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应用逐步回归和方差分析方法,对二次结实板栗产量形成与其枝生长发育理化特性的相关性作了分析,表明结果枝数量,雌花数量和枝条磷含量与结果母枝度呈正相关,而结果母枝粗度与氮含量成负相关,结果母枝磷含量除与氮含量呈负相关外,与结果枝数量及形成的雌花数量则呈正相关,同时就二次结实板栗二次生长发育,结实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证实其二次生长结实关系为负相关,即二次结实板栗不仅在二次生长上存在相互制约的负相关,而且在着花结实上也存在相互制约的负相关 。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种子园母枝结实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种子园10~11 a生的母树的雌花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结实初期,不同无性系母树雌花量差异显著;同一无性系不同母树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雌花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由多到少排序为阳坡、沟堂、阴坡;但是在结实大年与结实小年之间比较无性系雌花量排序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杨柴主要性状与结实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杨柴的结实枝数、苗高、节数、侧枝数和地径与结实量呈正相关,结实枝高度与结实量呈负相关,确定结实枝数和地径2个性状是测定杨柴结实量与选种、育种的主要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4.
杨柴主要性与结实量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杨柴主要性状与结实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杨柴的结实枝数、苗高、节数、侧枝和数和地径与结实量呈正相关,结实枝高度与结实量呈负相关;确定结实枝数和地径2外性状是测定杨柴结实量与选种、育种的主要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针叶树种子园结实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针叶树无性系结实量的遗传变异、自身的稳定性、早晚期相关及其与生长性状和雌雄花量的关系,概括了目前我国提高无性系结实量的方法,对提高我国针叶树结实量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杉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象州县茶花山杉木种子园母树的总花量(雌花时+雄花量)与树高,胸径等性状;材积与树高,胸径等性状之间进行了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总花量与树高,树冠表面积的遗传相关关系较为密切,总花量相关变异较小,性状稳定,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树冠表面积对总花量的直接作用最大。(2)材积与树高,胸径,冠幅,皮厚的遗传相关关系较为密切,相关遗传力通径分析表明,树高对材积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7.
油桐不同地方品种及家系性状变异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油桐的13个性状因子,分析了来自6省(区)不同地方品种19个家系多个层次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及不同家系的大部分性状都存在着遗传上的显著差异,并有较高的遗传力,品种G.V.C比家系G.V.C高;家系内不同个体的有些性状分离较大,但枝下高等性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油桐还存在着遗传上的地理位置效应:来自湖南的4个家系群体结实量水平最高,比浙江品种增产25.5%,尤以67号家系最佳,比最差家系增产近2.3倍;来自高纬度的河南品种生长和产量最差,而来自低纬度的品种树体生长较旺盛,但产量不很高。结果枝比、每序雌花数的结果数等性状与产量呈紧密的遗传相关关系,可以通过这些性状进行油桐良种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广西南宁地区林科所马尾松种子园内无性系开花结实习性及结实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同一无性花期差异较大,散粉期较授粉期短;80.7%的雌花分于树冠中上部,87.3%的雄花分布于中下部;65.6%的植株偏雄,13.8%的植株偏雌,该种子园内偏雄植株比过大;28.9%的无性系结实量稳定,34.4%的无性系结实量少或无产量,36.7%的无性系结实量大小年;产地较北的古枝、古召、柳花岭属稳产高产型种源,产地较南的琴清、派阳山、桐棉及容县种源为低产稳定型种源。  相似文献   

9.
