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7种绿肥作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抗旱萌发的绿肥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为对照,对红三叶、田菁、黑麦草、紫云英、毛叶苕子、油菜和白三叶7种绿肥作物分别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和15%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抗旱萌发试验,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并计算其相对值,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干旱处理降低了7种绿肥作物种子的活力,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发芽天数增加。种子萌发指标的相对值显示7种绿肥作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黑麦草、油菜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强于小麦,而毛叶苕子、红三叶、白三叶、紫云英、田菁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弱于小麦。  相似文献   

2.
绿肥作物对云南旱地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绿肥作物对云南旱地中度镉(Cd)污染土壤(平均全Cd含量1.21 mg·kg~(-1))中Cd有效性和植物对Cd吸收、转运的影响,为当地基于绿肥的农作物安全生产措施提供理论支撑。采用盆栽试验,设8个处理:种植紫云英、毛叶苕子、光叶苕子、箭筈豌豆、二月兰、油菜、黑麦草等7种冬季绿肥作物和冬闲对照,于绿肥盛花期及同期测试土壤理化性状、Cd有效性、绿肥作物地上部与地下部Cd含量和富集系数、转运系数。结果表明:与冬闲相比,种植紫云英和黑麦草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别增加29.3%和33.7%。7种绿肥作物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Cd和全量Cd含量,其中箭筈豌豆、光叶苕子、黑麦草处理的土壤有效Cd相比冬闲分别下降了32.1%、29.2%和33.0%;紫云英、毛叶苕子、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土壤全量Cd分别下降45.4%、34.9%、34.5%和33.2%。4种豆科绿肥Cd主要积累在地下部,且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较小;禾本科与十字花科绿肥Cd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显著高于豆科绿肥,其中二月兰富集系数最高,为0.813,油菜转运系数最高,为0.772。土壤养分对土壤有效Cd有显著正影响;土壤DOC对植株地上部Cd含量有显著负影响,说明DOC含量的升高可以降低植株Cd含量。种植豆科绿肥在显著改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且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橘园不同豆科绿肥的生长及养分积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5种豆科绿肥在三峡库区橘园的生长及养分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除白三叶为多年生绿肥外,毛叶苕子生育期最长,其次为箭筈豌豆和光叶苕子,比紫云英长23~38d。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冬前生长较快,覆盖度较高,紫云英和白三叶冬后生长较快。盛花期光叶苕子鲜草产量和氮、磷、钾养分累积量最高,其次为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再次为紫云英,白三叶最小。5种绿肥均适宜三峡库区秭归橘园生长,正常完成全部生育过程,相对而言,光叶苕子长势较好,各养分积累量较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豆科和禾本科绿肥适宜的种植模式,提高绿肥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在绿肥季设置了6个处理:(1)冬闲、(2)紫云英单播、(3)毛叶苕子单播、(4)黑麦草单播、(5)紫云英和黑麦草混播、(6)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并在水稻季对5个绿肥处理进行减氮30%,冬闲处理设置常规施肥和减氮30%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播相比,混播增加了鲜草产量,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处理鲜草产量最高(31 582 kg·hm-2),同时其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紫云英和黑麦草处理;种植绿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黑麦草有机质含量提升最大,较冬闲处理增幅11.25%,豆科和禾本科绿肥混播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高于单播黑麦草处理;同时利用冬闲田种植利用绿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毛叶苕子、毛叶苕子+黑麦草、紫云英、紫云英+黑麦草处理的水稻产量与100%N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种植不仅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养分积累量,且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减施氮肥下仍获得稳产,是本试验区域内最优的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绿肥品种及其种植密度对绿肥鲜产量、饲用价值和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旱地绿肥作物的高效种植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5种绿肥(长武怀豆、绿豆、大豆、毛叶苕子和油菜)为主处理,4种绿肥种植密度(用播量控制,分别为当地推荐播量的75%,100%,125%和150%)为副处理进行试验,于绿肥盛花期收获、计产,采集部分植物样品测定相关养分含量,然后翻压还田。