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尤其是体现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恶化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简述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含义、构成及功能,并通过对国外河流建设的介绍及对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杜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99-10800,10803
城市河流的水环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作用于城市河流更为频繁,也让河流环境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研究背景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指标,以期为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变化规律,有效控制污染物输入量并提高河流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划要求.以松花江哈尔滨段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二维水质模型的分段求和模型(SSM),核算COD、TN和TP动态水环境容量;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分析模型各输入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COD、TN和TP实际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19723.26、8040.78和2161.34 t;COD和TP实际水环境容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COD:r=0.766,P=0.004;TP:r=0.63,P=0.028).因此,丰水期是降解污染物、提高水环境容量关键时期;气温、流量是影响动态水环境容量主控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及流域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现行水环境容量计算的设计流量条件,分析了浙江省典型河流径流特性,以浙江省山溪性河流和平原河网为例,采用水质模型对水质现状和各种治污措施进行了测算,并对现行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污染控制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分析水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以合肥市重点水域十五里河为研究对象,针对主要的污染物指标氨氮和总磷,基于MIKE11水质模型水动力模块(HD)和对流扩散(AD模块),构建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计算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并与传统一维模型计算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基于MIKE11水质模型计算金寨路断面氨氮和总磷的月均水环境容量分别是-2.83 g·s-1和-5.86 g·s-1,希望桥断面氨氮和总磷的月均水环境容量分别是-15.64 g·s-1和-1.07 g·s-1,与一维模型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动态特性。该方法为MIKE11模型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并为十五里河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提供新方法,为其他类似污染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汾河新店-入黄口段的水环境容量以及污染物削减量。【方法】从水环境系统多种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以盲数理论为基础,将水文、水质盲数化,利用盲信息下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对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分析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量。【结果】汾河新店-入黄口段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2.3和-58.4 t/d,表明该段污染严重,水体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需要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中COD和氨氮的削减量分别为62.3和58.4 t/d。将该计算结果与确定性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盲数理论的不确定性方法能够较为合理、科学地确定超标严重河段的污染物削减量。【结论】基于盲数理论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考虑了河流的水文、水质等因素的实际变化,应用于实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外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其对我国河流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适合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季节性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式及预测模型。【方法】以山西省涑水河为例,基于河流分段(上游(横水铁路桥断面以上)、中游(吕庄水库断面至横水铁路桥断面)、下游(吕庄水库断面以下))和分季节(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原则,在传统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涑水河流域现有的水文资料、环境资料及生态、经济等资料,探索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构建涑水河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式与自适应调整粒子群-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用涑水河流域监测数据、历史资料进行验证。【结果】水体原污染物质量浓度、当前水环境的质量标准、河流距离、河流流量、排放污水量和排放时间是影响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涑水河3个断面之间水环境容量计算值与预测值均非常接近,计算值相对误差为0.12%~1.47%,预测值相对误差为0.09%~2.02%,可见计算方法和预测方法的精度均较高。【结论】涑水河水环境容量预测值可用于指导涑水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环境污染控制,对推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周围的中小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湖南省城镇水环境尤其是河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质改善系统,并对堤岸进行生态修复等河道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为类似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环境容量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水环境容量的概念,指出了水环境容量建立的基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系统健康;从水环境容量的本质出发概括了水环境容量的主要特征;论述了目前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展望了水环境容量定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众多领域研究的重点。河流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核心空间结构,开放空间作为绿地生态网络的基础,二者关系的研究对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河流与开放空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对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含义、功能机制、评价指标的分析,以南阳市为例,提出河流与开放空间耦合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原有的自然生境支离破碎,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持续性的保证。为此,本文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价值,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则与方法,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途径,重点介绍了在城市及周围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省域中心城市具有经济体量大但综合承载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合肥市2010—2019年综合承载力数据表明,合肥市承载力发展情况良好。2014年后合肥市已经实现在理想城市综合承载力内实现可持续发展。10年间硬件承载力取代软件承载力成为制约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的因素,管理、资源和土地承载力代替科技和设施承载力逐步成为较大的障碍因子。建议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环境整治手段、强化基础产业引入和促进产学研进一步融合发展等方面促进合肥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持续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北方缺水城市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水资源利用与污染并存,以及过量开采地下水等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流域调水、限制地下水超采、节约用水、废污水资源化、充分利用雨水、实行水价改革等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健康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近10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基于社会发展压力、经济发展压力、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生态弹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8—2017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森林覆盖率对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有较大影响。2008年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基本安全的城市有6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5个,不安全的城市有2个。2017年研究区城市里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较安全的城市有1个,基本安全的城市有1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7个,不安全的城市有4个。2008—2017年5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8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中心向南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当前城市存量土地严重不足的必然途径。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建立四层指标评价体系,为了避免过分强调集约发展对环境造成破坏,特别增加了可持续利用因素层,通过对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测度,结果显示珠三角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呈现由经济地理中心向外围递减的特征,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城市地理区位、既定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旧城区改造和土地出让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和用水压力问题,采用生态足迹模型,从时空角度对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04—2018年期间,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受年降水量的影响,波动变化明显;全省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最主要的农业用水形式仍处于水环境危险状态;从空间上看,2017年吉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较高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城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高地区为东部城市;各市(州)中,白城市水资源生态亏损严重且水生态安全状况较差,白山市和延边州的水资源储备充足,开发潜力较大;全省水环境安全整体态势良好,但区域间水环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吉林省水资源存在短缺现象,政府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等用水方面做出相应举措,以期实现吉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园林绿化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的基础。目前,有许多城市盲目移植大树、绿地中建造假树假景、园林装饰材料高档化以及人为破坏绿地较为严重,这些影响了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坚持生态学原则,从转变规划观念、创建节水型园林、实施垂直绿化、等方面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使人、城市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