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东有 《农业考古》2006,(4):263-264
近日,陈文华先生集自己数十年农业考古研究和十多年专事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史研究的积累,由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学科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第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史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陈梧桐 《农业考古》2006,(1):233-235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史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农业科学技术史方面,从文化史或文明史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以致迟迟未见一部中国农业文明史的专著问世。最近,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陈文华研究员出版的力作《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填补了这个空白。  相似文献   

3.
吴海 《农业考古》2006,(1):236-237
著名农业考古学家陈文华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洋洋60万言,已由江西科技出版社隆重推出,令人眼睛为之一亮。这是一部学术创新之作,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一部沉甸甸的厚重之作。  相似文献   

4.
叶青 《农业考古》2006,(1):237-238
陈文华先生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视野开阔,构思宏大,资料丰富,议论纵横,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学术驾驭能力,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创新之作,也是一部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夯实基础、构建体系的厚重之作。  相似文献   

5.
王玉宝 《农业考古》2006,(1):238-239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是国家社科基础项目的研究成果形成的专著。该书从文明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少薄弱环节,乃至空白。此前的史学研究非常重视农史,但主要集中在农业本身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耕作技术、种植品种及生产关系等方面,即以物质文明为主,着眼于精神文明的研究较少,故本成果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亦为完整了解农业文明提供了又一重要侧面的通观知识。  相似文献   

6.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1):240-242
中国农业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以万国鼎主持的456册、37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书的整理和研究,其中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学史》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其中以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为代表。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业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如我所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开始辟有“农业文化研究”专栏,10多年来陆续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7.
《农业考古》2008,(1):F0002
美籍华裔何柄棣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声名卓著的农史学家,其代表作《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根据大量的科学、考古、文献 、语言等各方面资料论证中国古代农业的特殊区域性和独立性,首次提出中国农业本土起源的学说,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划时代的巨著。何教授多年来对本刊也很关心爱护,欣逢他九十华诞,特辟专栏以表祝贺 。  相似文献   

8.
惠富平 《农业考古》2002,(1):131-135,190
《史记》记述了黄帝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间的中华文明史,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宏伟,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通史著作。近年来,《史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史记》中的经济、科技问题也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司马迁记史叙事,经常涉及到当时的农业经济和农业科学问题,反映出他在这些问题上的独到见解。本文将《史记》研究与农业史研究相结合,揭示司马迁在若干重要农学问题上的认识和创造,扩充史记学以及农业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她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农业考古》是新时期的产儿,也是随新时期同步成长起来的刊物。它忠实继承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0.
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100-17101,17104
以古代文献中的农业记载为主线,揭示了古农书分布的情况以及特色性,并对古农书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古农书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农业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5月14日晚,从遥远的黑龙江传来了噩耗,尊敬的陈文华先生在出差途中,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陈文华先生是国际著名农业考古专家和茶文化专家,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担任我院副院长、《农业考古》主编、首席研究员,他的逝世,是我院的重大损失!陈文华先生半生坎坷,大学时代就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并被下放农村,接受改造,在这种艰苦的境遇下,先生没有灰心气馁。这一段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对中国  相似文献   

12.
《农业考古》2015,(2):338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农业考古》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本刊为大16开本,每期达350余页,60多万字,彩色封面及插页。每期定价25元(含邮资)。其中第1、3、4、6期为综合性(农林牧副渔),第2、5期为"中国茶文化专  相似文献   

13.
贺信     
《农业考古》2012,(1):15-17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值此贵院《农业考古》创刊三十年之际,谨向贵院、贵刊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考古》自198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的办刊方针,推出了大量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学术成果,开创了一个由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和农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新领域,为我国农业考古学科的创建与创新、为我国古代农业史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取得过许多重大的成就。早在史前时代中国就已有了成熟的原始农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四分之三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揭示出了中国史前农业的许多重要成就,对我们认识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要真正认识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成就,还必需把它放在世界范围考察,看一看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的位置。一、重要的考古发现有关中国史前农业考古的重要发现,数十年来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从…  相似文献   

15.
稿约     
一.《农业考古》以学术性为主,兼顾资料性、知识性的刊物,欢迎着重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化学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论文、简报及调查报告等稿件,也欢迎其他有关农史方面的文章。二.《农业考古》为双月刊,但各期内容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就有着极为丰富的古代农业文献,这些宝贵遗产是我们今天建设现代化强国所必须珍视、利用、借鉴的。本文从民族自信心、农业技术、献身精神等方面论述我国古代农业文献对现代农科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考古》2015,(1):4
<正>一、《农业考古》杂志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以学术性为主,兼顾资料性、知识性,欢迎着重从考古学、民族学和文化学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历史的论文、简报及调查报告等稿件,也欢迎其他关于国内外农业史方面的文章。二、《农业考古》为双月刊,其中第1、3、4、6期为综合性(农、林、牧、副、渔等)农史研究,第2、5期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1月27-29日,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与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考古》编辑部、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文明史学科承办的"明清以来的农业农村农民"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勇致欢迎辞,副院长万建强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计46人出席会议。梁勇院长首先代表江西省社科院向全体与会代表和来宾表示热烈  相似文献   

19.
连云港的古代农业与稻作文化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海州地区的地方史志中 ,关于连云港的古代农作有些重要的载述 ,指称云台山沿海地区的稻作年有两熟 ;类有三种。且品质优良 ,曾经作为给皇家的贡品。现代考古学兴起之后 ,田野工作中的大量发现又涉及这一地区农作尤其是稻作的起源。我们从 1979年开始搜集地方农史资料 ,并就稻作起源问题与被认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的南亚、云南等地相比勘 ,于 1983年在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编的《农业考古》上提出中国大陆沿海山地是稻作起源地 ,而云台山的诸项特征及考古遗存最为引人注目。在 1985年又应邀在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在墟…  相似文献   

2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1,(1):292-294,291
第二编农业工具 前言 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农业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禽(附蚕桑、渔业)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本编“农业工具”已在1981年2期至1983年2期、1988年1期至1989年1期、1994年1期至1996年1期发表,本期发表的主要是1996年以后的资料。 二,本索引主要收集已在《文物》、《考古》、《考古学报》三大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酌量介绍一些地方杂志发表的材料及各博物馆的收藏品。 三,索引中的“时代”,均按原发表报告注明,有明显出入者酌加更改。索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