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以自制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加热方式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湿法糖接枝反应,并对接枝物功能性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接枝物溶解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醇溶蛋白-葡萄糖在超声时间30 min的溶解度提高了近86.2倍,达到27.22%;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也有明显改善。对相同反应条件下的玉米醇溶蛋白而言,接枝物表面疏水性有所下降,且玉米醇溶蛋白与葡萄糖接枝物的下降更为显著。FTIR分析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以共价键方式结合糖分子。SEM结果表明,接枝物结构与玉米醇溶蛋白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查米糠蛋白质量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等因素对米糠蛋白溶解性、乳化性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联合求解法确定米糠蛋白处理工艺条件为米糠蛋白质量分数3%,超声功率201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40℃,在此工艺条件下米糠蛋白溶解度为64.30%,乳化性0.85 m2/g。经过超声处理制备的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凝胶性、持油性都要高于对照组(未经改性处理的米糠蛋白),而持水性、黏度和分散性均低于对照组。故利用超声处理方法可定向提高米糠蛋白的功能特性,从而满足生产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燕麦中多酚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其化学组成,以超声波处理为辅助手段,以多酚提取量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优化,并利用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法对所获得的燕麦多酚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处理(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20 min)燕麦多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1,提取时间4.5 h,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燕麦多酚提取量为183.12 mg/100 g。通过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法检测分析,确定燕麦中多酚化合物以结合态形式存在,主要为N-3',4'-二羟基肉桂酰-5-羟基邻氨基苯甲酸、燕麦蒽酰胺及其衍生物、二烯酸与二十六烷-1-醇、26-羟基二十六烷酸和28-羟基二十八烷酸组成的酚酸酯化物。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促进红花籽油的皂化反应,研究超声功率、温度、超声时间、碱用量等因素对皂化率的影响,并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280 W,温度50℃,超声时间35 min,碱用量25%,在此条件下红花籽油皂化率为97.58%。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蜜柑皮中的总黄酮,单因素试验考察原料粒径、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原料粒径40~80目、超声功率225 W,超声温度79℃,超声时间20 min,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5的条件下,蜜柑皮(干基)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1.043 8%,比传统方法提高了14.76%。  相似文献   

6.
利用食源蛋白制备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天然活性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优化超声辅助酶解茶渣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工艺,本研究以茶渣为原料,以酶解液DPPH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逐级优化基础上,选定酶解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较好,在p H值为7.5、温度50℃、时间20 min、加酶量为400 U/g、超声功率为105 W的优化条件下酶解,酶解液对DPPH清除率达为85.36%,比对照活性提高了为31.87%。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低功率超声能有效提高碱性蛋白酶酶解茶渣蛋白效率,增加抗氧化活性肽得率,为开辟茶渣高值化利用的新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山药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山药总皂苷,以山药总皂苷含量为指标考察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3个因素对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山药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90%,测得总皂苷质量分数为0.60%。定性反应证明山药皂苷主要为甾体类皂苷。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蓝靛果多糖的工艺,提高蓝靛果多糖得率,以干燥后的蓝靛果为原料,以热水浸提法为基础,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三因素响应面设计,探究超声辅助提取蓝靛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选取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3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设计三因素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40℃,超声功率175 W;通过响应面法得到的最终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67 min,超声温度41℃,超声功率175 W,在此条件下蓝靛果多糖得率为24.324%,与预测值相近,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提取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超声波对燕麦蛋白质含量及功能特性的影响,以燕麦为原料,研究不同超声功率(100、200、300、400 W)和超声时间(5、10、15、20、25、30 min)对燕麦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持油性、乳化性、氮溶指数及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超声功率200 W下处理15 min为最佳超声处理条件,此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67.92 mg/g,持油性为2.04 g/g,乳化性为49.82%,氮溶指数为28.91%,DPPH·清除率为88.03%,ABTS+·清除率为81.93%。说明适当的超声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燕麦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改善燕麦蛋白质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技术提取乌龙茶多糖工艺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采用超声波技术开展乌龙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以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选用单因素试验探索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超声温度对茶多糖降血糖活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乌龙茶多糖活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水比,四个因素对茶多糖活性都有极显著性影响。以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水比为1:40,超声时间为40min,超声功率160W,超声温度为30℃,验证试验中乌龙茶多糖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为26.18%。  相似文献   

