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黄芩又叫黄芩茶、条芩、枯芩、黄金条根、山茶根等,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以根为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抗炎、安胎、降压、利尿、抑菌等功效,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第一部统计资料,66种蜜丸中有45种含黄芩,64种片剂中有46种应用黄芩,36种水丸中有25种用黄芩,可以说70  相似文献   

2.
黄芩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条芩、枯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等功效。黄芩是常用的大宗药材,药用量逐年上升。其药源主要来自于野生,但近年来野生黄芩被大量采挖,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在我国,黄芩主产于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尤以山西省产量最多。  相似文献   

3.
黄芩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芩又叫黄金条根、山茶根、黄芩茶、条芩、枯芩等,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以根为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抗炎、安胎、降压、利尿、抑菌等功效.除中医配方外,大量用于中成药.根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第一部统计资料,66种蜜丸中有45种含黄芩,64种片剂中有46种应用黄芩,36种水丸中有25种用黄芩,也就是说,70%的中成药都含有黄芩,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如"银黄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就是黄芩提取物.  相似文献   

4.
王康才 《农家致富》2004,(11):30-31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以干燥根入药,义名子芩、条芩、枯芩。味苦,性寒,归肺、脾、胆、大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能、主治肺热咳嗽、血热妄行、湿热下痢、胎动不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症。是我国常用  相似文献   

5.
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条芩、枯芩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泻火、解毒、降压、利尿、止血安胎及抑菌作用.主治热病发烧、感冒、目赤肿痛、吐血、肺热咳嗽、肝炎、湿热黄疸、高血压、泻痢、热淋、胎动不安、痛肿疔疮以及预防猩红热等症.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芩甙(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酮Ⅰ、Ⅱ、千层纸黄素A及菜油甾醇等.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芩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解热、降压和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芩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新  方芳 《新农业》2012,(5):58-59
黄芩又称山茶根、黄芩茶、大黄芩等,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也具有广阔前景。黄芩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西、  相似文献   

7.
正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又名山茶根、枯芩、土金茶根、黄芩茶等,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止血、消炎等功效。主治热病发烧、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肺炎、咯血、目赤肿痛、痢疾、肠炎、高血压、胎动不安、痈疖疮疡、烧烫伤等症以及预防猩红热。黄芩煎剂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  相似文献   

8.
黄芩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条芩、黄芩茶等,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其以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性能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黄芩也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临床上应用的“银黄口服液”主要成分就是黄芩的提取物。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相似文献   

9.
<正> 黄芩,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主产河北省承德地区。有“热河黄芩”之称。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名,是医疗上应用较广的中药材。我国的黄芩商品主要靠野生资源。由于盲目采挖,野生资源频临绝迹。为缩短黄芩生产年限,提高黄芩的产量及质量。我们自1989年开始历经6年,探索出黄芩在水浇地条件下,当年播种、当年收获,即能药用的高产、优质栽培及初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田淑平 《河北农业》2013,(10):13-14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之功效。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河北青龙一带的黄芩在安国市场上享有“金丝黄芩”之称。青龙紧抓国家振兴中医药事业这一机遇,结合自身山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加工。2013年,黄芩种植面积达2.5万亩。拥有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13个、中药材深加工企业5家。其中,秦皇岛大和中药材有限公司建有黄芩基地3500亩,年可加工黄芩饮片800吨。并与神威药业签署了供货协议。中药材已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青龙山区崛起。  相似文献   

11.
黄芩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其干燥根是我国大宗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和安胎等功效。近年来,黄芩为主要原料的消炎抗菌类药在市场上畅销,黄芩的需求量大增,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努力提高黄芩的栽培产量和质量,对于增加黄芩市场供应,保护黄芩野生资源具有重要作用。1 选地、整地、施肥选择具有一定坡度的疏松沙质壤土,有利于排水防涝。施腐熟鸡粪7.5t/hm2,或腐熟的牛粪22.5t/hm2,或腐熟的羊粪22.5t/hm2,N  相似文献   

