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激发村民参与乡村规划意愿、增强村民议事水平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何通过当地村民更易接受的方式,让其表达出对于村庄发展的真实想法,是当前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浙江省宁海县下畈村公共空间选址规划为例,采用可以提供实时空间分析结果的“三维电子沙盘”规划决策支持工具,将交互式乡村规划方法应用于下畈村公共空间选址过程中。结果表明:基于可视化的“三维电子沙盘”技术,将实时空间分析结果融入到交互式规划过程中,可以使包括村民在内的各参与主体有效参与到公共空间选址的交互讨论与决策过程中,有效管理矛盾冲突,为乡村人居环境规划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依据,使各方顺畅地达成公共空间选址共识,同时其可实施性得到极大提高,有效促进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资源匮乏型村庄面临着资源短缺、基础薄弱、缺少资金支持、缺乏重点产业支撑等困境,如何依托社会各界力量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弥补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协同融合理论,构建了资源匮乏型村庄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框架。结合贾西村调查研究发现,资源匮乏型村庄摆脱发展困境,实现产业振兴的内生发展,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依靠社会资本协同融合村庄内外资源要素,破解资源困境;(2)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协同融合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方利益主体,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3)利用“乡贤+政府+市场”的力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乡村产业发展布局;(4)发挥联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使乡村产业共建与共享协同融合,调控分配格局,确保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地区20个美丽乡村的107个公共空间为调查对象,分析乡村公共空间植物群落的物种构成、植物多样性和垂直结构特征,并对不同类型乡村和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乡村公共空间调查共记录植物111科259属344种,植物群落丰富度和乡土性较高,以“乔+灌+草”模式为主。从乡村类型来看,休闲旅游型乡村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最高,但乡土性最低,乔木、灌木层的多样性、均匀度较高;而自然生态型乡村植物群落乡土性最高,草本层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也最高。从公共空间类型来看,点状和面状公共空间植物群落的丰富度以及乔木、灌木层的多样性比较接近且明显高于线状。此外,不同类型乡村和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优势乔、灌、草的差异较小。不同类型乡村和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植物群落特征存在差异,植物景观也各有不同,应在了解植物景观特点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和植物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以“公共文化空间”概念指称乡村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研究趋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了解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究未来研究重点,对新时期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促进农民精神富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方法/过程]文章对2012—2022年10年来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归纳现有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研究重点。[结果/结论]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整体研究和特定类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研究。前者包括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空间类型、价值功能、发展演变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重构路径;后者包括乡村传统文化空间、乡村现代文化空间、乡村新型文化空间建设研究。研究的政策导向和问题导向明显,研究日渐深化、系统化、理论化。未来可从不同类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路径对比、乡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数字空间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创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评价指标、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特色等层面开展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城郊型乡村“三生”功能评价,厘清乡村发展的要素差异和空间特征,提出村庄分类发展策略,助力乡村振兴。【方法】以晋安区北部59个村庄为例,将乡村发展分成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要素,从“三生”视角构建村级乡村发展评价体系;运用TOPSIS法分析要素差异,并依据要素显著水平进行村庄空间定位,重构以“中心村”为依托的多村结合、联村共振的区域发展路径和振兴方案。【结果】(1)晋安区北部农村发展要素水平不高,要素间差异较大,表现为北低南高。(2)受地形地貌限制,少量分布在区域干道附近或地貌比较平坦的村庄,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较显著;生活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交通比较方便、人口相对密集、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资源和土地利用比较丰富,交通可达性好,但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生态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交通可达性不足,生活环境条件欠佳。【结论】晋安区可以形成12个功能定位不同、生产生活生态结合的乡村板块。研究结果可为分类施策、科学引导形成突出特色的城郊型乡村“三生”协调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公共空间的“传统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城市化时期-新时期”四个时期的治理流变,以云浮市云吟村“共同缔造”的实践历程为研究对象,针对乡村公共空间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前乡村公共空间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对策。结果表明,乡村公共空间面临着公共价值理念淡化、公共空间失落退缩、公共文化逐渐式微、公共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对此,提出应该弘扬乡村公共文化、培育多元文化主体、挖掘乡土文化内涵、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建立乡村公共空间多元治理格局,重建乡土公共性,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和美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将阜阳市的地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相融合,以延续地方文化脉络,唤醒乡土记忆,提升乡村活力.该文分析了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阜阳市可用于乡村景观建设的地域文化类型及表现形式,对具体的营造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阜阳市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安徽省443个调研数据对村民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认知和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意愿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不均衡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卫生保障条件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水平相对偏低,互联网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大部分村民愿意以出资方式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提升行动,村民对村庄环境提升作用认识、对村干部信任程度对他们的出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议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关注乡村人居环境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解不同地域乡村生态景观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针对性地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 107个村庄进行的生态景观问卷调研,评价了不同地域乡村村庄生态景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1)调研乡村对自身发展各方面的评价均不理想,仅“民生和谐”达到满意程度,乡村旅游发展不满意程度最高;乡村特色缺失严重,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有待改善;(2)乡村居民点空心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可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潜在资源;(3)村庄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和村庄绿化方面均有待改善;(4)农田沟路林渠生态景观基础设施存在绿化不足、过度硬化、沟渠废弃、林网不完善、缺乏管理等问题;(5)各地区间比较,华东地区在乡村生态景观建设方面情况最好.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开展乡村景观特征评价、治理居民点空心化、加强村庄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创新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加快乡村生态景观和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发和应用几个方面来综合解决.  相似文献   