11.
以燕麦为材料,采用米根霉、米曲霉和毛霉3种霉菌分别对燕麦进行发酵,研究了3种霉菌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及水分添加量对发酵燕麦制品甜度和口感的影响,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3种霉菌发酵燕麦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米根霉发酵燕麦(RFO)的最优工艺为米根霉接种量0.5%,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3℃,水分添加量10%,在此条件下,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5.37±2.09分(满分100分);米曲霉发酵燕麦(AFO)的最优工艺为米曲霉接种量0.01%,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25℃,水分添加量10%,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4.21±1.32分(满分100分);毛霉发酵燕麦(MFO)的最优工艺为毛霉接种量0.01%,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0℃,水分添加量12%,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1.64±2.25分(满分100分)。试验优化了3种霉菌发酵燕麦的最优工艺,充分利用了燕麦资源,为新型燕麦产品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栀子中的绿原酸,考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对栀子中绿原酸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拟合试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 Expert 8.0.6 Trial优化试验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72.87 W,超声时间18.46 min,甲醇体积分数60.54%。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5.68%。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米渣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反应效率,采用超声预处理米渣。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对米渣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超声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50 W,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50℃。在最佳条件下,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5.41%,抗氧化肽的得率为35.55%。与未经超声预处理比较,抗氧化肽得率提高了39.86%,酶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力和还原力吸光度的增长率分别为54.06%,64.87%和82.27%。  相似文献   

14.
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及其缓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法合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接枝时间,引发剂用量,CMC/AM,初始温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接枝反应时间为3min,引发剂浓度为0.5mg/mL,CMC/AM为1/5,初始反应温度为30℃时,接枝率达62.69%。接枝共聚物对卵清蛋白溶液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为玉米种植大国,玉米年产量达2.5×10~8t。在食品行业中,玉米目前主要用来生产玉米淀粉和玉米油,而副产物玉米蛋白却被丢弃掉,造成蛋白资源的极大浪费。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首先超声预处理玉米蛋白(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然后以超声预处理过的玉米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以水解度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法制备玉米蛋白抗氧化肽的工艺参数。最终得到制备玉米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10 min,碱性蛋白酶[E]/[S]为10%,胰蛋白酶[E]/[S]为6%,酶解温度60℃,pH值9.0,酶解时间2 h。其中,酶解温度和pH值对玉米蛋白抗氧化肽的ABTS·清除活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超声酶法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超声酶法共同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影响,对不同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水解度对其乳化性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最终得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功率300W,处理时间20min,水解度为5%,在此条件下,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81%和28%。  相似文献   

17.
以杏仁粕为原料,通过预处理后得到杏仁粕蛋白,并采用不同的超声功率对杏仁粕蛋白进行处理,探究超声功率、蛋白浓度及超声时间对蛋白质的溶解度、巯基及二硫键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500 W,蛋白浓度4 g/m L,超声时间15 min;此时,蛋白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为160 mg/g。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籽瓜皮果胶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籽瓜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应用Box-Behnken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其果胶超声波辅助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籽瓜皮果胶得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超声功率p H超声时间;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提取籽瓜皮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50∶1(m L/g),p H 1.9,超声功率140 W,浸提温度67℃,超声时间54 min。在此条件下籽瓜皮果胶得率的理论值为13.85%,验证试验的果胶得率为13.58%,二者接近,表明该数学模型优化的籽瓜皮果胶提取工艺是可行的;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法提取籽瓜皮果胶,可比传统的酸提取法节省时间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黄秋葵干果荚为原料,选用超声辅助手段对提取其多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功率对黄秋葵干果荚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提取黄秋葵干果荚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5 min,液料比40:1(mL:g),超声功率90 W,在此条件下提取的黄秋葵干果荚多糖平均得率为3.53%(m/m);制得的RPS对·OH的清除率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IC_(50)值为2.41±0.07 mg/mL,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史美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129-137
旨在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米口袋中总黄酮并对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确定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4个因素的Box-benhnken的实验设计。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米口袋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指标值的数学模型。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0 g/m L,超声温度45℃,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60 min,总黄酮提取率理论值为8.08%,实际值为8.22%,相对标准偏差为0.33%。本实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时间短和成本低等优点,可为后期米口袋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