12.
<正>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的功效。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近几年来,野生黄芩资源日渐枯竭,自然更新繁育能力下降,人工栽培成为必然。河北省隆化县是热河黄芩的主产地,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黄芩种子繁育技术,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远离厂矿的耕地进行栽培。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环境空  相似文献   

13.
黄芩是原产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野生中药材,也是河北省的主要道地药材之一,尤其是产于承德市的“热河黄芩”,由于其根粗体长,色泽金黄,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增长,价格逐年升高,造成黄芩野生资源过量采挖,破坏十分严重。野生黄芩资源已近于枯竭的边缘,为保护野生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承德市开始进行黄芩人工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扩大,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商洛黄芩根腐病防治中的施药不便、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研究利用木霉菌制剂对黄芩根腐病病原菌茄病镰刀菌(Fusarum solani)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芩根腐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显著,从而开辟了黄芩根腐病生物防治的新途径,为保障商洛黄芩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短期干旱复水对不同施水黄芩药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水处理条件下,短期干旱复水对黄芩药材中黄酮类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对池栽黄芩进行3种不同施水处理2个月,干旱处理7d后复水.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干旱前1d、干旱1,3,5,7d及复水2d的黄芩根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含量.结果表明:处理组工和处理组Ⅱ的黄芩分别在干旱1~3 d、干旱3~5 d时呈现出干旱胁迫状态,并分别在干旱处理3d、5d时具有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的黄芩苷和总黄酮含量;处理组Ⅲ在干旱1~3d时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积累.处理组Ⅱ旱后恢复能力强.3组不同施水处理的黄芩对干旱胁迫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山西省23个产地野生黄芩根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3个产地野生黄芩根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明显,黄芩苷的含量为8.19%~14.43%,黄芩素的含量为0.62%~1.63%,汉黄芩素的含量为0.17%~0.58%。在23个产地中,产自吕梁市中阳县武家庄镇刘家圪垛村的野生黄芩根中黄芩苷含量最高,为14.43%;产自临汾市安泽县府城镇刘寨村的野生黄芩根中黄芩素的含量最高,为1.63%;产自晋中市寿阳县平头镇罕山村的野生黄芩根中汉黄芩素含量最高,为0.58%;除了忻州市忻府区阳坡乡高灌村外,其余22个产地的野生黄芩根中的黄芩苷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干燥品中不低于9.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从黄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特征和黄芩生物学产量测定入手,采用稀释平板法和称重法,探讨黄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特征和根际效应以及黄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黄芩生物学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芩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生长势好的根际土壤、生长势一般的根际土壤、生长势差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而放线菌数量数量变化趋势不明显;黄芩根际均表现为正的根际效应;黄芩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主要影响黄芩的叶片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芩药用部位重、主根重和须根重,而黄芩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的放线菌群落对黄芩的生物学产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1黄芩的功效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要成分黄芩甙、黄芩黄素、汉黄芩素和黄芩新素等。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高血压、痈肿疖疮、胎动不安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商洛黄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最佳的提取商洛黄芩基因组DNA的方法,为商洛黄芩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发展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SDS法、CTAB法、尿素法提取黄芩基因组DNA,测定不同方法所提取DNA的纯度和浓度,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CTAB法和SDS法都能作为提取的商洛黄芩基因组DNA的适宜方法,前者提取浓度大但降解也大,后者纯度较高且降解较少但浓度及提取率较低,都符合PCR扩增模板的要求,尿素法提取的DNA质量差,不能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CTAB法和SDS法适合商洛黄芩基因组DNA的提取,为商洛黄芩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重要中草药的化感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甘肃省栽培的重要药用植物黄芪、党参、黄芩和甘草为材料,研究其地上部分(茎、叶)和根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不同作物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4种受体植物而言,黄芪和党参的化感作用较强,而甘草和黄芩的化感作用较弱,其化感作用强弱依次为:黄芪>党参>甘草>黄芩;供试中草药不同部位的化感效应不同,地下部分的化感作用强于地上部分,其化感物质可以通过雨雾淋溶的途径进入环境作用于其他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