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森林防火抚育技术,包括修枝、割灌除草与定株、抚育采伐、间苗、剩余物清理、防火隔离带设置等,以期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幼林抚育是以中幼龄林,即从幼林郁闭到成熟林主伐前一个龄级期内林分为对象,进行的以除草割灌、定株修枝、抚育间伐、抚育材集运、抚育剩余物处理和林地清理等为主的森林经营活动,是改善林分质量和提高森林效益的重要经营措施。基于此,针对中幼林抚育现状和问题,提出中幼林抚育工作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业》2013,(22):32-33
杨树中幼龄林抚育主要以培育稳定健康的森林类型,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为目的.优先抚育密度过大、结构不良、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的林分。抚育工作主要包括抚育间伐、定株修枝、除草割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不同经营措施下落叶松林枯落物持水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经营措施下落叶松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以修枝抚育、引进灌木、孔状择伐、封闭抚育、带状皆伐5种措施,以未封禁作为对照,通过对未抚育、抚育后2a、抚育后4a落叶松林枯落物的储量、最大含水量、自然含水量、有效拦蓄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储量的大小,在采取措施以后2a与4a的表现出的状态均为:带状皆伐封育恢复孔状择伐修枝抚育引进灌木未封禁。在经过抚育以后4a间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大小分别为:引进灌木封育恢复带状皆伐孔状择伐修枝抚育未封禁。在经过改造措施的林分自然含水量均表现出高于对照区域,在改造的前两年,自然含水量大小为:封育恢复引进灌木孔状择伐带状皆伐修枝抚育,2~4a表现出的自然含水量的大小为:引进灌木封育恢复孔状择伐带状皆伐修枝抚育。在经过抚育改造之后的林分,有效持水量的大小排序为:带状皆伐孔状择伐引进灌木封育恢复修枝抚育。  相似文献   

5.
人工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生态移民等大绿工程在原州区的实施,在突显绿化美丽原州的同时,也出现了树木缺乏修枝抚育管理的问题,因此加强中幼林抚育是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和质量,加快后续资源培育的重要手段,是森林经营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松土除草、灌溉与施肥、幼林补植、修枝、间伐等方面总结了人工中幼林抚育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概述中幼龄林抚育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幼龄林抚育的措施,包括割灌、修枝、抚育间伐,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3种不同抚育措施(割灌+疏伐、疏伐、割灌)对杉木人工林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抚育措施均能明显促进林分生长,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林分稳定性,提高林下植被盖度,丰富林下植被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其中以割灌+疏伐抚育所起的生态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宿松县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措施及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有林培育,采取修枝、砍灌、补植、幼树选育及抚育管理等综合性技术措施,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林分质量;丰富和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提高大径材出材率,提高木材总利用量;增强森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实施大径级材项目培育,对宿松县林场国家储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进一步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宿松县的自然条件,从修枝、砍灌、补植、建设辅助设施、资源保护等方面总结了项目建设措施,并分析了建设成效,以期为宿松县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抚育间伐和修枝对落叶松用材林生长和冠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揭示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确定森林抚育经营方式,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用材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间伐强度(10种)和不同修枝强度(4种)对林分生长和冠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和冠层的主效应显著。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胸径和单株材积4 a总生长量逐渐增加,且各抚育间伐强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抚育间伐强度下,树高4 a总生长量间差异性不显著,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再减的趋势。在不同修枝强度下,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单木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抚育间伐强度的关系符合指数模型,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与抚育间伐强度呈现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各抚育间伐样地冠层的叶面积指数、冠下总辐射通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再减的趋势,冠下总辐射通量呈现先减再增的变化趋势。不同修枝强度间各项指标差异性不显著,综合分析来看,兴安落叶松用材林最适宜的修枝强度为1/2。  相似文献   

10.
本篇通过对贺家湾水源地实施生态绿化后的林分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从松土除草、浇水、施肥、幼林补植、修枝.间伐部分品种低劣和生长不良的树木等方面进行中幼林抚育。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适合龙岩市永定区金丰国有林场的森林抚育方式,本文通过实施2017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开展了疏伐+割灌除草、疏伐、割灌除草等不同抚育方式对森林抚育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疏伐+割灌除草森林抚育效果最佳,蓄积量年平均增长量较不进行抚育林分高11.65 m~3/hm~2,森林抚育效果表现为疏伐+割灌除草疏伐割灌除草不抚育。  相似文献   