绿肥翻压前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水分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结果】夏季种植绿豆、长武怀豆、毛叶苕子,推荐播量150%的处理绿肥生物量最高,大豆推荐播量125%处理的生物量也高于100%处理,油菜在推荐播量的75%时生物量最高。绿豆处理的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产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油菜和长武怀豆的饲用价值也较高。绿豆、长武怀豆和油菜生物量较高,翻压时还田的养分量也较高。种植油菜和长武怀豆的处理翻压前土壤贮水量较低,种植毛叶苕子的土壤水分含量与休闲处理相当。种植长武怀豆、绿豆、大豆和毛叶苕子等豆科绿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的硝态氮含量,而种植油菜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与休闲处理相比,不同绿肥品种均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其中油菜处理增幅最大,而长武怀豆处理增幅最小。种植长武怀豆、大豆、毛叶苕子和油菜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绿肥种植密度对土壤水分、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可以通过适当提高豆科绿肥播量、适当降低油菜播量来提高夏季绿肥生物量;不论用作饲料还是翻压还田,绿豆是最佳的夏绿肥品种,油菜和长武怀豆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颜色紫云英种子的活力,为生产上适期收获和种子的色选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同一紫云英种子批中黄绿色种子、深绿色种子、红棕色种子以及原样种子为材料,分别进行标准发芽试验和低温发芽试验,测定种子的四项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并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颜色紫云英种子的活力.[结果]不同颜色的紫云英种子耐低温能力和活力差异显著.[结论]不同颜色紫云英种子的活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黄绿色种子、深绿色种子、原样种子、红棕色种子.  相似文献   

7.
三种紫色土上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及养分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框栽法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筛选出旱坡地不同紫色土上适宜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在酸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毛叶苕子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碱性紫色土上,蚕豆和黑麦草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中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紫云英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因此,酸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碱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蚕豆和黑麦草,中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紫云英。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变异紫叶三叶草种子萌发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以揭示其耐盐特性和生理机制。【方法】以变异紫叶三叶草、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和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 L.)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溶液(0.2%,0.4%,0.6%,0.8%,1.0%和1.2%)处理下,测定三叶草种子萌发生长指标及3种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NaCl胁迫对变异紫叶三叶草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总萌发率、发芽指数、发芽值、胚根长度、胚根生长速率和活力指数等均随NaCl胁迫程度的加重不断降低,抑制程度总体高于同一处理水平下的白三叶草和红三叶草。变异紫叶三叶草的SOD和POD活性随NaCl胁迫程度的加重不断减小,而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在同一NaCl处理水平下,SOD和POD活性的大小依次为红三叶草>白三叶草>变异紫叶三叶草,而CAT活性大小依次为红三叶草>变异紫叶三叶草>白三叶草。【结论】变异紫叶三叶草的耐盐性较白三叶草和红三叶草弱,但其紫叶的观赏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选用来自美国、德国、前南斯拉夫、加拿大和中国的玉米种质,研究耐低温萌发能力,筛选耐低温萌发能力强的种质,为耐低温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 以74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运用田间直接鉴定法和室内鉴定法,调查测定标准发芽率(SGR)、冷浸发芽率(CIGR)、田间常温出苗势(NFEP)、田间常温出苗率(NFER)、田间低温出苗势(LFEP)、田间低温出苗率(LFER)、田间常温发芽指数(NFGI)、田间常温活力指数(NFVI)、田间低温发芽指数(LFGI)和田间低温活力指数(LFVI)等10个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对玉米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并综合评价。