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2006,(8):29-29
[案情简介]罗某是某村农民,父母都已去世,只有一个妹妹。罗桌看到村里有人做生意赚了大钱,便也想在村头开个小百货商店,但苦于没那么多本钱。后来他想起父母留给他们兄妹的一个祖传青瓷花瓶,据说该花瓶是明朝万历年间制造的,是罗家的传家之宝。罗桌为取得本钱,想把这件宝物以6500元卖掉,但又想到这只青瓷花瓶是留给他们兄妹的,应该把此事告诉妹妹,但转念一想,妹妹可能不同意,于是罗某又犹豫起来,不知可不可以卖掉这只花瓶。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到一则很温暖的故事:大学生袁柯发起了一个叫"快门三秒钟"的公益活动,"只需要短短三秒,就能留住乡村老人和孩子的回忆。"虽然拍摄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许多老人和孩子没有机会走出乡村,更没有机会拍摄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袁柯的"快门三秒钟"让老人和孩子收获了一份温暖和意外。袁柯三秒钟的公益,体现出了非凡的价  相似文献   

3.
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就请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  相似文献   

4.
寻觅那只古老的花瓶,你曾用它插放过岁月静好时的叹息。在灯光的终点处,一只金羽鸟停在水罐上,唱着古老的曲调。有一种梦想泛着微蓝的光芒,有一种优雅绽放出原始的姿态。  相似文献   

5.
对篮球竞赛规则演变纵向比较、归纳,从哲学思辩的角度来分析其理论原由。篮球竞赛规则的演变蕴涵人的"个性张扬",与中国传统体育哲学的"注重节制个人情感、欲望,为人庄重、谨慎,追求和谐、平稳,反对固执一端的偏激片面的中庸的文化性格"相对。也就造成我们对篮球竞赛规则的理解的偏差,裁判员执法只在"物质"层面模仿,不能达到"精神"层面的领悟。在影响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提高诸多因素中,篮球竞技运动的管理者和执法者政策(规则)的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
奇闻趣事     
<正>"猪八戒"每天"打"篮球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宏昂野猪养殖场,一群家猪与野猪的"混血儿"围着一个篮球乱拱,享受着自己的幸福生活——每天  相似文献   

7.
<正>新华社记者李民在《孩子有时间读书吗?》一文中指出:学生、家长,乃至一些学校拒绝课外读物,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一个现象。"拒绝"并非完全意义的拒绝,而是只让学生对中学阶段要求的必读书目和与课业相关的文学书籍进行阅读,并且只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吃饭,得知朋友最近在广州开了一家印刷店,主营业务是印名片。但是朋友的名片业务不是普通的商业人士,而是幼稚园的孩子们,她只给孩子印名片。原来,我朋友的姐姐有一个孩子去年上幼稚园了,有一次朋友的姐姐带孩子去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以社会学中常用的结构功能主义观点分析了篮球裁判的社会结构功能与角色。篮球裁判扮演着"仲裁者"、"教育者"、"服务者"的角色,对裁判的角色期待与冲突表现在态度层面、技术层面、社会互动层面。篮球裁判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内化的过程,需要裁判明确目标、正确定位,通过努力将知识内化,在实际比赛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0.
Nancy Beiles  大海 《百姓》2010,(10):40-43
你的小宝贝喜欢幼儿园吗?会不会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就开始哭鼻子?是不是让你既心疼又担心:带着这样的情绪,孩子能在幼儿园好好学东西吗?其实,在校园之外,你也可以自己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生动的学习环境。教育专家证实,学龄前的孩子能通过看、触摸、实验来学习一切。这意味着,教育孩子只需要将他带在身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无论是让他帮你收起晒干的衣服,还是让他去追逐花丛中的蝴蝶。试试这些完全靠DIY完成的免费"课程计划"吧,说不定它们能成为一个小天才的启蒙。  相似文献   

11.
追求忘我     
《农家参谋》2012,(9):53
不要把自己当老鼠,否则肯定被猫吃。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家里生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患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孩子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孩子很好奇,极想亲  相似文献   

