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梁明 《中国畜禽种业》2011,7(4):124-125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快速、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本文对鸭病毒性肝炎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准确、快速诊断鸭病毒性肝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雏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易发。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雏鸭,7-20日龄的雏鸭发生率和死亡率特别高。我县为养鸭大县,年饲养量为130多万只。近几年雏鸭病毒性肝炎屡有发生,且无特效药可治,成为我县鸭的主要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对养鸭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进行快速诊断,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现将多年来用特异性疗法结合中草药治疗该病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VI.二联疫苗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是皮下注射和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三门峡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或病死肉雏鸭的肝脏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电镜观察、雏鸭保护试验、鸭胚中和试验鉴定为血清 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从而证明引起雏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鸭病毒性肝炎所致。用鸭病毒性肝炎标准毒株多次强化免疫家兔 ,获得兔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 ,用此高免血清给发病雏鸭紧急注射 ,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保存期。稳定性的测定是采用了不同保存条件、不同保存期(月)的二联苗,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中和掉二联苗中的相应弱毒后,测定剩下的鸭病毒性肝炎弱毒和鸭瘟弱毒分别对9日龄鸡胚的半数致死量和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感染量来判定二联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病是雏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传染迅速,高度致死。病原体是一种病毒,通过消化道感染。主要发生于10日龄左右的雏鸭,往往是突然发病,开始时精神萎糜,打瞌睡;随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死前头向后倒。通常在出现神经症状后几小时内死亡。鸭病毒性肝炎病还常并发或继发沙门氏菌病,大肠肝菌病等。并发沙门氏菌病时,鸭群精神萎顿,嗜睡,食欲废绝,拉黄白色稀粪,很快死亡。对患病毒性肝炎病死亡的雏鸭进行剖检,可见肝脏明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并有针头状坏死小点;肾脏充血和肿胀;胆囊肿大;十二指肠出血。  相似文献   

7.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滴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遂平县鸭病毒性肝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遂平县鸭群病毒性肝炎病占鸭发病量的42.5%,占第一位,鸭病毒性肝炎也是造成雏鸭死亡的主要病因.在被调查的218例鸭病毒性肝炎病例中,发病日龄以3~14日龄最多;发病季节以冬、春季最多;散养场户比规模化鸭场的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对该病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防制,使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首次免疫的适宜时间为28-30日龄,二免时间为产蛋前即23-24周龄.这样在60周龄内可使种鸭不发生鸭瘟和下一代雏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对于1-30日龄阶段的小鸭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主要是依靠母源抗体和环境的隔离、消毒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对雏鸭进行早期免疫的试验结果。试验采用不含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和含不同滴度母源抗体水平的1日龄的四川麻鸭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经皮下注射、饮水、滴鼻和喷雾进行免疫,探索不同免疫途径对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效果及免疫持续期,选出最佳免疫途径。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没有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皮下注射和饮水免疫,其中皮下注射效果比饮水稍好:①到3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4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皮下注射到3日龄、饮水免疫到4日龄均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保护期持续2个月以上。2.对有母源抗体的雏鸭进行免疫的最佳途经是饮水免疫:①到34日龄产生对鸭病毒性肝炎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坚强免疫力;②34日龄产生对鸭瘟部分免疫力,5日龄产生对鸭瘟的坚强免疫力,其免疫持续期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