【结果】 参试玉米自交系耐低温萌发能力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鉴定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在10.10%~145.47%,累计贡献率为73.554%,回归建立了玉米自交系种子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数学模型Y耐低温=0.162+0.250XNFGI+0.246XLFGI,预测结果与隶属函数值(L)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耐低温萌发能力综合评价值,将74份自交系分为5个等级,筛选出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强自交系1份,耐低温萌发能力较强的自交系12份,耐低温萌发能力中等的自交系45份,耐低温萌发能力较弱的自交系13份,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弱的自交系3份。【结论】 筛选出的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弱自交系Shen137、D3M、JSH2402和耐低温萌发能力极强的自交系Xinzi3113,将应用于耐低温QTL定位,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中。常温田间发芽指数和低温田间发芽指数可作为评价自交系耐低温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晋南灌溉果园适宜绿肥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二月兰、白三叶、小冠花、百脉根、毛叶苕子和油菜为供试绿肥、以清耕为对照,在晋南灌溉果园进行了连续2 a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晋南灌溉果园套种绿肥均能增加果园地面覆盖、抑制杂草的生长,提高0~20 cm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有机质含量,套种二月兰、白三叶、小冠花、百脉根和毛叶苕子后土壤全氮、碱解氮与速效磷含量均有小幅增加,套种油菜后土壤中的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略有降低。综合2 a试验结果,二月兰和白三叶2种绿肥春季返青早、耐阴、生长快,地面覆盖、蓄水保墒和培肥土壤效果好,抑制杂草效果显著,只需一次播种即可自然快速扩繁,管理简便,适合在晋南灌溉果园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不同成熟度的红三叶种子和种皮呈现不同颜色。由于红三叶开花期较长,收获时同一种批中种子的成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明确红三叶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以红三叶同一种子批中的黄色、黄褐色、褐色以及混色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常温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干旱发芽试验,检测其萌发指标、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紫外吸光值(OD值),综合评价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红三叶种子的萌发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平均发芽天数最少。同时黄色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最小,且显著小于其他颜色种子,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也表明,红三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4种颜色的红三叶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黄色、褐色、混色、黄褐色种子,试验结果可为红三叶种子的清选加工和适期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种植绿肥作物对关中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效果,在夏闲期种植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var)、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等四种绿肥作物,以免耕休闲为对照,分析了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土壤速效养分动态变化及其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夏闲期种植绿肥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量主要受绿肥的养分含量以及生物量影响。与对照相比,种植并翻压光叶苕子、毛叶苕子、紫云英和草木樨,均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冬小麦依次增产21.1%(P<0.05)、24.3%(P<0.05)、6.0%和11.6%。  相似文献   

13.
湘、鄂、赣3省农民利用绿肥作为水稻肥料的已很普遍。目前3省绿肥种植面积计2,400余万亩。约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本区的主要绿肥作物是豆科绿肥紫云英和苕子。紫云英生长发育较苕子快,一般盛花期约在4月上中旬,压青期可较苕子早  相似文献   

14.
绿肥(green manure)是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肥料,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专门栽培做绿肥用的作物称之为绿肥作物(green manure crop)。绿肥还具有培肥改土、作饲料、水土保持和荒坡废地修复等多种功能。如豆科的绿豆、蚕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绿肥有黑麦草、荞麦、肥田萝卜、满江红、水葫芦、水花生等。  相似文献   

15.