12.
一个花瓶     
一个年轻人爱上了一个姑娘.最后这个姑娘成了他的未婚妻。这天姑娘过生日.年轻人想送件礼物。他来到商店,看了钻石、珠宝……但它们太贵了。突然年轻人看见了一个花瓶,这个花瓶是如此美丽以致于年轻人觉得把它送给未婚妻实在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自由的精神,也离不开自我管理。但是,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是如何偏废了其中一方的。事实上,孩子教育的问题是自我问题的折射。我常常被问道:"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说:"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我们努力尊重孩子天性的时候,我们可能忘记了规范他的行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尊重"就不是真正的尊重,而是用我们自己的"自我"去塑造孩子的"自我"。因为缺少反省与反思,孩子反而  相似文献   

14.
郭玉红 《中国农资》2014,(19):26-26
<正>一次清理办公室时,发现墙角的花瓶里有一抹绿色很是引人注目,定睛一看,却是当初枯死被丢弃的富贵竹又发芽了,还长出了新叶,让我很惊讶。这根竹子还是几个月前带根剪下来的一截,当时把它插在一个有水的空花瓶里,过了好几个月也没长出新芽,甚至枝干都枯黄了,便把它丢到一边。没想到它居然利用花瓶里仅剩的一点水又长出了新芽,我赶紧把它重新插入大花瓶中。这株曾经被遗弃的富贵竹已变得绿意葱葱,新长出的枝丫已有10厘米高,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把它移植出来了。知道植物的生命力很顽强,但当我亲眼目睹富贵竹的绝地逢  相似文献   

15.
梅英 《农村百事通》2009,(4):111-112
竹编花瓶既是日常生活用品,又是现代居室和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传统艺术品。是投资少的好项目。适合家庭及乡镇企业生产,其制作技术如下:一、花瓶设计设计要适应插花的需要,造型一般是颈小肚大,上轻下重,以保证花瓶在插花后的稳固性。花瓶的口呈喇叭形。由于要考虑  相似文献   

16.
<正>巨野县独山镇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汉,名叫刘义诚。他有一帮很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加起来足有300多个。在抚养这些"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刘老汉不仅收获了自己的快乐,也收获了一份事业。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刘老汉和他的这帮特殊的"孩子"们。刘老汉有一个农家院,他的这个院落占地面积比较大,有2000多平方米。平时,他就和自己的"孩子"们生活在这里。刘老汉的"孩子"比较多,足足  相似文献   

17.
买蔬菜     
《农家科技》2011,(7):22
<正>百货公司里人流如潮,这时忽然听到广播里传出:"哪位家长丢了一个穿黄色格子衬衫,兰色牛仔裤的14岁小男孩,请立即到服务台认领。"只听旁边一个疲惫不堪的女子随即对身边的男子说:"亲爱的,趁着有人帮我们看孩子,赶紧到超级市场买点蔬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农村里出现了一个难题:"谁来种地?"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很难把庄稼种好。现在,这个难题在山东省的一些地方已经被破解了,因为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叫"田保姆"。刚下完一场阵雨,曲阜市圣鲁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振银来到仓库查看,这里堆着他收的1000吨小麦。今年收完小麦抢种玉米时正好赶上下雨,李振银  相似文献   

19.
2~3岁的孩子一般都要经过一个"反抗期",叫作"第一反抗期"。本来温顺听话的孩子,一到这个时期就会变得调皮、不听话。比如天气凉了,妈妈让孩子穿外套,孩子硬是不穿;客人来了,妈妈让他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他就是不理不睬。  相似文献   

20.
袁亚娟 《百姓》2002,(8):6-8
第一只花瓶:"留芳百世"与"遗奥万年" 曹操的原话是"不能留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也就是说"留芳百世"本应是一切立志作为者的首选,但是,从曹操自身的作为来看,其奸诈之举多于崇高行为.然而,他毕竟很幸运地成了成功者.他成了"以成败论英雄"的中国人心目中的"第一人".人们这样来理解曹操的话:只要个人能够光宗耀祖取得成功,无论留芳或遗臭都无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