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自古好地方!来到苏州,扑面而来的是融汇现代文明与典雅历史的城市文化,苏州园林、吴越软语、洞庭碧螺春茶都广为人知,作者以茶为职,对洞庭碧螺春茶更多了一分的关切和了解。洞庭碧螺春茶传世脍炙人口的美丽  相似文献   

2.
<正>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四绝"闻名于世,为清代著名贡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洞庭碧螺春产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味,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区位于太湖之滨,空气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3.
<正>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四绝"闻名于世。洞庭碧螺春产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融茶味,二者相得益彰,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加之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区位于太湖之滨,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4.
洞庭碧螺春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碧螺春茶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享誉海内外。2002年12月,洞庭碧螺春茶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当前洞庭碧螺春茶产业存在良种普及率低、茶园单产低、茶叶产品品质参差、加工技术传统、假冒产品泛滥等诸多问题,影响碧螺春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茶树品种缺乏特色,茶园良种普及率低是最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茶树良种选育和推广更新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5.
正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太湖之滨的吴中区洞庭东、西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历史享誉海内外。特别是洞庭山的茶园面积有限,地处于太湖水源保护区,必须采取无公害管理技术,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碧螺春茶的质量和档次,故加强碧螺春茶园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09,(2)
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业有限公司是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是江苏吴中集团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以"玉品牌"高档洞庭山碧螺春茶,(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为主。公司坚持以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的品牌化为中心与方向,采取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先后在  相似文献   

7.
吴县太湖洞庭山区生产的碧螺春茶,是载誉中外的绿茶。碧螺春茶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据太湖备考记载“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山人朱元正采制其香异常,名吓煞人。宋商邱抚员始进,上题曰‘碧螺春’”。太湖洞庭山区是一个茶果间作的茶区。茶树和枇杷,杨梅,枣子,桔子等十多种果树交错其间。湖、山、田、茶、果、林蔚成一幅天然的美丽蓝图。茶树生长在这优越的自然屏障里,培育着有“花香果味”的碧螺春茶的自然品质。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09,(2)
古文献告诉我们,从两晋南北朝开始,太湖洞庭就产好茶,宋代的时候,碧螺春的茶名虽然还没出现,但是也是宋朝皇室的贡茶。清代的时候,因为康熙的激赏,将这种当时被人叫做"吓煞人香"的好茶赐名为碧螺春,从此成为世世代代的名茶。  相似文献   

9.
季小明 《中国茶叶》2010,32(12):51-53
洞庭山碧螺春茶产自历史悠久的碧螺春原产地江苏苏州太湖洞庭东、西山。据地方史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就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宋朝时,此茶已作为贡茶,据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1084年)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据清代王应奎《柳南续笔》(1757年)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每岁土人持竹筐采归,以供日用……康熙某年,按候采者  相似文献   

10.
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太湖洞庭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主要采取茶果间作的形式,茶树+果树的立体种植,茶香、果香、花香相互融合,长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形成独特的具有天然果味的茶叶。本文通过对苏州东山镇和金庭镇(原西山镇)的碧螺春种植者基本情况、企业产品基本情况和种植技术等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苏州碧螺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碧螺春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碧螺春原产于江苏省苏州太湖洞庭山。该地气候湿润温和、常年云雾弥漫,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茶树品种和精细的加工工艺,成就了碧螺春茶的独特品质,其外形条索纤细、色绿隐翠、茸毫披覆、卷曲似螺,具“蜜蜂腿”特征;内质汤色嫩绿,香气鲜雅、兰韵突出,滋味鲜醇、回味绵长,叶底柔嫩,是我国十大历史名茶。为了使碧螺春茶能满足新时期市场的需求,本文从适制品种、栽培、加工和包装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碧螺春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碧螺春”是我国著名的绿茶,原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因香气高而持久,俗名“吓煞人香”,后康熙皇帝赐名“碧螺春”。现洞庭山有产制“碧螺春”茶园面积3万亩,产量310余t。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档茶、明前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作为老茶区的洞庭山同样存在着品种混杂、采摘期晚等问题,高档茶、明前茶的产量还不到总产量的1/4,老茶园改造势在必行。而当地通过筛选出的早茶品种进行繁育,时间偏长,  相似文献   

13.
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原产于苏州东山、西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都打“碧螺春”的招牌,致使苏州正宗的碧螺春受到了严重冲击。 为更好地保护洞庭(山)碧螺春这个品牌,今年苏州东、西山碧螺春的生产、销售全过程采用统一的防伪标识。经过对东、西山1.7万户茶农的普查,估计今年受保护的碧螺春产量在210吨左右,他们正在准备为  相似文献   

14.
<正>洞庭(山)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即享有盛名,古代因其特殊的花香,被称为"吓煞人香"。传说康熙南巡苏州时,正式赐名为碧螺春。原产地东西洞庭山位于太湖东南部,东山岛是三面环水的半岛,西山岛四面环水,与东山岛隔水相对。东西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有名的茶果间作区,枇杷、桃子等多种果树与茶树共同种植。江苏省农业厅1979年秋和1980年春对当地茶叶品种进行的普查报告显示,树龄在百年以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9,(2)
为了进一步提升洞庭碧螺春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树立洞庭碧螺春原产地域优良的产品形象和优异的品质特色,更好地强化吴中区洞庭碧螺春原产地保护,永续保持洞庭碧螺春茶产业的旺盛生命力,促进茶业增效、农民增  相似文献   

16.
碧螺春茶原产于苏州太湖洞庭山,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其叶卷曲成螺,银毫遍体,银绿隐翠,是绿茶中的极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经济效益高,市场价格随时间变化极大,前期价格较高,后期价格迅速下滑,一天一价。塑料大棚茶园具有茶芽早发,  相似文献   

17.
福宁碧螺春     
福宁碧螺春是福建省霞浦县茶场通过仿制洞庭碧螺春炒制技术,结合福建省多茸毛品种的优势研制成功的新名茶,该茶以条索紧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的特点而成名,以上市早、成本低,炒制技术易掌握的优势,畅销国内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09,(2)
苏州市吴中区庭山碧螺春茶叶有限公司创建于一九九三年,注册资金二百五十万元。公司以"庭山"牌注册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基地是洞庭山碧螺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区域内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坐落在西山镇福源坞,占地面积二千五百余亩,年产优质洞庭山碧螺春茶叶  相似文献   

19.
名茶,顾名思义是有名气的茶叶。既然有名气,那么不外乎品质优异,风味独特,被视为茶中极品,因而有“雅号传千里,芳茗播九州”的美誉。我国有众多的名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白毫银针等,它们之所以成为名茶,就是因为各有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1~2日,由农业部种植业司组织的农业行业有关《红茶》、《茶叶感官评价准则》、《茶叶中氟的检测方法》、《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及技术规程》、《洞庭春茶》、《六安瓜片》、《紫笋茶》、《蒸青茶》、《普洱茶》、《铁观音茶》12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