油松优良家系的遗传变异及其综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年生39个油松优树子代测定材料进行了生长、结实量和适应性等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遗传通径分析,并利用相关遗传力进行间接选择研究,采用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优良家系.研究表明:油松优良家系间的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优良家系各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比较紧密,结实量和适应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树高、材积和冠幅与胸径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性状遗传力;树高对材积的直接控制作用最大,胸径通过树高对材积的间接控制作用最大.通过综合选择,选出生长迅速,适应强,而且具有一定结实能力的油松优良家系8个,分别比对照胸径提高12.8%~37.5%,树高提高7.5%~24%,材积提高31.5%~98.3%,结实量和适应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兴安岭地区22株核桃楸结实树的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年的总结实量与丰年、欠年的结实量和冠幅、分枝数相关系数是0.977、0.959、0.576、0.544,相关极显著;2年的总结实量与树高、胸径相关系数是0.440、0.486,相关显著。各单株间坚果纵横径比值变幅为1.1~1.8,平均变异系数为14%,根据坚果形纵横径比值标准,划分出椭圆形、长形和圆形。果形与出仁率有较大关系,圆形平均出仁率最高达17.06%,其次是椭圆形平均出仁率16.24%,最低是长形平均出仁率为15.66%。根据核桃楸坚果出仁率和2年总结实量与各因子相关显著性,制定综合评定标准和选优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球果量、雄花量等数量性状对油松优良无性系的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油松无性系种子园 2 2个无性系的球果量和雄球花量进行观测调查 ,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的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秩序排序法对各无性系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 :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极显著 ,而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并筛选出 1 61 #,6#,2 9#,63 #,78#5个球果数量大 ,占总数的 46% ,雄花量高 ,占总数的 5 7.6%的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浙西北杉木种子园花期和球花量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Until recently,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nomics and genetics of the seed crop from seed orchard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timing and duration of flowering, variation in fertility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lones used to establish the seed orchards. Change in climatic conditions however is an emerging factor that could prove crucial regarding the timing of flowering and synchronization among clones and thus,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eed producti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in flowering phenology and the duration of flowering were studied in consecutive years in a Pinus nigra Arn. seed orchard. Sixty plus trees represen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es in Northern Greece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seed orchard, and nineteen ramets per clone were planted in a honeycomb experimental design in order to avoid kinship. Temporal variation among clones, as well as spatial variation among ramets within clones growing at different sites of the orchard were recorded, for initiation and duration of male and female flowering. The majority of clones were synchronized in dates of flowering during the year with weather conditions close to the long-term climatic conditions, except for a limited number of clones that were precocious or late flowering. The pronounced variability in climatic conditions over the 2 years strongly affected the flowering and synchronization among clones, resulting in almost complete asynchrony during the xerothermic year,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a prolonged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 increase of 2.3 °C and a water deficit of 53% in a 7-month-period (November to Ma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ne of the effects of a warmer and drier climate may be the lack of flowering synchronization, as pollen shedding might be completed before female conelets reach the phase of receptivity. The restriction of male parentage to a limited number of clones severely violates the panmixia assumption and could result in fertilization failure. The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for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could potentially prove detrimental for fertility and flowering synchronization of forest trees, having consequences on the quantity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seed crop in seed orchards, and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forest trees in forest ecosystems due to the reduced percentage of sound seed.  相似文献   

14.
