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保护性耕作的机械化技术及农艺要求(一)目前我省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模式。1.玉米直播与联合收获技术模式: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覆盖地表→玉米机械免耕施肥播种→机械或半机械喷洒除草剂→玉米田间管理(追肥、病虫草害防治、有条件的灌溉等)→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覆盖地表→机械深松→小麦机械免耕施肥播种→机械或半机械喷洒除草剂→小麦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
2002年,陕西省铜川市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试验地位于铜川市王益区宜兴村。土壤类型为黄绵土,连片面积200多亩。种植一年一作冬小麦,2003年夏季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所采取的技术模式为“前茬小麦收获留高茬覆盖→机械深松→化学除草→免耕播种→田间管理”。试验实施以来。小麦收获留高茬覆盖、机械深松、化学除草、免耕播种等各项保护性耕作田间作业及田间管理都比较规范。试验田块为山坡地,小平大不平。总体属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地形多变的地块。  相似文献   

3.
以改促推 科学实施保护性耕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龙口市农机部门根据本区域特殊的生产模式和种植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了以改促推的推广原则,并对本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技术流程进行了调整、规范和完善。即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玉米铁茬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种下5cm)→农药和生物技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等田间管理→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首次或间隔2.3年深松→小麦免耕播种化肥深施→农药和生物技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等田间管理→小麦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夏,山东省诸城市大力推行“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玉米贴茬直播”“一条龙”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截至6月底夏收、夏种工作全面结束,88.7万亩玉米全部实现免耕贴茬直播,而今年该市已经实施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5.
免耕播种机的基本状况与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机具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保护性耕作机具主要包括秸秆还田机、深松机、植保机械和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主要是用于处理地表秸秆和杂草,避免秸秆和杂草对免耕播种机的缠绕,以利于实现免耕播种作业;深松机主要用于对深层土壤的松动,初次实施保护性耕作时深松是为了打破犁底层,实施保护性耕作之后,3~4年进行一次深松,以利于蓄水保墒;植保机械主要是用于喷洒农药和除草剂,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多数为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或小型机动喷雾机,大型机载式喷雾机使用量较少。秸秆还田机、深松机、植保机械是农业生产的常规机具,都是较为成熟的农机产品,性能和质量基本能满足保护性耕作生产需要。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重点和难点,它的作业条件与普通播种机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不仅需要具备普通播种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拓展了秸秆利用的新领域,使秸秆变废为宝,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六)保护性耕作是加快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我省是农机大省,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整个农机化进程。玉米联合收获技术难以推广的主要问题在于对行收获和收获后小麦播种困难两个方面。而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玉米免耕直播技术解决了玉米对行收获的问题,小麦免耕播种解决了玉米联合收获后,耕整地环节多,小麦常规播种难,作业成本高,农民难接受的问题。实践证明,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7.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有秸秆粉碎还田地表覆盖技术、机械免耕播种技术、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和机械高效植保技术等,应用的机具主要有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植保机和秸秆还田机等。因此,选择适合的保护性耕作机具,是顺利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省农机部门大力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保护性耕作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模式,提高了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科学衔接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目前,全省已实施夏季保护性耕作一条  相似文献   

9.
2002年,辽宁省农机局将昌图县列入施实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到2008年底,全县已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5.3hm^2,辐射面积12hm^2。用5种模式开展试验,最后确定了两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作为昌图县的推广模式。其一是秸秆覆盖深松浅旋模式。工艺流程为: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垄沟深松→浅旋精量播种→药剂灭草。其二是高留茬深松模式。工艺流程为:秸秆收获运出→高留茬越冬→垄沟深松→旋耕灭茬→精量播种→药剂灭草。两种模式与传统耕作模式进行了对比试验,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风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省小麦节水播种机械化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①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振动深松→播种小麦.②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小麦. 下面主要介绍机械化秸秆还田、振动深松和小麦兔耕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由山西浮山县惠丰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SGTN-20025(10)A5型播种机主要用于一年两作和两年三作保护性耕作。它可以在直章玉米秸秆地和小麦高茬地直接播种小麦或玉米、大豆等作物,一次作业完成秸秆粉碎、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作业后地表形成带状免耕秸秆集垄覆盖、垄际耕作施肥播种这样一种虚实并存的带状保护性耕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先进技术装备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并与农艺有机结合,通过实施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免耕施肥播种、植保和深松等一系列农机化技术,实现对冬小麦的免耕种植,从而达到土壤地表保护、蓄水培肥、促进小麦增产增收和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机械深松、种子选择及处理、种植模式选用、免耕播种、田间管理、保护性耕作、适时收获等方面,论述玉米机械化种植的技术要点及关键环节,为提高玉米产量及作业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从2002年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结合本省的实践和具体情况,将玉米机收和保护性耕作结合起来一起推广,从技术措施上实施“一条龙”作业,从推广工作上打“组合拳”,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玉米机收与保护性耕作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从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上讲,保护性耕作就是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用专用的播种机械实施免耕播种作业。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没有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也就体现不出保护土壤水分、培肥地力的效果。虽然玉米联合收获不是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环节,但玉米联合收获在实现玉米收获的同时,实现了地表秸秆覆…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衔接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实现农机农艺更有效地结合,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质量、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制订了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和玉米免耕板茬播种技术规范。1主要技术内容保护性耕作是将切碎的秸秆覆盖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带状开沟、种肥深施、播种、覆土、镇压、扶垄等作业。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耕作模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机械深松面积、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及保护性耕作面积变化情况;结合保护性耕作工艺特点,对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土壤深松和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现有的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深松机械和植保机械等相关配套机具的工作原理及作业特点,并对相关典型机具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目前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保护性耕作的内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1.免耕播种技术,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播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2.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对秸秆残茬及地表进行粉碎等处理;3.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靠除草剂或表土作业来控制杂草;4.土壤深松技术,在地表覆有秸秆的情况下使用深松机具进行松土。2保护性耕作适应范围(1)适合的降雨量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包括秸秆及残茬覆盖技术、免耕播种技术、杂草及病虫害控制与防治技术和深松技术等主要四项技术内容。这四项主要技术内容的作业通过使用秸秆还田机械及联合收获机械、免耕机械、植保机械和深松机械来完成。其中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一年两熟地区大面积推广实施全程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作业技术,分析了国内外玉米秸秆根茬处理技术和我国一年两熟地区玉米收获后小麦免耕播种的作业方式,指出现有小麦免耕作业方式存在小麦免耕播种机易堵塞、动土量大、刀轴转速高、安全性差的问题;秸秆被重复切断,秸秆覆盖播种带,影响小麦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拖拉机进地次数多,压实土壤。提出了利用斜置驱动圆盘刀和驱动双向螺旋刀装置实现粗粉碎秸秆、低速驱动刀推开播种带秸秆和切断根茬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