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对湖南省东江水电站库区的后靠型移民开发进行了研究,发现开发移民有效解决了大量后靠移民的生计问题,但大量移民后靠安置也加剧了库区城镇的人地关系矛盾。同时,东江库区乡镇密集的人口和土地开发,极大地增加了当地的山洪地质灾害的脆弱性和危险性,因此需要全面评价东江库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的基础上进行城乡规划、土地开发和移民搬迁。  相似文献   

2.
目前,嘉陵区很多库区移民依然处于贫困中,如何使其尽快脱贫致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对库区移民增收面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设施落后、生产开发不足等三个主要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项目开发视角的嘉陵区库区移民增收对策,为嘉陵区政府解决库区移民增收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丹江口库区的移民特点,制定了移民科技培训的目标、原则等。作者根据库区移民科技培训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和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彭阳县库区移民和当地群众的生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该地区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以期为库区移民安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台县骆驼城井灌区库区移民安置工程自工程开工至今,在解决骆驼城井灌区库区移民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骆驼城井灌区库区移民安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今后本县井灌区库区移民安置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晓明 《新农业》2006,(10):7-8
兴建水库,就要有移民。国家为了帮助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设立了库区维护基金、库区建设基金和库区后期扶持基金。但由于扶持政策不统一、扶持标准偏低、移民直接受益不够等多种原因,目前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普遍较差,有相当多的移民仍生活在贫困之中。最近,国务院  相似文献   

7.
王洁  黄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51-22453,22460
后靠移民参与库区旅游开发有利于移民安置与致富发展,有利于库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后靠移民在参与库区旅游业时面临的观念、旅游业基础、参与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提出了促进水库后靠移民参与旅游业的对策:科学的观念革新和示范推广是前提,高效的库区旅游开发质量是基础,良好的移民参与能力和参与层次是关键,完善的配套政策与扶持是保证。  相似文献   

8.
要加快库区移民脱贫步伐,必须注重提高移民素质,根据库区经济与移民教育程度、劳动技能情况,采取移民易于接受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以库区青壮年移民为主要对象的科技培训。各级领导要重视科技培训,库区资金应向科技培训工作倾斜。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三峡库区移民的历史现实问题,分析了库区移民致富面临的政策支撑发展机遇及问题与挑战,以库区丰都县龙孔镇示范产业生产基地为例,初步探索出库区移民安稳致富"万元增收"创新模式,建设示范园区生产基地,创新产业合作模式,为移民提供新的致富之路,提高移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关系到库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更关系到库区和谐与稳定,意义重大。根据安徽省库区发展现状,分析了库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增加移民收入、加强土地整理、提高移民素质、完善基础设施等发展路径,并给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库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构建“比较内容-比较理论-比较维度-心理机制”的分析框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和省级匹配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和阶层定位比较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民工幸福感受到收入和阶层定位在横向和期望值两个比较维度的影响,即相对剥夺与隧道效应心理机制是新时代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而收入和阶层定位纵向比较却与农民工幸福感无显著关联。新时代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关注农民工不同社会比较心理机制的演变逻辑,促进农民工在精神层面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2.
安康市避灾移民搬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产要素理论,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三峡移民、"5.12"地震灾民安置工程与陕西省安康市避灾移民搬迁工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避灾移民搬迁在生态修复、农民增收、推进城市化、共享文明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着"搬入区超载"、"致富难"和"观念滞后"等地理、经济、社会问题。将"进城上楼"调整为"村内就地相对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开展居民素质教育,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举措将是解决目前避灾移民搬迁工程问题的可选之策。  相似文献   

13.
王玲 《现代农业科技》2014,(14):348-350
以泰兴市黄桥镇为例,总结当前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深入探讨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并从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健全保障救助机制、强化组织推进5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以为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财产性收入对提高贵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贵州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试图探索提高贵州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0年新疆阿瓦提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了统计模型,得出了影响农民增收因素的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收入、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农户户均政策补贴收入、农民非农活动收入、户均受教育年限这7个变量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棉花价格、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非农活动人数这3个变量对农民增收起负向作用。最后实证分析了影响阿瓦提县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詹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79-15481,15484
根据1990~2010年福建省农村各产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停留在"候鸟式"迁移阶段,没有真正实现市民化。测度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海市1 184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指标体系,测算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探讨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总体处在半市民化状态,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略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其市民化程度分别为52.38和51.40。极低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低,仅为0.08%;较高市民化状态农民工占比较高,达54.48%;完全市民化状态的比例偏低,为1.69%。经济状况和基本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了可能,心理认知和社会接纳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基本素质、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5~2014年海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人均收入、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探索影响海南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进行变量筛选,消除多重共线性,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显著;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由收入水平唯一决定,符合绝对收入假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储蓄差距对消费差距影响显著,消费差距函数符合生命周期假说的近似形式。消费水平的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表明:收入和物价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长期边际效应大于短期;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短期边际效应大于长期。消费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短期效应略大于长期;储蓄差距对消费差距的长期、短期边际效应都较小,长期边际效应略大于短期。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与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消费差距与收入差距、储蓄差距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琼芳  王健 《湖北农业科学》2016,(23):6292-6296
以三江源地区的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以农牧民收入结构为中间变量,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农牧民收入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农牧民收入结构变化而与农牧民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工资性收入是未来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关键节点。因此,以优化产业结构为路径提出了促进农牧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实证分析探讨了家庭收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收入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存在正相关性,收入对于农民从事农业积极性的影响非常大,要真正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要加大直补惠农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力度等措施,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提高粮食自给率,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