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炭岩山地野皂荚灌丛水保功能及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石灰岩山地野皂荚灌丛系统调查及定位观测,初步掌握了野皂荚灌丛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2.
<正>12月27日,山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完成的"皂荚良种选育及野皂荚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历经7年时间,在对山西省皂荚和野皂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以果、刺两用为目标,进行了皂荚良种选育和嫁接育苗技术研究;对野皂荚灌木林开展了嫁接改造、定向培育技术研究。该项目选育出果刺两用型皂荚优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辽西野皂荚生长气候特点及立地条件,对流域内野皂荚林木本植物进行了详细调查,针对灌木群组的生态特性,探讨了野皂荚在辽西地区的生态利用,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凌源野皂荚生物、生态学特性调查与资源利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凌源天然野皂荚林的发现,填补了辽宁野皂荚树种空白,而且为辽西地区特别是瘠薄石灰岩山地造林增加了一个优良的造林树种。文章全面调查凌源野皂荚林分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伴生树种及地被植物等相关因子,多年观测其形态特征,通过对10年树木解析,掌握不同立地条件下树高、胸径年生长量数据。为开展半干旱地区石质山规模化造林及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野皂荚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在河南省太行山、伏牛山及黄土丘陵区等立地条件差的荒山荒地广泛分布,且生长良好。通过切接法嫁接硕刺皂荚,成活率高,可以发挥硕刺皂荚,产刺量高,品质好等优势,取得很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改善河南省山区及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野皂荚嫁接硕刺皂荚方法及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皂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其经济价值显著高于野皂荚。笔者通过分析3种野皂荚灌木林割灌整地模式对皂荚嫁接苗的苗高、基部粗度的影响,计算3种模式的投入成本,确定最优割灌整地模式和最佳割灌时间。结果表明,带状割灌整地为野皂荚灌木林地改造最优模式,当年的11月份至次年清明前为最佳割灌时间。  相似文献   

7.
野皂荚的生物学特性及播种造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冀南石灰岩低山区,由于历史上开发较早,原始植被破坏后,大都成为岩石裸露、灌丛稀疏的荒山秃岭。而且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工造林困难很大。而野皂荚适应性强、易繁殖、病虫害少、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可作为石灰岩干旱低山区水土保持的...  相似文献   

8.
野皂荚的开发价值及培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野皂荚的经济价值、保水功能及生长特性 ,说明了它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又能发挥巨大的水土保持功能 ,是一个既能绿化荒山 ,又能使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树种。并简要介绍了野皂荚的培植技术  相似文献   

9.
涉县现有野皂荚天然林15300hm^2,1200万株左右,年产野皂荚种子3000多吨,出售种子可收入500多万元,通过深加工,加工成龙胶粉叉可增收600多万元,是当地群众新开发的主要经济树种。野皂英为雌、雄异株,雄株只开花不结果,雄株占57.2%,约680万株。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探索野皂荚大树高接技术,我们从1998年在涉县申庄驼沟进行了高接改雄换优试验,经过7a多的实践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野皂荚耐干旱、贫瘠,生长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华北地区。2012年,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单位,对区域内自然资源进行科学考察,发现野皂荚片状灌木林,刷新了辽宁省植物分布的新纪录,具有重大生态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野皂荚嫁接皂荚的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插皮接和劈接的成活率均达到82%以上,嫁接当年新梢停止生长后高长量达到2 m以上。但劈接法比较费时、费工,最佳的嫁接方法为插皮接。不同砧木粗度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不大,但砧木越粗接穗的生长量越大。因此,在野皂荚改嫁皂荚定株时,要尽可能保留地径较粗的野皂荚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自然干旱胁迫对丽豆、野皂荚、连翘3种灌木叶片形态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保护酶活性来看,野皂荚抗旱能力较强,干旱胁迫28 d时出现受害症状,SOD,POD增幅明显;丽豆抗旱能力次之,干旱胁迫21 d时出现胁迫症状,SOD,POD增幅仅次于野皂荚;连翘抗旱能力较差,干旱胁迫14 d时出现胁迫症状,SOD,POD增幅较小。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野皂荚耐干旱、贫瘠,主要生长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华北地区。2012年,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与北京林业大学等相关单位对青龙河流域内自然资源进行了科学考察,结果发现了野皂荚片状灌木林,刷新了辽宁省植物分布的新纪录,具有重大生态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野皂荚是一种野生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仅涉县就有23万亩,约1200万株。长期以来一直是野生野长,只能当柴禾用。近年来,在有关科研部门的帮扶下,发现其种子是纯天然化工优质原料,可以生产“羟乙基龙胶粉”,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很高,其副产品是高蛋白饲料。1999年涉县政府确定野皂荚为涉县一特色产业大力开发,通过封禁、人工培植已初见成效,1999—2000年平均年产野皂荚种子3000多吨。农民增收400余万元,经过加工龙胶粉,又可增收1200万元,为山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和皂荚(Gleditsia sinensis)的种子坚硬,种皮透水性差,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发芽率和成苗率低。为此,本文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机械破皮位置(子叶顶端、中部、胚根端)、不同浸种温度(25°C、37°C、42°C)和不同土质类型(黏土、沙土、营养土)对两种皂荚属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胚根端进行机械破皮、37°C水浴浸种8 h或16 h和黏土中萌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最高,野皂荚种子平均发芽率达88.33%,皂荚种子的发芽率达94.33%,且出苗整齐一致。  相似文献   

