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冰  孙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29-6031
基于大学园区特定的人本性、场所性和文化特质,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应具备生态可持续与独特文化品质,在构筑开放式绿色空间的同时,塑造户外交流与活动的人性化空间,保障大学园区景观与文化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2.
垂直绿化属于园林绿化的一种常见形式,不仅能极大拓宽绿化空间,丰富绿化层次,还能提高绿化率。通过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丰富建筑物的立面效果与艺术效果。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将垂直绿化应用到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能有效改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人工湖是校园风景区景观造景的主要特色。以肇庆学院为例,行知湖柔媚温婉,是具有治学励志人文精神的传统校园绿地景观;翰墨池凝聚了生态效益和本土文化风情,是集中彰显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特征的绿地景观。大学校园的环境文化、景观美化与生态绿化,应满足师生学习研究、休闲活动的物质需求及陶冶性情、塑造人格的精神需求。建议肇庆学院人工湖景观的修整,应从生态绿化和景观规划中加以塑造,对文化和精神内涵进行提炼。  相似文献   

4.
校园绿化对校园环境品质、发挥生态功能、划分区域空间、塑造人文环境、建立景观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以华南师范大学城校区景观为例,探讨在满足校园功能要求的同时,如何延续校园文脉,突出校园特色,建立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5.
以海南大学为例,对热带地区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进行分析,根据校园场所特征,进行海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营造,包括提供庇荫,创造活动空间;营造独特景观,促进身心发展;协调建筑环境要素;弘扬地域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6.
城市大型地下建筑顶板的景观绿化,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型地下建筑顶板的空间,提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扩充建设新型城市"海绵体"。深入分析了大型地下建筑顶板景观绿化的生态功能效应、设计关键因素、各类荷载设计以及安全性设计要点。结果表明,设计中应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与高差以及植被的选择与搭配来塑造景观特色,建立了建筑顶板绿化景观元素荷载的技术指标参照系统,同时给出了安全性设计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安徽农业大学景观环境现状,在深入分析校园景观环境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塑造环境多样性,创造绿化情趣、改造现有绿化空间,开放绿化场地,提高环境利用率等方面提出了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物质使用功能,而且是一个包含丰富教育意义与教学价值的文本,对学生起到重要的精神层面的教育作用.景观设计中强调场所精神的理念,可以促使校园景观成为与师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特征和特定意义的场所.本文从阐述大学校园场所精神的概念出发,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意义、特征和设计原则进行了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景观建设为例,对大学校园特色景观塑造的意义、原则以及各种景观元素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市几所大学校园景观的实地调研,得出现代大学校园景观特色存在的问题;并在对大学校园文化特征、空间特征、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后,归纳出大学校园特色景观的含义,最后提出现代大学校园特色景观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魏雯  毛志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62-12164,12391
为探寻影响居住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6个准则层因素和18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居住区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准则层中因素按权重降序排列依次为:绿化景观、水景景观、空间场所景观、小品景观、照明设施和园路铺装.其中,绿化景观权重占总权重的46%,表明其在居住区景观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②18个评价因子中,绿化景观中的层次性权重值最大,进一步表明了绿化景现在居住区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道路空间是城市的公共空间,道路景观的绿化与美化离不开园林植物,道路植物景观会直接影响市民的心理与心理需要,也会对城市的整体形象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城市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结合植物的造景理念进行道路景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观光园是融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已成为21世纪户外休闲的时尚。从农业观光园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体验性景观形象设计,总结了竹子景观形象设计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的要素,从形状、质地和色彩3个方面入手进行视觉的景观形象塑造,从筛选或开发具有食用、触摸等价值的竹种和产品,布局适宜的场所等方面出发,进行其他感官的景观形象塑造。在农业观光园中,塑造竹子的体验性景观形象对营造富有特色体验的空间场所和设施有着重要意义,是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其本质就是要使竹子景观更加感知化,激发游人内心的美妙感觉,实现人与景观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4.
农业观光园是融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园林,已成为21世纪户外休闲的时尚。从农业观光园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了体验性景观形象设计,总结了竹子景观形象设计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体验的要素,从形状、质地和色彩3个方面入手进行视觉的景观形象塑造,从筛选或开发具有食用、触摸等价值的竹种和产品,布局适宜的场所等方面出发进行其他感官的景观形象塑造。在农业观光园中,塑造竹子的体验性景观形象对营造富有特色体验的空间场所和设施有着重要意义,是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其本质就是要使竹子景观更加感知化,激发游人内心的美妙感觉,实现人与景观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15.
张鑫磊  常俊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90-4895
分析了雕塑的放置位置及其选取题材的来源,按照雕塑的组合数量以及形体进行了分类,介绍了雕塑在大学校园中塑造景观、承载历史人文及教育的作用,总结了大学校园中雕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校园景观的研究,并针对西南林业大学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资料分析法、现场调查和后期统计评估方法,建构出大学校园景观质量提升的空间。通过对校园景观——地标、动线、周边环境、空间、建筑群、学院风格与特色等构面的分析,归纳出硬体与软体两大面向的校园景观,在硬体方面,如地标、周边环境、空间、建筑等强调校园景观视觉的印象;软体方面,如学院风格与特色等,可以增加校园景观地域特色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注重空间与空间的相互交融,强调空间的灵活性。其中景观小品占重要一部分,也展示了学校的形象和特点。本文将尝试用共生理论来探讨大学校园景观小品规划设计,并将校园景观小品分为装饰性小品、照明的小品、展示性小品以及服务性小品四种类型分别介绍,并将共生理论与景观小品相结合,阐述景观小品在共生理论下的内容,分别是校园景观小品与周围环境共生、校园景观小品与对象之间的互动,这两个方面是共生理论在景观小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学校园的发展,植物在校园景观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中选择大学校园植物生活型结构、景观时序、观赏特性的多样性以及植物与大学校园硬质景观、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等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指标的量化,对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实例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中,丰富的植物种类,和谐的校园植物景观的配置是影响植物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园绿化景观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绿地建设,如何围绕学习活动的中心功能,并结合教学、科研、生态、休憩等不同需求,营造舒适、实用、生态、优美的绿化环境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绿化建设立足学科特色,通过"两园合一",生态建园的建设理念,营造雅致天然的大学校园绿化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20.
现代高校校园景观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世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52-8153,8156
强调校园景观环境与学校的形象、品牌、荣誉和质量密切相关,建设高质量、高品质的大学校园景观应引起各高校的重视,而要建设一个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现代高校校园,必须了解校园景观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校园景观的特征,指出校园景观是有机生长的过程;是校园人文精神的物质载体,能够体现大学自身的精神风貌与特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是具有社会综合功能的专用绿地,能够成为融入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具有多种性质、尺度和功能的空间,其主要活动交流空间构成了城市休闲、交流场所的一部分,校园景观管理也趋于社会化。通过对高校校园景观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以期对现代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