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河西地区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河西地区是我国的种子产业带,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种子颗粒饱满、质量好,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番茄是河西地区的蔬菜制种品种之一,但近年来因农民对制种技术掌握不当,给生产带来不少经济损失.笔者经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河西地区番茄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徐璟璟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178-179,184
甘肃省河西走廊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玉米、蔬菜、花卉制种产业。分析了甘肃河西地区制种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为例,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了种子产业对当地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安囤8号玉米新品种在河西地区高产制种技术,主要包括:制种基地的选择,播种规格、田间管理及收获晾晒。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河西地区通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全国知名的蔬菜良种制种基地。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结合蔬菜良种繁育实践,对西葫芦制种的关键技术要点作一介绍。该技术适用于甘肃及周边地区西葫芦杂交一代种子繁种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制种产业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该文介绍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了甘肃河西地区制种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甘肃省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产业的对策,为甘肃省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肃河西地区制种产业是该区域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对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河西地区的制种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产业聚集.根据GEM模型从基础、主体、市场3个方面对河西地区制种产业现状做出分析,尝试提出促进河西地区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菠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绿叶蔬菜。由于其栽培面积大,一年四季均可播种,茬次多,种子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菠菜杂交种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北方地区菠菜杂交制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甘肃河西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优势,是国内重要的制种基地,蔬菜制种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现将菠菜杂交种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河西地区是我国第二大制种基地 ,其中玉米杂交制种面积最大。玉米杂交制种产业为河西经济起了促进作用 ,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就玉米杂交制种规程及技术要点做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红萍  张宏彦 《甘肃农业》2021,(4):41-42,56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甘肃河西地区玉米制种优势支柱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却遭遇瓶颈,出现萎缩。本文介绍了河西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河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甘肃河西地区适宜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光、热、水、肥资源,全国各地知名的种子公司纷纷前来开展农作物制种,河西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制种基地,尤其是杂交玉米制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仅张掖市杂交玉米年制种面积就达26 700 hm2,总产量1.6亿kg[1].  相似文献   

11.
花椰菜杂交制种是上海浦东新区蔬菜育种的一大特色.申花三号(杂交100d)花椰菜是杂交制种的蔬菜品牌品种之一,为确保制种成功,通过勤观察,细指导,在防寒保暖、精细割球、及时防病上做了大量工作。除了供应本区蔬菜生产用种外.大部分供应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浙、鄂、皖等蔬菜生产企业,常年生产面积达到1600h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进天水市“蔬菜良种工程”建设,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在我省河西地区建成了66.67hm2“环保型”优质蔬菜良种繁殖基地,其中香菜制种产量达3000kg/hm2以上,产值15000元/hm2左右,并且节水45000m3/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香菜优质高产繁  相似文献   

13.
河西地区西瓜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河西地区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较长,地势平坦,灌溉条件便利,土壤肥沃,是西瓜杂交制种的理想基地。为保证种子质量和提高产量,笔者通过多年制种实践,总结出西瓜杂交制种的关键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便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目前已成为全省乃至国内知名的蔬菜制种基地。近年来河西走廊南瓜杂交制种发展较快,其制种产量达375~450kg/hm^2,产值达3.75万~4.50万元/hm^2。笔者根据多年的育种实践,总结出了河西走廊南瓜杂交制种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系杂交油菜南北两地制种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湘杂油2号”连续几年在南方和北方同时制种.分别对南方和北方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的几个主要因子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制种纯度明显高于南方制种纯度:南方地区影响制种纯度的主要因子是微量花粉:北方地区影响制种纯度的主要因子是本地自生苗。  相似文献   

16.
田青  王建兵 《甘肃农业》2005,(12):56-57
对河西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资源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讨论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的基础条件。阐述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实践所走过的道路,分析限制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河西地区沙产业开发的提供理论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河西地区制种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西地区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hm2左右,产量达3.0亿kg,占全国玉米制种总产量的60%以上。但长期以来受粗放耕作、重茬种植、施肥单一等不良耕作方式的影响,制种玉米产量逐年下  相似文献   

18.
防虫网覆盖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虫网是一种农用覆盖材料,它采用 添加防老化、抗紫外线等化学助剂的优质 聚乙烯为原料,经拉丝织造而成,形似窗 纱,具有抗拉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 蚀、无毒、无味等特性。防虫网覆盖栽培 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配套技术之一。2004 年开始,我们在河西走廊地区蔬菜制种及 无公害蔬菜栽培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河西地区至迟在汉代就有了蚕桑丝织生产,目前所发现的采桑图主要出土于嘉峪关地区魏晋砖室壁画墓中,是河西地区蚕桑生产的见证。嘉峪关六号墓所见的3幅采桑图与其他同时期墓葬中所见采桑图的表现方法完全不同,根据图画中采摘对象的表现形式和驱鸟元素等分析,六号墓的所谓采桑图应该是柞蚕放养中的移蚕图。根据文献记载,这里也存在柞蚕放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西走廊荒漠化现状的分析评价,从河西地区的资源与区位优势、水土资源条件、农林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了河西地区沙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河西地区沙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以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为目标,农林牧、粮经草全面、协调发展,发展生态产业,培育产业经济带,延伸产业链,形成结构合理的沙产业发展格局。引进节水、高效的植物种、品种和优良家畜,发展苜蓿草产业、麻黄、甘草、黄芪等中药产业、肉羊和肉牛等暖棚式舍饲畜产业、棉花和马铃薯产业、酿造葡萄产业和日光温室蔬菜、花卉产业等,构建河西走廊复合的农林牧生产系统,促进荒漠绿洲沙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