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食用菌生产中杂菌污染的问题,多数生产者常在栽培料中拌入多菌灵、克霉灵等杀菌、抑菌剂,致使菇体中有一定的农药残留,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多年来用稻草堆制发酵法栽培香菇,既解决了农药残留问题,又获得了较高产量。经在临沂市河东区试种3a(年),投料...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氯消毒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稳定态二氧化氯一元粉剂溶解和稀释后,拌入栽培基质进行生料栽培秀珍菇,稀释比例(药水比)为1∶(2 300~2 400)的处理对杂菌抑制的效果较好,秀珍菇的生长状况与熟料栽培的相当,但生物学效率略低;装袋后放置168 h再接种,秀珍菇菌丝长势较好,杂菌感染率较低。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可作为一种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栽培料灭菌剂。  相似文献   

3.
在平菇生长的各个阶段,菇料都有可能遭到杂菌的感染,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是食用菌生产中的一大难题。造成杂菌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料温过高。菇料装袋后,料温逐渐上升,有时高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地区有不少人学栽平菇,多数人不懂技术,只是死搬书本,不是感染杂菌报废,就是只长丝体不出菇。感染杂菌报废可找出其原因,而只长菌丝不出菇有许多人却百思不得其解。经询问了解,发现后者与我的栽培方法相差无几,只是在拌料时加放了2%敌敌畏剧毒农药,我问他们为啥加敌敌畏?他们  相似文献   

5.
夏季栽培食用菌如何防治病虫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荣 《食用菌》2007,29(3):62-63
食用菌的杂菌污染是长期以来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菇农最为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夏季菇的栽培,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杂菌容易繁殖易感染菇体及培养料。实践证明,夏季菇栽培病虫害防治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  相似文献   

6.
三十烷醇在平菇生料栽培中抗污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料栽培平菇、杂菌污染培养料是菇农最棘手的问题,轻则减产,重则无收.在栽培中,为了防止和减少杂菌的污染,多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灭菌药剂.这些药剂对菇体或多或少留有残毒.长期食用,易造成慢性中毒.寻求无毒或少毒灭菌剂是从事食用菌研究和生产者十分关注的问题.1996年~1997年,我们先后二次开展三十烷醇在平菇生料栽培中抗污染作用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栽培平菇等食用菌,无论是生料或熟料,袋栽或床栽,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杂菌感染。药物只能用于感染前预防,对已感染的菌料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扔掉感染培养料很可惜。我们在生产中摸索出一项简单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行链孢霉、青霉等竞争性杂菌的有效防控,提高菌包成品率,开展了增抗剂拌料栽培秀珍菇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抗剂添加比例达0.3%以上时对直接接入的链孢霉有很好的直接抑制防治作用;感染链孢霉或青霉的菌包废料与1/2新原料制作菌包时加入0.4%增抗剂,菌包污染率可降低到1.84%;增抗剂拌新料栽培秀珍菇,添加比例在0.5%以内,秀珍菇出菇整齐及出菇均无影响,添加比例为0.2%~0.6%时菌包的污染率能够控制在0.3%以内,且在0.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第一潮秀珍菇样品农残检测,没有代森锰锌残留,多菌灵残留范围在0.012~0.029 mg/kg之间,低于绿色食用菌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农残限量MRL≤1 mg/kg。  相似文献   

9.
增产素在食用菌生产上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 《食用菌》2000,22(1):8-9
通过将增产素应用于食用菌栽培的多次,结果表明:在食用菌栽培料中加入0.2%的食用菌增长素,可以提高栽培料的生物转化率,减轻前期霉菌的污染,使菇类菌丝生长快,提早出菇5~7天,且菇朵形大、整齐、品质上乘,病(畸型)菇率降低,鲜菇产量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结果表明:适宜的6-BA作用浓度为2mg/kg料,生物效率高达166%;菌丝生长加快,日生长率提高7%;提前2天出菇,菇体肥嫩、整齐、品质上乘,鲜菇产量提高71%。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是一种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严的大型肉质食用菌,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常会出现袋料杂菌感染、发菌缓慢、菇蕾萎缩、菇体发黄腐烂、菇体泡松5种主要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否则会导致杏鲍菇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2.
孟庆国 《蔬菜》2010,(11):14-15
<正>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对栽培原料的处理有生料、熟料和发酵料三种方法。多数草腐菌适宜用发酵料栽培,多数木腐菌应该用熟料栽培,只有少数抗杂菌能力强、发菌快的品种如平菇、姬菇等可以考虑用生料栽培。生料栽培操作简单,省工省时,但很难控制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食用菌生料栽培面积日益扩大,生料中拌入一定量的多菌灵对杀灭常见杂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下述情况也令食用菌生产者大为头痛,甚至对多菌灵的杀菌效果产生怀疑。情况之一:拌料是适量进行,但它对细菌、低等卵菌根本无效,对担子菌类杂菌效果不佳。情况之二:拌料上床后,由于生育期的  相似文献   

