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低碳经济被人们广泛关注。基于低碳理念的经济运行方式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和机遇。本文就低碳理念的提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低碳理念与园林设计原则结合的可行性、低碳园林景观设计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了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适用性,充分肯定了低碳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低碳园林设计和低碳园林景观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园林景观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黄文娟  葛幼松  周权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968-5970,5972
低碳城市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选择,而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是构建低碳城市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综述低碳城市社区的概念发展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外低碳城市社区建设经验,总结国内近几年低碳城市社区规划最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而阐述社区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方向与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3.
韦宇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32-1533,1565
回顾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基于对当前气候变暖的认识,认为人类活动是其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导致了严重的地球环境问题,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介绍了低碳城市的主要含义,并综述了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进展,强调低碳城市生活模式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针对我国具体情况,从低碳生活行为、低碳生活消费、碳预算生活方式3个方面指明了我国低碳城市生活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生活居住环境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低碳生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发展已上升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基于此背景,研究以生态文明和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理论内涵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建立一套包含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碳汇能力、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等六方面指标的城区生态文明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南山区的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评价,重点从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因此,急需探索海绵城市的绿地造景综合手法,找到一条低成本、易操作、低维护、可持续的道路。本文基于山地灌溉方式、贫地改造、平原排灌和林业造林等手法,营造出留水、导水、存水、滞水和植被等海绵体形式,彰显景观效果和低碳生态,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低碳的宣传,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不仅成为全球热点,在我国,“低碳”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正在被社会各方面以及广大老百姓所熟知,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实现的,我国正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全球变暖加剧,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不断的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低碳园林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功能设施。基于此,就低碳园林的生态学建设途径进行讨论研究,希望给相关园林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应付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低碳农业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分析我国实施低碳农业经济的必要性出发,探讨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困境,提出制定各地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低碳宣传、加快技术开发应用和发展森林碳汇等措施以保证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 低碳农业的提出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高碳"活动产生大量CO2、CH4、N2O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大气环流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必然趋势.低碳经济实质是节约能源、高效利用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开发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在社会生产中、在科学研究中、在工作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广泛践行,作为与自然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农业,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0.
人类活动排放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重庆市于2010年被我国列入低碳试点城市,依据2001—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碳减排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夏固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210-10212
定期评价城市规划有利于后继规划的改进和有效实施。评估低碳城市空间目标下的城市规划实施,关键在于建立一系列评估指标体系。以减少碳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为目标,建立了土地集约紧凑利用、土地混合使用、交通结构、绿化覆盖率等城市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既为审视现行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空间提供了依据,又为城市规划修编增加低碳城市空间内容提供参考依据,以促使形成低碳城市空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涵盖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环境和低碳城市规划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分析了2004~2009年北京市的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得到了综合的量化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低碳城市的营建,总结和对比诸多国内外成功经验,整理形成一定的体系,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都市生态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为低碳城市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展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39-2242
全面总结了上海市8个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概况,并对试点城区的建设发展目标和低碳发展特色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8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规划有益经验,以期对其他类似城区低碳规划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刚  朱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22-18025
围绕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以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了水的景观特性以及人的亲水性,并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为例,阐述了水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强调水体能够活化、界定空间;水景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可塑性效果;水景能够调节小气候。结合实例,从水景的空间设计、尺度设计、文化性、生态性,以及滨水空间的设计、水景与其他校园环境要素的结合的角度,对校园中的水景设计展开探讨,并就水面环境维护、水系管理、利用水景的生态效益论述了校园水景的维护和管理要点,进而探讨了生态型校园水景的规划设计思路,以期提升现代大学校园水景规划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的职能已不再是单纯的文教区,而是作为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试图以云南农业大学边界效应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发展为例,从规划层面探讨大学与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校园内部功能调整、校园周边城市规划调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不断创新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高等院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笔者在对中外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及组织类型;可持续设计理论的框架下,借鉴城市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探求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给校园空间带来的影响,分析得出新型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型大学校园的空间形态模式,以期为目前正大规模展开的城市大学项目的建设与再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以生命属性划分城市绿地,自然河流、湖泊、池塘和湿地应归属城市绿地。提出除建筑物以外的一切空间均为开敞空间,包括所有的城市绿地、道路、广场、街道、巷弄、庭院等。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针对城市基本用地单元,如一个校园、一个居住小区等,亦即针对20~30万m2尺度地域的开敞空间,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整个校园开敞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以众多绿地廊道连接所有绿地斑块等规划和设计手法,使整个校园形成均衡网状结构套辐射网状结构的稳定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