12.
经营措施对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和经营措施对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林分结构参数,对甘肃小陇山全面清理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1)、油松(模式2)和日本落叶松(模式3)以及带状割灌改造华山松(模式4)、油松(模式5)5种灌木林地改造模式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模式1~5林分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459,0.431,0.388,0.514和0.472,抚育间伐对降低全面割灌造林林分林木个体分布的均匀性有一定作用,带状割灌造林能够减少均匀性而增加随机性,使林分更接近自然;模式1~5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347,0.291,0.291,0.323和0.324,属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的过渡类型。带状割灌造林和抚育间伐不仅均有利于提高林分的混交程度,而且还均能影响林分的直径分布结构,灌木林地改造后,其林分直径结构并未表现出纯林的直径结构特征;抚育间伐能对林木个体的大小分化程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带状割灌造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分的大小分化程度。【结论】带状割灌造林模式较全面清理割灌造林模式更有利于林分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和森林质量。本文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开展,研究了不同起始期修枝对人工黑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鲁中南山区人工黑松幼龄林适宜的修枝起始期为林龄10~11年,本文可为森林质量精准抚育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木的修枝抚育技术是林木管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木修枝抚育技术的类型很多,主要针对不同的林木生长状况实施不同的修枝抚育方式。本文主要对林木修枝抚育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于当前的林木修枝抚育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5.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质量。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开展,历时7年试验研究了不同起始期修枝对人工黑松幼龄林生长影响,确定了鲁中南山区人工黑松幼龄林适宜的修枝起始期为林龄10-11年,为森林质量精准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省永寿县马莲滩林场22年生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林分密度具有明显差异的2组侧柏人工林的树冠二维特征,以期为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的合理修枝抚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 平均冠幅和平均活枝下高均以密度较小林分(2 080~2 120株·hm-2)大于密度较大林分(3 560~3 760株·hm-2),而平均冠长和平均冠长率均以密度较大林分较大;2) 不同密度的侧柏人工林中,相同径阶和相同树高组林木的活枝下高、冠长和冠长率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而冠幅只在3 m树高组具有显著差异。表明林分密度对林木冠幅、活枝下高、冠长和冠长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对于不同密度的侧柏人工林应采取不同的修枝强度进行人工抚育。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鹅掌楸分枝多影响林木生长的问题,在鹅掌楸5年生林分进行修枝试验,结果表明:经过4年时间的生长,到9年生时有修枝的林分明显比没有修枝的林分长得好。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胸径达11.1cm,4年间生长了5.1cm,而没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胸径只有9.6cm,4年间只生长了3.5cm;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树高达9.1m,4年间生长了4.6m,而没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树高只有7.9m,4年间只生长了3.4m;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单株材积达0.0458m3,4年间生长了0.0387 m3,而没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只有0.0302m3,4年间只生长了0.0229 m3。修枝对鹅掌楸的幼树生长作用较大,很有必要,是鹅掌楸幼林管理的一个重要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红松人工林修枝技术对林木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4块红松人工林固定标准地的研究知得;修枝可显著提高林分的材积生长率并可改良林木的干形;修枝方法和侧枝粗细对切口愈合有着显著影响,一般应在侧枝较细时及时修枝,并可适当增加林分密度来限制侧枝粗度以利于修枝切口的愈合,修枝方法应采用紧贴树干平切的方法,在修枝强度上,提出了侧枝相对生长曲线法,该方法可较好地确定不同林分的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19.
修枝对红松人工林林木生长和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修枝与未修枝的红松人工林林木棰长和木木材力学性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生长速率、生长轮宽度、晚材率都是修枝林分大于未修枝林分,茯中只有晚材率差异显著;主要力学指标中除顺纹抗压强度,均是修技林分大于未修枝林分,其中只有抗弯强度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杉木中密度幼林光环境与生长修枝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不同修枝高度处理条件下杉木人工幼林光环境及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生长量的修枝效应,初步得到4点主要结论:(1)修枝明显提高了林内透光率,林内透光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修枝强度愈大,林内透光率恢复至干扰前状态的趋势愈明显;(2)修枝明显降低了林分叶面积指数,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林分叶面积指数呈线性下降,修枝强度高的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增长百分率相对愈高,修枝所引起的林分叶面积指数下降的程度远远低于林分透光率的增大;(3)不同修枝强度对隔行修枝林分的总生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过度修枝会对修枝木胸径生长产生抑制,而对修枝木高生长影响不显著;(4)强度为40%的修枝方式以约20%的叶面积损耗换取了透光率1倍左右的提高,且对修枝木材积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