16.
NMR法研究我国主要植物胶资源的多糖化学结构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植物种子多糖^1H NMR和^13C NMR分析表明,胡芦巴、皂荚、野皂荚和塔拉多糖与瓜尔多糖化学结构基本相同,同属半乳甘露聚糖,即主链由β-(1→4)-苷键连接的D-吡喃甘露糖组成,D-半乳糖以侧链形式通过α-(1→6)-苷键连接到主链甘露糖分子上;不同植物种子多糖,其半乳糖与甘露糖比值不同,其中胡芦巴1:1.2、皂荚1:2.5、野皂荚1:3.2、塔拉1:2.4(瓜尔1:1、6);种子多糖均为中性粘多糖,熔点在263~272℃之间,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v)为206000~343900(瓜尔胶Mv为43060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时、定株来进行实地调查、观察野皂荚枝、花、荚、种子及根系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野皂荚为雌雄异株、自花不育树种。新梢4月中旬开始生长,5月上、中旬生长最快,日平均生长量1.04cm,6月上旬停止生长。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层在5-70cm处,占总根量的77.8%。萌芽力强。盛果期大树多数枝条成为结果枝,而且连续结果能力很强。结果枝的长度、粗度与每果穗结果的莱数、种粒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野皂荚 ,学名 Gleditsis microphylla,豆科皂荚属 ,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河北 ,分布于山西、山东、河南和陕西等地。特别耐干旱和瘠薄 ,根系萌蘖能力强 ,多生长于黄土丘陵、多石山坡和石灰岩山地 ,可用作山区公路绿化 ,也可用作绿篱树种。1 生物学特性野皂荚属强阳性植物 ,根深性树种 ,特别耐干旱瘠薄 ,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长势最好。多生于黄土丘陵、向阳山坡和石灰岩山地。根系萌蘖能力强 ,耐砍伐 ,可用作薪炭林树种。2 应用分析( 1 )干旱山区公路绿化 野皂荚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带 ,根深 ,耐干旱瘠薄。是干旱山区公路绿化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9.
<正>野皂荚(俗称野皂角,拉丁名:Gleditsia hetero-phylla bunge),是皂角树的同属植物,呈灌木或小乔木。近年来,在退耕还林匹配造林工程实施中,邯郸市磁县、峰峰矿区对野皂角进行了改接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们对其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期望  相似文献   

20.
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种子具有坚硬的种皮,自然状态下不易发芽。通过对其种子进行酸蚀处理(用浓度为98%,75%,50%的浓H2SO4分别酸蚀15 min,25 min,35 min,45 min)和高温水浴处理(恒温50℃,70℃,90℃条件下分别水浴5 min,10 min),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吸涨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浓H2SO4酸蚀野皂荚种子25 min,萌发效果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和吸涨率分别为86%,73%,100%.采用恒温水浴的方法处理野皂荚种子,发芽率均≤50%,萌发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