杉木干基萌芽能力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两片杉木子代林伐桩和杉木无性系采穗圃萌条数量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杉木子代林伐桩萌条数量在产地间、产地内家系间及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有中等以上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在37%~39%之间;产地的遗传方差分量与产地内家系间的相近。伐桩萌条数量与基径粗度的关系随伐桩年龄的变化而表现不一;不同砍伐季节伐桩萌条数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杉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间有效萌条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的萌芽能力有较高的重复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特征、花期同步性、结实状况及气候影响因子,评价无性系花期同步性规律,指导种子园经营生产及提高种子遗传品质与产量。【方法】连续2年对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矮化种子园的22个无性系进行花期、花量和结实性状调查,分析其开花物候与花期同步指数。【结果】各无性系雌雄球花整体花期持续时间为8~17天, 2014年始花期相对于2013年滞后约6天,且持续时间缩短约6天。整体水平上,年度内雌球花及雄球花的各花期时长差异较小;无性系的始花期和盛花期的物候特征年度间存在差异, 2014年无性系内雌雄球花开花的同步性更强。无性系的开花物候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这使得无性系间开花同步程度降低,花期同步指数变异增加, 2013年和2014年花期同步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41~0.556和0.284~0.802,无性系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2.3%和16.8%。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年度内无性系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差异较小,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年度间无性系作为父、母本及自交的花期同步指数均有极显著差异, 2014年各无性系的花期同步指数在整体水平均高于2013年,但自交指数在年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雌球花越多的无性系的球果数越多;而雌球花花期持续时间越长的无性系座果率越高;不同年度的雌球花盛花期和花期的持续时间均与千粒质量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浙江姥山林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雌、雄球花的花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无性系间没有出现花期不遇现象。无性系交配组合的雌球花可授粉期和雄球花的散粉期影响了种子园无性系的种实品质及座果率。连续2年的观测表明无性系间花期整体同步性水平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与二代种子园无性系的亲本遗传背景有关。各无性系分别作为父、母本时,表现出无性系作为父本时的散粉期整体的同步性要高于作为母本时的可授粉期的同步性,无性系作为父本和母本时花期同步指数呈负相关,且种子园内存在1/3无性系具有高于异交平均水平的自交可能性,是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管理和无性系再选择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参试材料为美洲黑杨50号(母本)和5个种源(各10个单株)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25个家系115个子代无性系。5年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无性系在父本不同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3个不同水平上存在a=0.001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根据子代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水泡溃疡病抗性,初步选择出了36个生长量大且对水泡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树嫁接促进接穗提早开花是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的重要手段。研究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精选种子园 3 个无性系为中间砧木,湿地松、加勒比松(P. caribaea)3 个变种和他们的杂交子 代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共 10 个无性系大树的新梢为接穗,研究砧木无性系、砧木无性系分 株、接穗树种、接穗无性系及其交互作用对接穗成活率、开花性别及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嫁接 258 条接穗,共成活 240 条,砧木 AE19 对 5 个树种的接穗都表现出最好的亲和力;嫁接 10 个月后,成活接 穗中有 129 条接穗开花,64.3% 的穗条产生了雌球花,17.8% 产生了雄花序,17.8% 接穗产生了雌雄花; 砧木无性系、接穗无性系均对雌球花量、雄花序量有显著的影响,一些砧木无性系对某一性别花量促进 有倾向性;砧木无性系分株、接穗树种对雌球花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美洲黑杨 5 0号为母本和青杨 5个种源 (各 10个单株 )为父本杂交 ,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 ,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 ,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用材林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时,最初重点考虑的是其速生性,而对优树的开花物候关注较少。在高世代种子园营建时,无性系的配置常根据其种源在大范围内考虑其开花物候的遗传因素,但即使是小范围内相同种源的无性系,其开花物候也不可能绝对同步。因此,了解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物候,可为种子园的集约经营、产量预测、种子遗传品质调控等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3年,在桂阳县苗圃马尾松二代种子园Ⅰ大区、Ⅴ大区分别随机选取不同类型的无性系10个和25个,对其开花物候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雌、雄球花花期起止日期和持续时间均有差异,但无性系间雌、雄球花花期值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35个无性系总体雌、雄球花花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35个无性系雌、雄球花的初花期基本同步,雌、雄球花的盛花期和末花期同步。株间花期差异相对于无性间要大,但雄球花花期较早的植株,其雌球花花期也较早,同一株建园亲本的雌、雄球花花期有一定的同步性。除雌球花的末花期与雄球花的初花期呈微弱负相关外,雌、雄球花的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各花期的相关性呈现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相关盛花期和末花期的相关初花期和末花期的相关,雌球花初花期与雄球花初花期的相关系数最大。坡位对母树的花期有极显著影响,生长在不同坡位的植株,其雌、雄球花花期值差异明显,其大小均为上坡中坡下坡。坡位对花期影响最大的是雌球花的初花期,其次是雄球花的初花期、雌球花的盛花期、雄球花的盛花期,而对雌、雄球花的末花期影响最小。偏北产地无性系的花期相对较早,不同的无性系类型,其雄球花的盛花期和雌球花的初花期的差异显著;雄球花的初花期、末花期以及雌球花的盛花期和末花期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的年份,雌、雄球花花期的早晚差异很大,2012年最早初花期较2013年最早初花期早25 d。[结论]桂阳马尾松二代种子园35个无性系总体雌、雄球花花期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从开花物候方面考虑,该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较合理,对种子园种子产量和遗传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美洲黑杨50号为母本和青杨5个种源(各10个单株)为父本杂交,获得杂种F1代无性系,对此多水平杂交育种体系叶片和生长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及种源内单株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F1代无性系的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存在不同差异.杂种F1代无性系扦插苗父本种源不同的杂交组合间和组合内家系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1、2、3年生苗的生长性状在不同层次变异水平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父本青杨种源间和种源内变异对F1代生长有显著影响,F1代无性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选择潜力.杂种F1代叶片形态与苗期生长性状间未发现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