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针对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发展趋势,围绕化解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诸城市瞄准国际市场,以发展创汇农业为突破口,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大力实施农业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2%;实现财政收入 7.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亿元,分别增长19.4%和22%;完成农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4.1%;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99.6亿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8元,增加178元。 一、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业经济国际化的牵动力 坚持“大(大规模)、高(高起点、高层  相似文献   

2.
张彬  吴培 《河南农业》2014,(11):53-53
<正>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的前提条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此,我们对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思考。一、基本情况(一)种植业1、茶产业。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72万hm2,年产量268.2万kg,产值2.9亿元。2、蔬菜。全县规模种植大户103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新县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鼓励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初见成效,逐步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一、发展现状(一)传统品种逐步改良新县通过开展水稻、油菜等传统粮油作物的高产创建,科学应用节水灌溉、育苗移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籼改粳等农业实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势头,农业总产值1052.62亿元,农产品(WTO口径农产品+水海产品)进出口总额47.06亿美元。总结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农牧产品持续增产,早稻生产形势良好,我省有85%以上的早稻面积种植了中优质稻。二是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果蔬、茶叶、食用菌等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近年来,全省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集中、高水平发展,带动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一、四川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成效显著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3年底,  相似文献   

6.
<正> 龙口市总面积893km~2,辖14个镇区街,634个行政村,人口62万。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列第35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列第27位,地方财政收入列第52位。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八个“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之一。2000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6元,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1.5万元。年用电量15.8亿kwh,列山东省第一位。 龙口市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向综合农业要效益,大力实施“四套马车”战略,使种植业面积达到4万hm~2,粮经面积比例为1:4。粮田8000hm~2,经济作物3.2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运》2009,(1):10-13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六用九提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努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5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0亿元,  相似文献   

8.
罗贵林 《甘肃农业》2006,(6):130-1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会理县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全县GDP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29%;财政收入达3.198亿元,增长4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8元,净增228元。但由于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以及市场竞争激烈、劳动者素质不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缓慢、特色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必须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 梅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近年来,梅县抓住被定为全国首批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的良机,发挥山区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0.12亿元,粮经比例从前年的7:3调整到6:4,农业商品率达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 082元。粮食、水果、茶叶、蔬菜、畜牧、水产、三鸟、经济林竹、烤烟、牧草等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起省市县镇级农业龙头企业72家,农村科技网络基本形成,服务体  相似文献   

10.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锦州市特色农业已经进入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发展的新时期。2010年,全市特色农业占地面积136.8万亩,特色农业生产面积105万亩,总产值实现8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240元。产业累计拉动二三产业需求28.4亿元。"十一五"期间,特色农业产量、产值、人均纯收入等三项指标平均年递增17%以上。由过去的不能自给发展成为特色农业产品的输出大市。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管理》2017,(2):14-17
随着农产品消费转型升级,特色农业发展日益升温,大别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和市场优势。文章以大别山区河南省新县为例,在分析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利用、生态循环、技术支撑、标准化生产、产业链拉长、市场拓宽、政府引导等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5—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反复指出要推进和实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三产融合。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发现,榆阳区农村三产融合模式多样化。“十三五”期间,农业总产值、乡村旅游综合收入、乡村旅游综合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集体经济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增至82.09亿元、35.73亿元、43.53%、22 260元、310万元和830.69亿元,榆阳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但同时存在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龙头与农户利益耦合度低、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同质化现象等突出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突出特色,拓展农业功能、多方联动,建立紧密耦合、统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休闲农业是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主要特色之一,不仅是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促进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机会的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也是结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三生一体的新产业。由于历史和体制性因素,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存在者很多问题,妨碍了休闲农业的潜力发挥和竞争优势提升。一、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1.缺乏法令依据任何一种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法行事,有了周延细密的法令规章,才能正常运作,并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迄至目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持续农业也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大趋势。天水市农村面积大 ,农业人口多 ,经济欠发达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持续农业发展是个重大战略问题。因此 ,本文针对天水市持续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发展天水市持续农业做出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2008,(2):4-5
一、200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成效 2007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市心,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农牧业产值1106.8亿元,首次突破干亿大关,其中农业产值70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2%,牧蛇产值415.2亿元,增长46%。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绥德县在非均衡发展原则、市场导向原划,力争在2012年,特色农业产值13.638亿元,实现则、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原则等基础上,根据绥 "2111236"战略目标.即:年转移农村人口2万人、人德县的农业产业现状,描绘出三年发展特色农业规均1亩基本农田、1亩马铃薯、草畜区(20万人)人均1亩草、果品区(15万人)人均2亩果,全县高效设施农业达到3万亩(其中大棚面积达到1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绥德县根据现有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将全县特产农业规划为"一带两园三区四产".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南乐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稳粮增收、强基础、调结构、育特色为重点,努力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态势。一、南乐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建立高产创建小麦、玉米万亩示范方9个,完成建设高标准粮田0.994万hm2,全县粮食总产达到45.3万t,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小麦单产连续14年位居全市第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设施蔬菜面积达到0.677万  相似文献   

18.
<正> 党的十四大以来,襄樊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的新路子,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1992年至1996年,全市粮食总产由33亿公斤增加到38.5亿公斤,年均增产1.375亿公斤;农业总产值由52.6亿元上升到93.3亿元;乡镇企业产值由104亿元上升到5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6元提高到1912元。一、围绕挖掘内在潜力,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经济走上了良性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针对邢台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福建农业》2009,(2):4-5,10
预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65亿元,增长5%。其中,农业产值765亿元,增长4.7%;牧业产值426亿元,增长3.8%。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达6150元,增长11.2%。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成为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