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衢州境内有许多条古道。它们穿越崇山峻岭,曾经将安徽、江西、福建、浙江等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但幽幽古道仍在向世人展示着曾经的容颜。开常古道,位于开化、常山县境内,始于开化县华埠镇,经常山东坑、球川、白石镇,进入江山市大桥镇境内。古道建于唐宋时期,宽处2米多,窄处0.5米,属徽闽古道的重要一段,它南与仙霞古道相连进入福建,北通过华埠、马金与开徽古道相连进入安徽。是旧时通  相似文献   

2.
谭晓纯 《广西林业》2010,(12):38-39
<正>时值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我兴奋地整理装备,与一命名为"御风而行"的"驴队"一起出发,准备徒步环江汉古道。这是位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一条神秘古道。古道东起广西环江川山镇,西至贵州黎明关,全长24公里,路面皆由青石板铺砌而成。她蜿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四周多山,山地往往是省际的界山,这界山往往是崇山峻岭,但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崎岖,均挡不住山两边人们的交往和交流。在这茂林修竹之中,往往都有出省通道。如今,在江西境内还保存着多条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驿道。而最有名的,是梅关古道、徽饶古道、广丰古道和湘赣古道。  相似文献   

4.
<正>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在莽莽苍苍的密林中,隐藏着数百上千年的赣湘古道。供图/江西省林业厅罗霄山脉是江西和湖南两省的自然界线,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其中著名的山峰有井冈山、武功山、八面山等。山高林密的罗霄山脉中,暗藏着几段古老的湘赣古道,是昔日湘赣往来的交通要道,有些历史不下千年。其中,徒步爱好者们青睐的,是修建于明清间的"茶盐古道"。古道从江西省遂川县大汾镇,至海拔1800多米的江西坳,以及湘赣交界处的古庙赵公亭,再到  相似文献   

5.
初入桃坪     
<正>车至河口再不能前行,只有顺流而下徒步而往。两侧山势相对而开,似龙盘虎踞皆陡,河中多巨石,水声如马嘶,下行约十余里,向导抬手一指,对面就是桃坪。渡过河去,聚集着七八户人家,白墙青瓦,村前有竹,房后种桃,环村土地肥美,广植小麦苞米。到了村口第一家,闻狗儿  相似文献   

6.
6月10日,天气晴朗,气温高达30度。上午8时整,笔者随武警内蒙古森林学校的百余名官兵,披着晨曦踏上了为期5天、行程近百公里的徒步野营拉练的征途。行百公里路 不怕苦铺开地图,拉练路线一目了然:警校—白塔—罗家营—古路板—水磨村—目的地。官兵肩背30余斤重的背囊,手提风力灭火机、二号灭火工具,排起一条“绿色长龙”。匀速开进,等距前行,使拉练队伍始终具有一种整体视觉效应。无论是在都市人潮车流中,还是在乡村的阡陌小路,都给人与众不同的威武、雄壮之感。太阳越升越高,阳光越来越毒,路边的花草已耷拉下头,脚…  相似文献   

7.
曹炳辉 《森林与人类》2014,(12):149-149
<正>朱家村位于婺源县南部的文公山南麓,始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文公山上,有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栽植的"江南杉王群"。文公山有一条婺源南至饶州府的古道,铺筑于宋代,保存完好的部分现在有3公里左右。古道中段建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徽式路亭,亭名积庆,取自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句。由积庆亭前行不远,山腰长有一群枝叶扶疏、生机盎然的参天古杉,即为朱熹栽的古杉群。民国《婺源县志·朱子世家》载,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春,朱熹回婺源省墓并亲手  相似文献   

8.
正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很多事物承载着时间的印迹,古道就是其中之一。我国从夏商时代开始延续5000年的传承,留下了一条条的商贸、军事、交通的古道。它们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以一块块光滑的石头和一株株枝繁叶茂的古树记录着当年的岁月。在浙江省衢州境内,有一条古道连接福建、浙江,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初唐时期的古道。这条古道叫做东坪古道,位于衢州市峡川镇境内,距市区40公里。从东坪山脚下起,一条总长1500米,宽2米,共1144级的青石板古道蜿蜒盘曲伸向山顶,这就是东坪古  相似文献   

9.
沿着徽杭高速公路驱车进入歙县杞梓里镇境内,但见路两侧山场上,新栽的翠竹和山核桃树在微风中摇曳,远处高山上封山育林而成的茂密森林呈现出勃勃生机,一幢幢漂亮的农民住宅  相似文献   

