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锦江 《江苏蚕业》2007,29(2):36-38
<正>越年种是指翌年春季使用的蚕种,包括春制春用种及秋制春用种。我场每年生产的越年种达8万张,占全年生产任务的70%。2003年、2004年、2005年省公司对我场越年种孵化率调查分别为99.06、99.15、99.21,检验数据位于全省前列,并呈逐年递增态势。  相似文献   

2.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承担全省秋丰和白玉母种、原原种和原种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是浙江省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之一。原种生产习惯是春制秋用、春制春用或秋制春用。春制秋用由于春期桑叶营养、气候环境适应蚕生长发育,生产成绩较为稳定,造卵数多,一蛾产卵量高,大肚蛾、残存卵少,死卵少,原种卵面比较好看,孵化率高。春制春用,因品种而言,一化性(春用品种)孵化略比二化性(秋用品种)高一点,但比秋制春用的蚕种孵化率要低,卵质也相对差一些,凹陷深,表面看卵粒不是很饱满,甚至有些年春用品种孵化率也不高。春制春秋丰、白玉由于蚕种保护时间长,营养消耗大。根据冷库孵化试验数据统计,白玉实用孵化率91%~92%,秋丰实用孵化率只有85%~86%;而秋制春实用孵化率高,但是中秋生产受桑叶和自然环境影响,一蛾产卵少,不良卵多,生产成绩也极不稳定。2007年,由于品种研究和品种保护需要,我公司开始饲养夏蚕,并繁育了少量的秋丰、白玉原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2008年开始逐步扩大饲养量,至2010年全部实现春制秋用、夏制春用新的原种生产模式。近几年来我公司生产的夏制春用原种质量稳定,实用孵化率也接近春制秋用的蚕种,见表1。  相似文献   

3.
我场1997年因蚕种生产超额完成任务,春制越年夏用种库余比较多,按用种单位计划无法全部销售,该批蚕种有部份将作报废处理。为了减轻种场经济损失,根据有关越年蚕种延期冷藏资料介绍,将1997年春制越年夏用种延时冷藏到1998年秋季饲养,获得成功,缓解了1...  相似文献   

4.
以前对秋制蚕种次年秋用有报道。为了解春制越年蚕种能否在次年秋季的生产中应用,将春制越年蚕种通过多次不同温度的冷藏处理保护250d左右,在次年秋季相同环境、相同条件下试养,调查孵化率、饲养成绩、产卵情况。其孵化率、饲养成绩、产卵情况都没有达到实用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孵化率、健康性、茧质成绩比较差、茧小、茧...  相似文献   

5.
<正> 几年来我场蚕种质量不断有所提高,各批苏五苏六的孵化率,春制春用种在96~97%,春制秋用种在99%左右。杂交不彻底现象约在1%左右,蚕农反映较好。制种期是蚕种场生产的最忙时期,下面我们就如何做好制种期的工作安排谈一些体会。1.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分工负责。蚕种场是以蚕种生产为主,同时经营有其它工副业,领导班子要按生产季节做到既  相似文献   

6.
2014年春期杭州蚕种场本部共饲养蚁量1245 g,预估生产蚕种29317张(其中冷藏浸酸种13000张、即时浸酸种2400张,越年种13917张),全场平均g蚁单产23.5张。春制春及春制秋“无毒率”在70%以上,未出现二样本及烧种情况。回顾春期生产,与往年比较在“微防”方面我场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的秋蚕种的来源大多以春制越年种冷藏浸酸来供给,由于早期秋用种前期冷藏时间短,蚕卵解除滞育程度不充分,即使进行了浸酸处理,蚕卵的一日孵化率不高,二日孵化率也只能达到96%,往往不如中秋和晚秋蚕种一日孵化率达97%以上。本人从事蚕种冷库管理工作,几年来针对如何提高早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本库应用三段冷藏法冷藏夏用蚕种28万张,实践证明三段冷藏夏用蚕种延长到早中秋孵化率仍能保持高水平,具有生产实用价值,从不同中期别和不同类别蚕品种,平均孵化率春制97%以上,秋期98%以上,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春用蚕品种越年种超期冷藏保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3次冷藏法对春用蚕品种秋制越年夏用种延长保护期限作中秋用种和晚秋用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春用蚕品种秋制越年夏用种经3次冷藏后,于次年中秋蚕期饲养,养蚕成绩仍接近正常蚕种的水平。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越年蚕种的余缺调节提供借鉴。但是,本方法冷藏的蚕种在农村大面积的饲养情况,还有必要进一步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秋用冷藏浸酸种由于冷藏时间短、解除滞育不够充分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胚子发育不一,孵化不齐的现象。因此,如何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一直是各场及蚕种冷库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2002年早秋期,嘉兴蚕种冷库共浸酸了嘉兴、王店两个场春期生产的6个批次蚕种,其中有3个批次的蚕种孵化率不够理想,有个别批次实用孵化率甚至不到90%,影响了蚕种的正常供应。经分析认为,影响浸酸种孵化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并对如何提高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进行了认真的试验总结。下面就影响早秋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谈几点看法。1…  相似文献   