14.
滑菇(Pholiota nameko)是我国东北地区栽培较广泛的一个食用菌品种,我们从1982年开始用木屑熟料栽培。根据滑菇耐低温不易感染杂菌的特点,于1984年进行棉籽壳生料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为滑菇早生种,引自日本。培养料为棉籽壳95%、麦麸4%、石膏粉1%,另加25%多菌灵0.1%。采用箱栽法,木箱规格为60×40×10cm,于10  相似文献   

15.
李全忠 《食用菌》2007,29(5):27-28
平菇熟料栽培由于培养料是经过高温灭菌,其自身对杂菌的抵抗能力明显下降,加上料内可溶物析出较多,一旦杂菌感染,污染速度往往比生料和发酵料快得多,所以在大规模生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2010,(5):78-78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对栽培原料的处理有生料、熟料和发酵料三种方法,以下简单介绍他们的区别和应用原则。 1兰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1.1生料栽培食用菌培养料未经加温灭菌处理直接进行接种栽培的叫生料栽培。生料栽培由于未经过高温处理,操作简单易行,省工省时,培养料中养分分解损失少,如果管理措施得当,产量较高。但是生料栽培很难控制病虫害,如果在料内添加农药,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而且生料栽培发菌慢,接种量也要增加。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87年第三期《食用菌》刊登了“纯麦秸生料栽平菇”一文后,笔者收到了全国各地不少读者的来信,询问了许多问题,现借贵刊一角解答如下:问:用麦秸料栽平菇与棉籽壳料相比有哪些优点?答:①麦秸栽平菇生物效率可达100%以上,略低于棉籽壳料,但它的来源比棉籽壳料广,成本也低得多。②麦秸经石灰水处理后,不易感染杂菌;  相似文献   

18.
八、平菇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易感染青霉、木霉、霉孢霉、毛霉等。虫害有菇蚊、菇绳、瘿蚊、螨类、线虫等。危害严重的是木霉及菌蝇、瘿蚊等。病虫害及杂菌防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首先应搞好环境卫生,菇房进料前后应严格消毒。培养料的pH值调到8左右,以抑制偏酸性杂菌。熟料栽培杀菌应彻底,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应按要求进行。用塑料袋栽的塑料袋不宜过大,否则杀菌不易彻底。生料栽培应适当增加用种量,使达到10~15%,并加0.1~0.2%的多菌灵拌料。管理中料不  相似文献   

19.
杂菌污染是生料栽培平菇的一大威胁,它不但影响平菇产量,甚至使培养料成批报废,造成严重损失。近三年来,我进行了防止杂菌污染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一)注意环境卫生。室内栽培平菇,铺料前床架、墙壁、地面要喷洒500倍多菌灵或5%甲醛消毒。阳畦栽培平菇,先在畦内撒上一层石灰或敌百虫粉,防止蚯蚓、蚂蚁、蜗牛等直接为害或传播杂菌。栽培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阳畦栽培更应经常适时适量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滋生杂菌。采菇期间要及  相似文献   

20.
自制发酵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凤林 《食用菌》2006,28(1):30-30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平菇栽培已经普及。生料发酵栽培平菇是较好的栽培方法。为使平菇高产优质,笔者多次试验用自制发酵菌发酵料,比常规普通发酵料提前5~7d长满菌袋,可增产20%以上。现将自制发酵菌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