10.
<正>记得2009年,那时我还是一名户外运动和长城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研究长城历史并多次徒步考察京津冀段长城,迄今仍是中国长城协会的会员。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野外遇到了一位执著的拍鸟爱好者,经过几次的交往,我竟也"移情别恋",迷恋上了拍鸟。确实,野生动物是最具挑战性的摄影题材之一。它不仅仅考验摄影师的器材使用熟悉程度,野外动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7日,木扎尔特冰山下彩旗飘飘、歌声嘹亮,一支由30余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进山了。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森林公安冬季野外巡山拉练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森林公安局主办、74团坡马森林公安派出所协办,并邀请农四师农业局及74团领导参加,其目的是为了锻炼森林公安民警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赵岗乡幸福人民公社,距光化县40余里。全社有6500户,29000 人。总土地面积有268575市亩,其中:耕地为86912市亩,占总面积32.36%;荒山荒地为146445市亩,占总面积54.53%;其他面积为35218市亩,占总面积的13.11%。总之这里  相似文献   

13.
<正>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很多事物承载着时间的印迹,古道就是其中之一。我国从夏商时代开始延续5000年的传承,留下了一条条的商贸、军事、交通的古道。它们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以一块块光滑的石头和一株株枝繁叶茂的古树记录着当年的岁月。在浙江省衢州境内,有一条古道连接福建、浙江,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初唐时期的古道。这条古道叫做东坪古道,位于衢州市峡川镇境内,距市区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1月,位于祖国版图雄鸡冠上的恩和哈达森警大队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团总支”称号.一年过去了,恩和哈达森警大队52名团员青年在大队党委领导下,用心血和汗水再铸辉煌,先后荣获林业部、内蒙古直属机关工委、呼盟团委、大兴安岭森警支队等单位授予的“祖国北极,森林卫士”、“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基层建设先进大队”等十多个光荣称号.为了保持荣誉,大队团总支决定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开展“争先创优保牌”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考评办法,并召开了团员青年誓师大会,发出了“为保持‘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团总支’光荣称号而努力奋斗” 的倡议书.1995年,团员青年参加大队组织的实战模拟演练“12次、一野外拉练23次,拉练总程计300公里,开展条令条  相似文献   

15.
徒步游漓江     
<正>游漓江除了乘坐游轮外,还可以徒步,从阳朔县杨堤乡沿漓江徒步20公里到兴坪镇,是漓江最美的一段,也是最佳的徒步漓江线路,为全国十大徒步线路之一。我早就渴望有一天能用自己的双脚来丈量这神奇的山水。风和日丽的双休日,我约上几个好游的朋友,驱车来到阳朔  相似文献   

16.
正麦理浩也是各项体育运动和郊游远足的爱好者,他主持兴建了香港最长的徒步路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条休闲的野外徒步线路,并以个人名字命名:麦理浩径。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更通俗地说:有路的地方就有风景,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来往的人,有来往的人就有故事。本文,讲讲香港麦理浩径的故事。无数的人,因战乱,走在去深圳的路上  相似文献   

17.
福建北部古道贯穿闽浙赣三省,路网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通过对福建北部古道的细致调研,对古道本体及其景观构成要素进行详尽分析,结合"文化线路遗产"的特征,概括了福建北部古道资源的优劣势,帮助人们重新认识古道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提出了古道修复规划策略,以期对古道及其他线性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在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这是这个星球上最令人惊心动魄的道路之一。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 踏上古道,古道石板上镶嵌着的二寸多深的马蹄印历历在目,欲说风尘;道旁的嘛呢堆上刻画着各种神佛和宗教箴言,几经沧桑。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最险峻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 —— 茶马古道。 -——引自《藏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森林古道的保护与修复研究正在逐渐兴起,评定一条森林古道的综合价值正是执行保护与修复措施的基础。基于此目的尝试建立森林古道综合价值评价体系,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得到32项评价指标;再通过层次分析法,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确定32项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建立了一套包含8个项目层,32项评价指标的森林古道综合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茶马古道     
正一条古道,因为有了茶的滋润,所以穿山越岭执着,绵亘千里不朽;一条古道,因为有了马帮的故事,所以刻骨铭心不忘,世世代代相传。这是一条几乎被人遗忘的古道,上百年的苦雨腥风将她磨损得面目全非,只有在青石板上被马蹄踏出的深深足迹,仍在十分倔强地存留着。这条古道似乎静寂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但岁月却相当慷慨的接纳了她,不为她荣,不为她耻,只为记忆中的烙印永远不忘、永远传递。古道彰显精神,蹄印昭示追求。逝去的是容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