翻压不同品种绿肥对土壤肥力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翻压不同品种绿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在湘西自治州的植烟土壤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翻压绿肥能够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其中以黑麦草和箭舌豌豆的提升能力最明显。烤烟产质量方面,翻压不同绿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不同,黑麦草、苕子和箭舌豌豆不仅有利于烤烟产量的增加,而且烟叶质量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尤以苕子最明显。而紫云英和油菜则不利于增加烤烟产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也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多年生黑麦草萌发期对低温与盐胁迫的交叉适应性,为在盐渍土壤上建植牧草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3~5℃低温条件下预处理3d(T3)、5d(T5)和7d(T7),以未进行低温处理为对照(CK),并将4个处理组种子分别在质量分数为0%,0.3%,0.6%,0.9%和1.2%的NaCl溶液中进行萌发试验,测定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系活力及丙二醛、脯氨酸、NO含量。【结果】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各处理组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T3与T5组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间无显著差异,而两者总体上高于CK和T7组;各处理组幼苗丙二醛含量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但T7组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各处理组脯氨酸含量随NaCl质量分数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且CK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高于各低温预处理组;各处理组幼苗的NO含量在NaCl胁迫下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与质量分数0.3%NaCl胁迫相比,T5组幼苗NO含量在质量分数0.6%,0.9%NaCl胁迫下持续下降,CK、T3组在质量分数0.9%NaCl胁迫下的NO含量较质量分数0.6%NaCl胁迫时有所下降,CK、T3、T5组的NO含量均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T7组却在质量分数1.2%NaCl胁迫条件下略有下降。【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低温预处理增强了其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胁迫能力;低温预处理3~5d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期的抗盐能力,黑麦草在低温和盐渍胁迫之间存在"交叉适应"现象,而NO可能作为二者的共同信号受体在交叉适应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湖北省是传统的绿肥种植大省,发展绿肥,可有效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湖北省绿肥种植以冬季绿肥为主、夏季绿肥为辅,其中武汉市主要种植品种有紫云英、箭舌豌豆等;宜昌市种植的品种主要是紫云英、蓝花苕子、箭舌豌豆、红白三叶草、苜蓿草、油菜等;襄阳市旱地种植品种多为紫云英、箭舌豌豆、草木樨、紫穗槐、柽麻,水田有水葫芦、水浮莲等;十堰市包括"三豆"经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新疆北疆主栽棉花种子低温萌发能力差异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低温对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筛选耐冷种质资源,探讨模糊隶属函数法在棉花种子低温耐冷性鉴定的应用。【方法】以近10年新疆北疆主栽的棉花品种(系)为试材,测试种子发芽指标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变化,基于发芽指标和相对发芽指标(耐冷系数)的模糊隶属函数值法,对试材的低温萌发能力差异进行评价。【结果】随着胁迫增强,棉花种子的萌发能力受到显著抑制,种子平均发芽速度随温度上升呈下降趋势,而其它发芽指标均随温度上升呈显著增高。棉花种子的耐冷萌发力均与其萌发指标显著正相关。同一低温下两种隶属函数法对种子低温萌发能力的鉴定结果高度一致,但不同低温下参试棉花种子的萌发力有所差异。15℃种子萌发强的为中棉所36号和新陆早46号,20℃为新陆早25号、新陆早42号、新陆早36号、新陆中26号、中棉所36号、新陆早41号和新陆早35号。低温下,除了平均发芽速度,其它棉花种子的发芽指标间及其与种子萌发力两两极显著相关。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不同低温下棉花种子萌发耐冷性的鉴定模型,其中15℃为Y=0.01+0.022*发芽指数,20℃为Y=-0.046+0.002*发芽率+0.005*种子萌发指数。【结论】萌芽期种子耐冷性强的材料为中棉所36号和新陆早46号。基于发芽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以有效用于棉花种子萌芽的耐冷性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20.
冬绿肥覆盖翻压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华北地区冬闲田生态问题以及为绿肥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二月兰、毛叶苕子和黑麦草3种冬绿肥,以冬闲为对照,进行了9 a连续定位试验。在冬绿肥翻压前采集植物和翻压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植株生物量、养分含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土壤全氮、土壤硝态氮、土壤铵态氮含量等,研究3种不同冬绿肥生物量及覆盖翻压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月兰和黑麦草的生物量显著高于毛叶苕子,分别高出48.17%和40.85%;二月兰和毛叶苕子植株全磷及全钾含量高于黑麦草。3种绿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冬闲,土壤有机碳含量以毛叶苕子处理最高,为13.97 g/kg,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以二月兰处理最高,为164.13μg/g。与冬闲相比,3种绿肥翻压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氮含量。豆科绿肥毛叶苕子处理的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微生物量氮含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冬闲提高了26.50%、150.97%、52.92%、83.32%。因此,种植绿肥不仅能充分利用大面积的冬闲田,增加土壤冬季覆盖面积,还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等,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