10.
结合土地利用功能差异及村庄发展状况,科学划分乡村类型,是编制村庄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乡村发展和振兴的基础。本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从生产、生活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村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产业3个方面构建乡村发展状况评价模型,系统分析村庄土地多功能性和乡村发展水平及两者的耦合状况,识别乡村发展类型并提出各类型乡村发展路径,为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乡村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公共景观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元素。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陇东村的乡村文化特色为切入点,研究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陇东村既注重保护历史特色、生态底色,又兼顾现代化的人性设计和村庄发展的融合,通过乡村公共景观设施同乡村自然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改善乡村的空间环境与生态质量,充分体现了乡村的自然和谐之美,成功打造了生态环保、生活和谐、精神文化充实的“魅力陇东”,从而探索出一条乡村公共景观设施“美丽”的传承与嬗变的具体路径,是类似山区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范本。  相似文献   

12.
“三治融合”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于中西部资源贫困型村庄更需要重点关注“三治融合”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实效的核心动力。以贵州省大多数资源贫困型村庄为例,“熟人社会”冲击了以地缘或血缘为纽带的共同体,“半熟人社会”使得原子化村庄呈现出“分裂”和“竞争”的状态,分析认为,群众共识(法治)和道德规范约束(德治)无法形成礼法兼具的共同体,因此村民自治成为了“三治融合”长效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让乡土社会中的自治“无为”变成自治“有为”,进一步激活村民内生动力、履行社会公共责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走好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3.
苟锐  杨霞  黄洋  康爽  曾琨 《乡村科技》2019,(11):24-27
乡村活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通过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对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保平镇进行实地调研,构建了乡村活力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保平镇19 个村的乡村活力综合得分并做空间表达,结果表明:家庭主要支出、农业生产、务工收入以及农业必要支出为影响保平镇乡村活力的主成分因子;从空间分布看,保平镇乡村活差异呈现从中部向东西部降低的规律。此外,对保平镇乡村活力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保平镇乡村活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景区村庄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建设与发展对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目前浙江省湖州市乡村旅游与景区村庄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景区村庄特色体验项目主要有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休闲健身、研学旅行4种类型,并存在着同质化、档次低、参与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应从村庄特色魅力乡村文化、社区村民参与、融入文化创意3个方面开发与设置体验项目,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层次与品味。  相似文献   

15.
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县域空间区划体系,配之适宜的空间管制措施是实现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县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与乡村发展、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多尺度、多角度和多类型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空间区划体系。研究表明,县域空间区划体系可以从县域功能分区、村域振兴分类和村庄发展分型三个层次构建。针对县域范围内各区域功能差异,划分为牵引区、本体区、保障区和协同区;基于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和区位条件等,将本体区划分为工业发展类、种养发展类、旅游发展类、林业发展类和渔业发展类等村域发展类型;基于村庄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和景观特征等,将村庄的发展型态划分为极核发展型、乡城转换型、特色发展型和转移发展型。结合各分区分类分型模式提出产业带动、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多元发展和分型优化的管制措施与发展路径。将该区划体系应用于依兰县,可以较好地反映依兰县乡村发展的空间格局,规范县域空间发展秩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6.
新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乡贤文化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调查发现,北京郊区大部分村庄有新乡贤在发挥作用,且多数村不只有一位新乡贤;发挥重要作用的新乡贤类型主要是德高望重型、高知善举型、致富反哺型、道德模范型、退休官员型和文化能人型;“十二五”期间乡村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村干部的科学管理,同时新乡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数村民对本村新乡贤心存感激、非常敬重。但由于新乡贤文化在北京郊区还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有些乡镇宣传力度不够,缺少正式的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乡村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村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需求、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本调研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S村为调查对象,从村民需求的视角出发,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深入S村实地走访,了解到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精神需求、安全感需求、公共服务需求、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为强烈。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从村民需求出发,尊重村民意愿和愿望,着眼于满足村民的合理迫切需求,重点是要完善公共决策机制,满足村民重点需求;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精细化公共服务供给;构建人才保障机制,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兴安县乐群村村庄规划为例,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空间肌理的角度分析目前村庄普遍存在的 村庄空心化、路网未完全连通、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庄风貌不统一、村内景观同质化及忽视村庄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问题,本文从乡愁的角度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和空间肌理理念,在村庄规划中通过合理规划村庄布 局、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引导乡村建筑风貌统一、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营造乡村特色景观, 进行能够承载“乡愁”的现代化美丽乡村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乡村户外公共空间的适老化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苗六营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注记法对村庄户外公共广场的适老化现状进行了调研,通过分析广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更新策略。以期为积极应对乡村老龄化问题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够为今后乡村适老性公共空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省和河北省共7个村庄的村民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对一"深入访谈的方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探讨农民社会行为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南北方农户社会空间行为存在一定差异,而同一地区不同性别与从业类型的人社会行为也存在差异。第二,从业类型是导致农户迁移的重要因素。第三,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区迁移。南方样本村庄中21%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大多数迁移距离不超过30 km;北方样本村庄中迁移率为71%,迁移距离基本上为20 km以内。第四,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严重,通过分析发现,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务农人员平均年龄为63岁。从规划层面提出乡村振兴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土地复垦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