11.
越年蚕种的三级冷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秋用蚕种的越年冷藏,往往采取两级冷藏方式——复式冷藏法,但冷藏效果一般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蚕种的孵化率上,往往夏秋用复式冷藏种孵化率低,尤其是秋用复式冷藏种孵化率更低。 1994年冬、1995年冬,我们对入库越年夏秋用种采用了三级冷藏的冷藏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夏种孵化率达99%、中秋孵化率98%,晚秋孵化率仍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2.
章昌亚 《江苏蚕业》2001,23(3):36-37
孵化率是蚕种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蚕农领到蚕种后,首先就是以蚕种孵化率的高低来判别蚕种质量好坏的,可以说孵化率是最能直观反映蚕种质量的指标。全国蚕种质量抽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苏蚕种质量始终稳定在相当高的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越年杂交种孵化率全省平均达到了98%以上,蚕农反映良好。这主要得益于我省推行了产销见面、合同订种的质量竞争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蚕种场的质量意识,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了蚕种生产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蚕种质量的提高。 蚕种质量整体趋好,但还有不平衡。从近年来越年蚕种试催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13.
郑崇科 《蚕学通讯》2000,20(3):22-23
从饲育到制种一系列生产过程中,按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所生产的优质蚕种,如管理保护不当,也会发生死卵,孵化不好,即使孵化,蚕儿也会产生体质虚弱、生命力低、不易饲养等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越年种的实用孵化率,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在搞好越年性蚕卵的管理方面谈点自己的看法。1 搞好春制越年种的保护工作1.1 产卵初期的保护 初产下的蚕卵正是胚子形成时期,处于发育盛期,呼吸作用旺盛,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抵抗力弱,是保护的重要阶段,稍有不慎易使蚕种直接受到损失,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对易发…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广"秋种春养"(在春期饲养秋用蚕品种)的情况下,掌握秋丰白玉蚕品种春制越年种保护技术,提高一日孵化率,确保蚕种质量,对蚕种的余缺调节和有效供给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蚕种生产单位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来,我库围绕如何提高越年蚕种冷藏技术和质量进行了探索。我们在生产中,加强科学测胚,按照蚕卵胚子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采用对不同性质的活性化冷藏温度和抑制性冷藏温度加以保护,对提高越年蚕种质量收到了较好效果。1987年,我库冷藏22个种场的春用种271个制种批,计455,376张,出库前试催调查,蚕种孵化整齐,经2天孵化完毕(去年同期3天)。总孵化率  相似文献   

16.
蚕卵自产下至孵化,卵内的一切生理过程都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采种后必须十分重视蚕种保护工作。介绍了春制越年种、秋制越年种及蚕种运输中保护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总结1992年广东在蚕种生产上首次大批量使用春制春用方法处理蚕种获得成功的经验。曲江县蚕种场1992年春由于生产多余蚕种4.3万张,如不采取措施,这些蚕种就要报废,所以,我们在近年试验的基础上,针对该场的设备条件,采用空调控制室温,最高不超过25℃,从9月11日开始逐步降温,到11月16日入内库,冷藏75天后中途感温,待胚胎发育丙1多数,丙2少数时再入内库冷藏30天开始用种。这批蚕种已于1993年3~5月份陆续出库供应大田生产,经饲养,其实用孵化率,发育情况及收成,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18.
秋用蚕种,不是越年种,而是春制种。秋季气候变化异常,用种计划也不断的改变,推迟或提前发种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蚕种生产场家,既要保证大面积按计划随时用种,也要兼顾生产,维护信誉,确保蚕种品质,促使蚕卵孵化率高、孵化整齐,蚕儿体质健康。故对春制种进行短期冷藏后,经过人工孵化法,达到蚁体强健,孵化齐一,孵化率高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事实告诉我们蚕种场既要满足用户用种,又要协调生产,解  相似文献   

19.
盐城市1998年率先在全省实行春秋两季蚕种生产的模式,并着力提高秋制越年种胚子发育整齐度和孵化率。本文分析了秋制越年蚕种的生产处理过程,排查影响胚子发育整齐度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秋制越年种胚子发育整齐度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改良冷藏法”是针对蚕种胚子过大,发育极不齐,常规冷藏法难以奏效的一种蚕种冷藏法。采用本法处理Z—J胚子越年春用蚕种,结果表明:比复式冷藏法最大2日孵化率提高41.92%,蚁蚕72小时绝食生命率高61.8%,与正常蚕种常规冷藏法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