭农场来经营,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共有农场219.6万多个,其中,家庭农场214.3万个;非家庭农场(主要是合伙农场、公司农场)5.34万个.美国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一般由其家庭成员负责.经营者的文化、科学素质较高,据我多次访问调查,至少半数以上的经营者具有大学学历.在家庭农场的经营下,美国农业得以持续发展,成为全球粮、农生产和出口大国,其成绩很大,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应有的尊重和赞誉.目前农村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2.
2013年,党中央就"三农"问题连续出台的第十个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农户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一、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通常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农业部看法,比较规范的家庭农场应符合以下条件:1.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即非城镇居民。2.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即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3.以农业收入为主。即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4.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即: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月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工作指导要求、管理服务制度、相关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把握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现阶段,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  相似文献   

4.
高宏 《现代农业》2014,(8):57-57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主体形式看,家庭农场一般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般经营规模较大,产业覆盖面宽,使用土地面积多,实行企业化管理、机械化作业。从经营范围看,家庭农场不仅从事传统的粮食种植,还扩展到蔬菜种植、苗木花卉培育、特种养  相似文献   

5.
《农家顾问》2014,(3):7-7
<正>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现阶段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商品农产品生产能力。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这一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在平阴县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中专门谈到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说到家庭农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针对农场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经营的农场,不论它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8.
安肖 《世界农业》2023,(6):136-137
<正>美国是农业大国。农场是美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政策保障体系的核心。本文介绍了目前美国农场数量、规模、收入水平等总体情况,以及农场劳动力的相关状况。1美国农场发展概况美国农业部将农场定义为:年度农业产值与政府补贴之和达到(或正常情况下本应达到)1 000美元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从类型看,美国农场主要分为家庭农场和非家庭农场。其中,家庭农场是指由主要经营者及与其有血缘、婚姻关系的人拥有的农场。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ERS)和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数据,2022年美国家庭农场约占农场总数的97.8%。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是今后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生产经营单位,是农户家庭经营单位的升级,是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载体。研究家庭农场、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搞好农业经营管理的紧迫任务。本文对叙永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推进叙永县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发挥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宁夏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种植玉米和水稻的生产效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同类主体旁证、口述笔录、走访、查看财务账目、生产经营台账以及田间考察等社会经济学一般方法,对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地址和法人、玉米或水稻种植面积、各种成本、收入等内容进行微观调查,采用全员生产效率指标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全员生产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建议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扶持和发展家庭农场,推动不同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研究制定大户和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上限,确保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安全不受威胁.  相似文献   

11.
松江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是上海市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据统计,到2013年底,松江区有家庭农场1267户,经营面积1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90%。松江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得到了中央和有关方面的肯定。一、松江区家庭农场的主要特点1.家庭经营松江区明确提出,家庭农场经营者必须是本村农户家庭、且户口簿上有两人以上农村户口,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得将经营土地再转包、转租给第三方经营。除季节性、临时性聘用短期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作为德国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为德国农业的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在德国学习培训期间的调研考察为基础,对德国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经营特征看,德国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平均在58.3hm~2,并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100hm~2以下家庭农场占比87.66%;种植作物多样化,实施覆盖耕作,并积极采用有机肥和绿肥,实现耕作方式绿色化;将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广泛运用到生产经营中,实现农业生产与管理精准化;积极采取种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场主年轻化,35~65岁的农场主占比86.7%,且都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农业教育或培训,掌握农业生产与管理的相关技能。从制度层面看,制定了详尽的耕地保护法律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3S技术推广与应用,实现农业生产全面监测,实行农业经营者准入制度,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家庭农场采取可持续的耕地利用方式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提出德国家庭农场经营对中国的启示:加快立法进程,系统设计中国家庭农场的法律体系;改进农业补贴方式,引导家庭农场自发性地保护耕地;强化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精准农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3.
梁影 《福建农业》2013,(9):1-1,5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的组成形式可以是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以谷物、蔬菜、水果、园艺作物或其他农作物种植以及水产养殖为主要经营项目,可以种养结合或兼营相应的农场休闲观光服务。家庭农场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市场主体资格登记。申请登记的家庭农场应具备一定的土地经营规模,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名称中应当标注"家庭农场"字样。  相似文献   

14.
1 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政策 在2015年开展了家庭农场登记制度的探索工作基础之上,2016年,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引导家庭农场健康稳定发展,主要包括:建立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名录,探索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信息直连直报.继续开展家庭农场全面统计和典型监测工作.鼓励开展各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设施用地等相关政策.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高等学校特别是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之一。随后,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一)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积要远  相似文献   

17.
从人员结构和经营情况方面,对郴州市1 203个家庭农场经营者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经历进行统计,发现郴州家庭农场存在土地流转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劳动力成本高、缺乏资金来源、缺乏配套设施用地和缺乏产品销售途径等问题,家庭农场经营者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为普通农民职业背景,缺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然后归类分析了家庭农场经营的主要产业类型,发现种植业是家庭农场的经营主要形式,种养结合经营比例高于养殖业,生态循环型和休闲农业型等现代农业综合体相对较少。最后在对郴州市家庭农场现有优势分析和产业发展现实困难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培养新型职业家庭农场主、谋划现代家庭农场发展路线、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和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等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杞县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全县农民进行土地规模性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构建了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杞县家庭农场在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下,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成为当前或今后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存的农业生产经营主要组织形态,杞县家庭农场中种植业大多参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型企业联合经营,多以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业社会  相似文献   

19.
品牌资产向消费者传递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信息,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和信息搜寻成本,增加其感知质量和期望效用,成为消费者溢价支付和生产者优质生产的桥梁,有助于家庭农场主提升经营绩效。本文基于信号理论和效用理论,利用2018年江苏省家庭农场运营监测数据,运用计量实证方法,分析家庭农场品牌资产利用和经营发展现状,探讨品牌资产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有56.1%的家庭农场具有品牌资产,具有品牌资产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高于没有品牌资产的家庭农场,其中注册私有品牌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最高。品牌资产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绩效提升,进一步将品牌资产划分为私有品牌和公共品牌后,发现只有私有品牌能够促进家庭农场绩效提升,公共品牌未能发挥其清晰传递质量信息的作用。因此,政府应积极引导家庭农场构建农业品牌资产,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农场主发展私有品牌,同时加强区域公共品牌治理,保护区域公共品牌声誉。  相似文献   

20.
张若健 《新农村》2004,(8):23-23
1.美国的农场 (1)现在,约有4.5%的美国人从事农业工作。农业曾经是一条谋生的道路,直到19世纪中期,只有几个大的商业农场主和牧场主认为农业生产为商业。普通的农民种谷物、饲养牲畜来支持他们的家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参加地里的劳动,耕种、收获、储藏食物等。今天,美国农场的平均面积已从175英亩增加到400英亩,其中约占2%的大农场生产的农产品占了37%的销售量。在美国的200万家农场中,大约86%的农场由农场主个人拥有,土地面积约占总农场面积的65.1%;合伙制农场的面积,大约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